学习公社数字图书馆

教育干部、教师的专业资源共享平台

铸师魂,强师能,立师德,正师风,做新时代党和人民的好教师——“厚植弘扬师德风尚 做新时代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网络培训示范班研修成果

作者:曾志浩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19-08-21 阅读量:0

习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如何做一个好老师,师魂、师能、师德、师风是关键。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和召开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正值习总书记5.17重要讲话发表3周年来临之际,我们要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就必须牢记习总书记在3年前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为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铸师魂: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做一个先进思想的倡导者。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和召开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习总书记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大力弘扬这些社会科学事业。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习总书记的5.17重要讲话为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高校教师必须要深刻学习习总书记的5.17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承担的使命很光荣,责任很重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研究主体主要由5路大军承担。习总书记强调要把这5路大军关心好、培养好、使用好。要让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当前,包括高校教师在内的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首先被赋予的第一个光荣使命就是,要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要解决这个问题,要搞清楚以下几个问题:人为什么要有理想信念?为什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什么是先进的思想?如何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等这几个问题。首先第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有理想信念?古今中外有很多思想家哲学家论述了人为什么要有理想,要有追求。人没有理想追求和坚定的信念,就会失去了对生活的追求,会迷失方向。习总书记强调,人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迷失,就会缺少精神之钙,就会得软骨病。理想信念就是我们的精神之钙。我们知道,钙对人体是非常重要的。人没有钙或者缺少钙,机体健康就没办法得到保证。因此,理想信念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就像钙质对于人的机体健康一样重要。当前,个别领导干部走向贪腐之路,实际上就是理想信念丧失或动摇的后果。所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那么,既然理想信念非常重要,那又应该树立何种理想信念呢?目前,由于受到市场经济负面作用的影响,特别是受到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影响,一些人追崇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他们在这些错误价值观的引导下,很多人走向了歧途。历史和现实已经告诉我们,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应有的科学信仰,我们应该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是当前最先进的理想信念。因为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真理,它以解放全人类为自身的历史使命,以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因此它是最无私、最伟大、最光荣、最有前途的理想追求。我们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并积极传播这种科学先进的思想。

二、强师能: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一个学术研究的开拓者。

习总书记的5.17讲话,为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的学术研究指明了方向。目前,我国高校的学术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这种状况与我国目前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不相匹配。总的来说,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成果还不多,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还不多,特别是缺乏大师,在国际学术话语体系中也处于弱势地位。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某些教师的研究脱离中国实际,搞闭门造车,形成自我封闭圈。也有些教师,由于受到社会浮躁风气的影响,学术研究急功近利,作品粗制滥造,上不了档次。有些教师,甚至丧失了职业道德,抄袭,剽窃,侵占他人研究成果时有发生,给学术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要彻底改变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现状,必须要对症下药,找准方向,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和学术话语。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理论研究,必须瞄准当下中国的战略需要,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大局,契合时代特点,立足于当前改革和开放的最新实践,紧紧围绕当前的实际工作和现实问题,展开学术研究,积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提供智力支持。要达到这一目标,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学术研究,就要坚持学术研究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立足中国,按照“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开展创造性的研究。要按照自己的专业研究领域,选准方向,找到问题,开展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一方面要讲究专业性,就是说,要真正成为这个专业领域研究者,不能搞滥竽充数,粗制滥造,做一些没有意义的重复工作。也就是说,学术研究的专业性,要求教师,必须认认真真研读本领域的学术文献,做好扎实的基础研究,为出高水平、高质量、富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讲究创造性。学术研究,仅仅有专业性仍然是不够的。因为,经济社会的现实在不断的发展,时代呼吁新的理论来指导新的实践,这样社会才能取得不断的进步。因此,学术研究,在立足于专业性的基础研究之上,要大力开展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善于总结现实,形成新的理论、新的判断、新的思想。这个方面的要求,既考验每一位这些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学术功力,也考验每一位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学术诚意和学术品质。学术创新,虽然有时是可遇不可求的,但肯定是与学术研究者的日积月累有关系,也与学术研究者的禀赋天份有关系。但实际上,创造新的学术成果,往往是在勤奋的、专注的、纯粹的、学术品格高的人身上产生的。我们要养成学术研究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等创造性思维方式,为学术研究的创造性工作奠定良好的思维基础。学术研究,忌讳的就是,做重复的劳动,经常停留在统一的学术水平。我们应该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做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哪怕是一小步,对于学术创新来说,就是一大步。久而久之,学术研究的创新习惯,就会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从而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创新,真正体现哲学社会科学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真正体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真正价值,赢得社会的尊重,并且在国际的学术领域,掌握应有的学术话语权。

三、立师德:坚持立德树人,做一个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所以师德是根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也是每个教书育人的教师不断修行之路。教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工作的对象是具有精神和主体性的人。教师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师德是最为根本的因素。师德是确保教师能够顺利完成教书育人工作的根本保证。中国是一个尊师重教的国度,也是非常注重道德教育的国度,特别是对师者的要求更加严格。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就非常注重加强师德建设。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发展,师德水平得到全面加强,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但是,在师德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存在的问题。我们经常把韩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名言挂在嘴边,来解释教师的角色或使命,但是,从目前的教育工作现状来说,有不少的教师并没有完全真正做到这个要求。有些老师,只专注授业解惑,而忽视传道的重要性。立德树人,就是强调,教育事业,不但要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和能力,更加要重视“传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培养学生崇高的道德风尚和精神品质。立德树人,讲的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最终还要落到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习总书记的5.17重要讲话,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作为高校教师,应该如何完成这个光荣使命呢?这是一个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的问题。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白,高校教师是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知识分子又是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教师的阶级属性,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也就是,要为党和人民的工作服务。如果离开了这个立场,高校教师的工作就会变得没有任何意义,这就是为了谁问题。因此,高校教师的一切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为党担责,为国分忧。党的宗旨决定了,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让老百姓有真真切切的获得感,让群众满意,让群众受益。结合高校教师的具体工作,实际上就是要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按照立德树人教育宗旨,踏实做好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文化传承,服务社会和传承知识的重任。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坚决反对对待教育工作敷衍了事、误人子弟的行为。也要反对那种在大学课堂上,为了达到所谓的精彩的“教学效果”,大放厥词,混淆视听,颠倒黑白。甚至有些个别老师,出于种种目的,故意抹黑中国,抹黑中国共产党,这种行为是绝对要禁止的。在课堂上,我们必须要遵守课堂的政治纪律,坚定基本的政治立场,坚决反对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论。历史和现实已经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历史选择,这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这个共识是不会被那些错误的言论所改变的。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更加坚定了这个认识。所以,我们高校教师,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传播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做一个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时刻保持与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度一致,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同样,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高校教师,在科研方面,也要时刻警醒自己,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有人说,“课堂有纪律,学术无禁区”,那么,学术研究就真的没有任何边界了吗?按照宪法的规定,公民享有言论、出版等自由,但是,我国宪法又明确了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因此,公民的言论出版等自由,是不能与四项基本原则相违背的。因此,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高校教师,我们学术研究的边界,就是不能违背四项基本原则,不能违背我国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实际上,高校教师的学术研究,只有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现实需要,他的学术成果才有意义,才会获得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才会获得人民的认可,才能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四、正师风:坚定基本政治立场,做一个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怎样培养人,涉及方方面面,包括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式、教育的手段、教育的环境等等。教育的内容、方式、手段等方面都是有比较固定的标准或者套路去实施的,因此这方面的问题不大。但是教育的环境,包括大的环境(社会环境)和小的环境(教育环境)是不确定的,或者说,比较容易被教育工作者所忽视。目前,整个社会的大环境,由于受到市场的经济负面的影响,比如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的影响,给育人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现在的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付出比以前百倍的努力,去抵消这种负面的影响。加上现在的大学生的成长环境跟以前很不一样,他们的思维活跃,个性突出,高校教师的育人工作变得更有具有挑战性。这时有人就会问,难道我们现在就无能为力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面临育人环境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面前,有些高校教师渐渐忽略了育人的重要性,而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自己的科研业务上,而忽略了育人工作。他们把责任推卸给社会。但是就是这种重科研、轻教学、轻育人的教师能在高校各种评比中获得优势地位,是比较奇怪的事情。个中缘由,一方面是目前高校评价体系的不合理,另外也有教师自身的原因。实际上,重科研、轻教学、轻育人的教师往往身上沾有急功近利、浮躁的习惯。他们没有把很多精力放在教学和育人工作上,学生也会慢慢感受到他们的这种不良风气,学生也会变得不负责任和敷衍。受到不好学风、教风、校风影响的学生,毕业以后就会把这种不好的风气带进社会,从而给社会风气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成为社会风尚的引领者,而不是社会风气的破坏者,就必须要重视育人工作,要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真正统一起来。高校教师,当然要把很大的精力放在科研工作上,但是如果忽略育人的工作,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往往那些学问做很好的人,是不会犯这个错误的。因为,学品如人品,真正热爱学术研究的教师,他们通常都能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把所领会到的做人的道理或者是自身成长的经历体验,传授给学生,让良好的做人品质和做事风格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中学做人,在做人之中学知识。

(作者:曾志浩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