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公社数字图书馆

教育干部、教师的专业资源共享平台

农村中心小学管理六“要”诀

原创:陈武琨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0-01-07 阅读量:0

笔者长期从事农村基础教育工作,在农村中心小学校长岗位上摸爬滚打九个春秋,最深的感触就是:当校长难,当农村中心小学校长更难。我们常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前全国在进行教育改革——“县管校聘”,解决编制不足这一大难题,更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这段时间的磨练,关于如何当好农村中心小学校长问题,笔者总结了几点粗浅的认识,现抛出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学习反省要“勤”

“打铁还要本身硬”,过硬的政治素质和高水平的业务素质是当好校长的前提。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就是学校的灵魂。众所周知,在当今信息大爆炸的年代,不坚持学习就要落伍,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要当好校长,就要坚持学习新的知识、新的内容,补充新的工作方法,练就新的工作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不断拓宽知识领域,更新知识结构。同时,应经常对学校的管理策略、质量状况、师生动态、热点问题等进行调研与反省,用“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小学看小学教育”的敏锐眼光洞察一切,走出农村教育回头反思农村教育的现状,从而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以适应形势发展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成为精通教育业务的行家。尤其是进入新时代,校长是学校的领头羊,更应该带头积极学习党在新时期的办学方针。明确当前学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新的理念,这也是我们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白的基本理念。离开了勤奋学习是不行的,也没办法引领教师。作为校长不但要勤奋学习,更要勤奋工作。

二、改革创新要“敢”

作为一名农村中心小学校长,对于学校的发展要有前瞻性,有敢为人先的独到意识,因地制宜,敢于打破教育工作中的一些陈旧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更新办学思想。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克服重重障碍,锐意改革,取得三方面的成果:一是面对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资源不能充分整合利用的状况,与镇政府密切配合,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大胆进行学校布局调整;二是结合学校实际,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达到优势互补、教育资源共享的目的;三是创新教研模式:新课程改革呼吁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内容、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我校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采用“三同”(同年级、同学科、同课时)教研模式进行课堂教学交流与研讨,加大了教研教改的力度,有序地开展了一系列深化课程改革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居安思危。要打破以前陈旧、过时的教育思想理念。把孩子培养成既有创新、创造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新时期人才。课堂教学更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尽量多让学生“动”起来,创建让他们多动手多动脑的高效课堂。

三、依法治校要“严”

科学管理是当好校长的关键。当前,农村小学正在全面推进实施新课程,这就要求学校要摒弃原有的单抓学校常规的普通管理模式,需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以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为此,我校通过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让他们发扬主人翁精神,参与修订了《内湖中心小学教师常规管理要求》《内湖中心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实施方案》等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完善了学籍管理、教师发展评价、学校管理、财务管理、校园管理五个系列各种制度,切实做到了“有规必依”“有章必循”“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评职称、评先进按综合考评,用制度引导人,逐步形成以制度、依法从严治校的工作格局。农村学校的老师思想有些陈旧,有的甚至还存在着以前那种观望且看别人做的思想。校长必须实事求是、依法依规治理学校,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再也不能有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要敢于亮剑,也要把握好尺度,这样才有利于工作的推进。教育教学效果才会进步,逐步才能够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

四、对待师生要“亲”

当好一名农村中心小学校长,要在制度管理中辅以人本管理,要明确教师的双重身份,他们既是被管理者,又是学校的管理者。对待教师应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注重对教师的感情投入,多与教师进行交流,常思教师之所想,常思教师之所虑,做教师的贴心朋友,让他们体验快乐、安心工作、变被动为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在农村小学,由于学生家长文化水平偏低或忙于外出发展经济,对子女无心管教或管教不得法,加上留守儿童比例大,家庭困难学生多,厌学、成绩低下的学生人数偏多,长年累积,产生不少的学困生或顽皮生,如果不加以转化,势必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起着负面的影响。这一严重问题,作为校长必须高度重视。几年来,我校从如下几方面进行转化:领导班子成员,包干到班,抓跟踪制;班科任教师,承包到人,抓责任制。从上到下,层层抓落实。并通过“家长培训”“教师帮扶”“学生互助”“家校沟通”“社会助学”“关协支持”等途径,做好帮扶工作。并要求全体教师对待学生要有亲和力,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做他们的贴心人,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好老师的学校才是好学校。一直以来,这个观点指引我的办学思路。我想方设法让老师在学校里有安全感、幸福感、自尊心,更有自豪感,把一些好的老师当做宝贝来看待。让老师把学校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同样,想方设法让老师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和亲人。因此我把老师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老师当做至高无上的嘉宾、朋友和亲人。

五、质量意识要“强”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是师生的荣誉。一些农村学校能从默默无闻到声名远播,莫不是有了较高的教学质量、显著的教研成果、出色的育人成就。因此,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当今广大农村小学面临的第一任务。在现有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农村教育可以说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因此,当好一名农村中心小学校长要心系农村,立足实际,不怕困难,敢于奋斗,以“质量立校”。抓教学常规管理的同时,注重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

曾有专家说过: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学校除了走巧借外力(如听专家讲座、参加优质课比赛等),还根据教师年龄结构、业务水平高低等具体情况,在校内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努力营造科研教研氛围,加快课程改革的进程。学校的教学质量就是生命线。不管是素质教育,还是当前对学生核心素养教育,学习成绩是前提,学习成绩是一切的基础。学习成绩不好,其他一切归零。衡量一所学校,学习成绩和德育的是同等重要的。

六、协调关系要“活”

作为校长,除了做好学校的管理工作以外,还必须懂得花心思灵活办学,学会与广大群众、村委会、个体户、企业家、各级政府、关工委以及其它单位协调关系,争取他们对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建立社会、政府、学校、家庭四级的教育网络,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也为学校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它们是有机统一的。尤其是农村学校,农村学校单亲家庭比较多,留守儿童特别突出,家长的综合素质偏低。这确实是学校发展的一个瓶颈。要争取家长的大力支持。甚至教育家长,指导他们如何培养学生,有时需要村干部和党政干部的配合。作为校长除了要管理好学校,也要争取各级干部的配合,才能把事情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学校坚持向上、向外争取资金,用以绿化、美化校园环境,购置教师办公桌椅、现代化教育设备等,取得当地村委会、镇政府的帮助,完善办学条件。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农村中心小学校长,面对新时代、新课程及新的一轮农村教育教学改革,只要敢想敢为、脚踏实地、开拓创新,就一定能成为师生敬佩的校长,就一定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者:陈武琨,汕尾市陆丰市东海镇红卫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