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为事业插上发展之翼

作者:谢飞 来源:沈阳市和平区政府教育督导室 发布时间:2017-02-16 阅读量:0

沈阳市和平区政府教育督导室成立于1989年,原名为和平区教育督学室。1997年正式更为现名,职能进一步明确。多年来,督导室积极创新履职,在促进区域教育规范发展、创建省市教育强区及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政府高度重视,政策创新催生显著成果

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通过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定期议教制度、领导干部定期走访点校制度、人大政协定期视察教育工作制度等为区域教育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区委、区政府出台了教育督导工作会议制度、主管区长与督导室互动交流制度,保证督导室在财政经费上独立、办公场所上独立,同时加强教育督导队伍建设,严格按照《国家教育督导条例》的规定遴选督学,为督导室依法发挥“监督、检查、评估、指导”职能提供了制度支持、物质基础与人力资源保障。

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教育局、督导室积极思考、创新思维,促进区域教育实现了高水平优质均衡发展。和平区的教育投入始终保持“三个增长”。适龄儿童入园率、义务教育入学率、完成率均达到100%,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率为0,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为100%。和平区先后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试点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省“双高普九”达标区、省依法治教工作示范区、省学前教育示范区等。2012年,和平区顺利通过验收成为省市首批教育强区。2013年,成为省市首批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督导室多次被评为“辽宁省教育督导先进集体”“沈阳市教育督导先进集体”“沈阳市教育督导工作先进单位”等。原国家督导办主任郑富芝曾对督导室作出“领导好、机制好、模式好、效果好”的高度评价。

二、重视干部培养,思维创新打造干训基地

敬业、专业、兢业的队伍是做好教育督导工作的重要保障。督导室通过三种培养模式,四个结合的方式,建设了一支具有优良的思想作风、卓越的业务素质、高超的指导能力、规范的执法意识、过硬的科研水平的督导队伍。

1.创新思维,打造干部摇篮。外部督导不如学校自律,督导室将向外输送思想素质高、熟悉督导业务的优秀人才作为提高督导效能的重要手段。督导室主动承担教育系统干部培养工程,以专职督学、兼职督学、见习督学三种模式积极为学校和基层单位培养人才,使督导室成为教育系统干部培养基地。2014年, 督导室面向全区择优遴选兼职督学10人,首次实现持证上岗。开展兼职督学互访交流活动,10名兼职督学轮流接待全体督学到校访问。活动既增进了督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又有助于提高业务能力,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

2.加强培训,做到术业精深。督导室采取“四结合”的方式来加强三类督学队伍的培养,即系统培训与专项培训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践提升相结合、培训与评比相结合的方式来打造学习型、教研型、专家型的督导队伍。从2001年至今,督导室相继向外输送校级以上干部51人,其中校长15人,省市教育专家数名,辽宁省著名专家1名。这些优秀干部成为促进和平区教育事业规范发展、优质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切实履行职责,常规创新共促督学督政

本着常规工作有新意的原则,我们紧紧围绕督学与督政两个基本点,做好监督与指导两个维度的工作,进而实现双管齐下、两翼齐飞。

1.责权明确,加强责任区建设。按照和平区学校分布格局,我们划分了三大责任区,实现了域内幼儿园、中小学、街道社区全覆盖。以《教育部关于加强督学责任区建设的意见》为依据,督导室将督学的工作细化为可以量化的任务链,制定随机督导评价细则,让督学明白干什么;明确常规工作流程,让督学知道怎么干;规定数量与质量标准,让督学知道干到什么程度。同时强化落实责任制,使督学责任区成为促进督学切实履职的助推器,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质量的发动机。2014年,督导室再次调整责任区,改变了责任督学、责任区督学相互交叉的形式,提高了工作效率。

2.两翼同飞,统筹督学督政。督导室认为督学、督政相辅相成,一直坚持二者并重。在加强对学校办学行为、成果进行监督的同时,重视对政府投入、宏观监控、相关局扶持等方面的监督,借以巩固“两基”成果,实现了督学督政共同促进教育发展的局面。2014年,督导室开展了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专项督导,一是督促学校进行课改,二是督促学校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三是督促小学实施“零起点”教学。督导组共听取校长汇报42人次,召开教师座谈会42个,发放学生问卷1020份,听课264节,对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区域教育现代化进程起到重要作用。沈阳市教育网、辽宁省教育厅网站均有专题报道。

3.双管齐下,兼顾监督指导。督导室认为,学校欢迎的不是指手画脚的钦差大臣,而是能出谋划策的专家顾问。督学不仅要能指出学校哪里不好,还应能告诉学校如何做好。不论是随机督导还是专项督导,督导室都应坚持“督”“导”兼顾,以"导"为主的原则,与学校一起反思问题、谋划对策。督导室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专项督导,指导学校研发、实践了具有校本特色的课堂模式,发现、打造出以沈阳市和平区南京一校“大语文”阅读、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四段三环二要”课堂、沈阳市第二十中学“两纲一模”教学为代表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高效课堂模式并及时加以推广,使和平区形成了“一校一模式,校校有特色”的好局面,引起了省内外的普遍关注。

四、大胆推陈出新,机制创新提升工作实效

督导室通过全国首创“同级督政”,主动开展联合督导,扩展渠道多维督导,构建点、线、面相结合,全方位、多功能、大视角、立体化的教育督导格局,增强督导的科学性、权威性,兼顾差异性、全面性。

1.积极尝试,首创“同级督政”。“同级督政”是教育督导部门把本级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作为督导对象,对其执行教育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的活动。1996年,和平区在全国首先实行“同级督政”。依据《教育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有关规定,督导室出台了《和平区政府相关局教育执法情况评估指标体系》等文件,在每年对区内相关局的教育执法情况、街道开展终身教育的情况进行督政。“同级督政”坚持了近20年,有力地促进了以学校为主体,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创造了学校、社会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的教育发展格局,和平区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2003年,督导室编写的《督政之威》正式出版,“同级督政”研究作为国家级课题获得一等奖。2014年,督导室积极完善机制,不仅扩大了督政范围,将区食药监局作为督政对象,还首次实现了区政府办公室与区教育督导室联合发文,极大地增强了督政的权威性。

2.主动开放,构建联合督导。2009年,督导室与铁西区政府督导室合作开展了综合督导工作,组建联合督导小组到和平一校等学校进行督导。通过本次活动,两区相互取长补短,对促进本地区的教育事业及教育督导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近一年来,督导室积极构建行政、督导、教科研三方共理模式,并积极与教育局相关科室、教研、科研部门联合开展随访督导、课改专项督导、学校章程建设等工作,有效提高了教育督导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3.积极协调,健全监测机制。质量监测是教育督导基本职能之一。2013年,和平区作为辽宁省三个样本县之一参加了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获得优秀组织奖。2014年,督导室积极探索构建督学、督政、监测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督导室与区质量评测中心等部门密切合作,顺利完成了沈阳市2013级义务教育学校增值评价起点报告解读培训工作,参加辽宁省中学生心理健康监测,参加北师大项目组对和平区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反馈会,组织全区初中及东北育才学校2800余名师生参加2014省基线测试,各项组织工作均得到了省市的一致好评。和平区督导室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摸索出一套行政主导、督导协调、测评部门组织实施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为做好以后的监测工作奠定了基础。

“怀揣教育的理想,追求理想的教育”。有人说中国梦也是教育的梦,教育督导就是这个梦的守护者。作为全国督导工作的实验区,和平区愿意与全市兄弟县区及全国各地的教育督导人一道为本地区及全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为教育梦、中国梦的实现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