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审议通过了《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专家表示,《实施方案》全面阐述了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基本目标,明确了重点内容和责任分工,规划了推进各项任务的时间表、路线图,体现了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
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一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专家表示,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一环。
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副所长彭立兵认为,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重要保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结底要靠党的坚强领导,靠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制度体系和制度执行能力,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提高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迫切需要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彭立兵说。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从修订《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到改革政绩考核机制,从制定《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到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意见》等,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已经迈出坚实脚步。
“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就是提炼、升华有效管用的新成果,解决出现的新问题,以制度改革带动党的建设工作全局,保证党组织整体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中央党校教授高新民说。
另一方面,专家表示,党的建设工作还面临着制度不够完善、制度执行不严等难题,要从深层次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在制度机制上下功夫,《实施方案》正是沿着这样的逻辑攻坚克难和深入推进的。
突出四方面重点任务
《实施方案》围绕四方面改革任务提出了26项重点举措,并提出改革举措在2017年前基本完成。
针对这四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专家表示,深化党的组织制度改革,重点是严格党内生活制度、完善党委工作制度、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重点是完善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教育培训、管理监督、激励保障等制度;深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改革,重点是完善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完善党员队伍建设制度;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重点是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创新集聚人才体制机制、完善人才流动配置、评价激励机制等等。
高新民说:“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并非单指某一方面的制度建设,而是指以制度改革推动党的建设整体往前走,以各种制度要素的整合、创新,形成求真务实、勤政廉政、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专家表示,四个方面的26项改革任务基本覆盖了党的建设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每个方面又自成一个领域的制度体系。同时,《实施方案》不仅明确了各项改革任务的分工责任单位、成果形式、时间进度,还强调建立督查机制,开展评估工作,使《实施方案》的制定、实施、检验环环相扣。
“这既充分体现了中央发挥顶层设计和统筹部署的职能作用,也要求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发挥各司其职、积极配合、强化执行的主动性。”彭立兵说。
鲜明的时代特色
专家表示,《实施方案》体现出的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思路,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成果,同时,《实施方案》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实施方案》的特点之一是既继承、又创新。”彭立兵说,其对已有的好制度进行坚持和完善,比如,在《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出台24年之后,《实施方案》提出对进一步严格党内政治生活作出规定,另一方面,对缺失的制度及时完善,比如,地方党委决策程序规定就将弥补这方面制度的空白。
《实施方案》还体现出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的特色。高新民表示,《实施方案》是对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在内容、方向、时间进度上进行顶层统筹安排的结果,同时,有的制度,如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就是基层在实践中提出,中央予以升华并以制度形式确立为全党基层党建的共同目标。“没有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的结合,就没有制度改革的实际进步。”高新民说。
此外,《实施方案》还对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了回应。“如整治‘裸官’、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领导干部在企业和社会组织中兼职等,中央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具体制度规定,将来还会进一步出台相应规定,构成严密体系。”高新民说。
专家表示,推动《实施方案》全面落实,一定能够为到2020年建立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党的建设制度体系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