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校长应该具备的四个好习惯

原创:张建军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19-06-14 阅读量:0

图片1_副本.png

爱默生有句名言:“习惯是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领导者。”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习惯成就未来。正如奥格·曼狄诺所说:“事实上,成功与失败的最大分界,来自不同的习惯。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坏习惯则是一扇向失败敞开的门。”对校长而言,可以说好习惯成就好校长。我认为,好校长应该养成会看、会听、会笑、会说的好习惯。

一、校长养成每天第一时间巡视校园的好习惯

校长应该养成一个每天第一时间巡视校园的好习惯。每天,校长到校后,不要立即被事务性工作缠住,而应该立即抽身巡视校园。绝大多数校长都能做到巡视校园,但是,巡视时间不固定,不一定做到了第一时间巡视。

校长巡视校园,力争做到全方位巡视。最好做到一个一个办公室进,一个一个教室看,一个一个功能室走,脚步到达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视觉触及每一位教师和学生,横能到边,竖能到底,不留死角。

校长力争坚持每天巡视校园。许多校长只是隔三差五巡视校园,不能坚持每天巡视。坚持每天巡视,证明校长养成了巡视的好习惯,也可以让全校师生习惯于每天接受校长的巡视。

校长巡视校园不侧重于发现问题,而侧重于发现进步。许多校长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某老师迟到了,发现某学生不学习了,发现某班级卫生差了,结果越巡视越生气,甚至影响一天的心情。校长应该通过巡视发现哪位老师优秀,哪个教室整洁,哪个班级突出,哪个功能室使用率高等等,越巡视越高兴,以愉悦的心情开始新一天的工作。校长不是通过巡视发现问题,指责老师,批评学生,而是通过巡视肯定老师,鼓励学生。

校长巡视校园,要做好巡视记录,做到巡视有痕。尤其,校长在巡视的过程中,对于发现的问题,不能无视。除要做好巡视记录之外,更要思考和研究解决办法。

校长通过每天第一时间巡视校园,能够保证在第一时间掌握全校师生及全面情况的第一手材料,为开始新一天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图片3_副本.png

二、校长要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听”,古写为“聼”,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写为“听”,是人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资治通鉴》警示后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管理者,应该学会倾听,作为校长,要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倾听,会使人聪明。有人对“聪”有这样一种解读,大“耳”朵、两只眼睛与小“口”、小“心”共同构成“聪”字,也就是多听多看和小心说话、小心思考能使人变得聪明。可见,古人认为聪明要依赖耳朵,要多听。校长在民主管理过程中,需要认真倾听来自各方面的见解,科学决策。好的校长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但一定是最善于倾听的。

倾听,要做到态度诚恳。古代圣贤推崇“慎言笃行”。如《墨子·非命中》:“初之列士桀大夫,慎言知行。”只有抱以诚恳的态度倾听才能让人畅所欲言,才能听到真实的声音。诚恳的倾听是对倾诉者的必要尊重,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修养。

倾听,要做到全面。不仅要有耐心倾听相同的意见,也要乐意倾听不同的意见,更要重视倾听反对的声音。不能一听到赞同的意见就笑逐颜开,一听到不同的意见就眉头紧皱,失去耐心,听到反对的声音就怒发冲冠,针锋相对。这种有选择的倾听,不是真正的倾听,是走程序的假倾听,于己无益。校长要做到全面倾听,科学决策。

校长要认真倾听群众的闲言碎语,因为问题往往暴露在群众的闲言碎语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也往往是先知先觉者,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最能发现问题。在群众的闲言碎语中,往往就会发现学校存在的问题。校长如果认真倾听这些不起眼的闲言碎语,仔细分析,也许会提早发现学校管理中存在的大问题,及早纠正学校建设中的失误,堵住学校发展中的漏洞,完善学校的管理,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校长要认真倾听同事的抱怨,好方法或许就藏在抱怨里。校长当然愿意学校一个声音,愿意听到全校师生的赞同声。但是,只有赞同的声音也未必是正常的,听到同事的抱怨也许会让自己更清醒。抱怨者不一定是和你对立的人,抱怨也不一定是诋毁,抱怨往往是同事发自内心的真实声音和现实想法,仔细分析,其中也许可以找到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也可能获得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好方法藏在同事的抱怨里,智者在民间。

校长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戏言,戏言有真意。不要小看了学生,学生有学生的视角,学生有学生的智慧。在学生中流传的戏言,也许就是学校发展的大智慧。

总之,好校长要有倾听的好习惯,善于倾听来自不同群体的建议,善于倾听不同内容的意见,善于倾听带有不同情绪的声音,兼听兼信。

三、校长要养成微笑的好习惯

微笑,是不出声、不显著的笑,是轻微的笑。微笑是人与人之间的表达方式,是一种情感沟通手段。真正的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渗透着自己真情实感的,毫无掩饰的笑。

微笑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态度。微笑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品格。胡适先生曾说过:“世间最可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好校长要养成微笑的好习惯。

对待上级领导报以微笑,是一种尊敬;对待同事报以微笑,是一种信任;对待同行报以微笑,是一种友善;对待同学报以微笑,是一种关爱。

工作中的微笑,是乐业敬业的表现;困难面前的微笑,是展现充分的自信;成功后的微笑,是对自己的鼓励;失败后的微笑,是让自己坚强;给优秀者的微笑,是赞誉;给落后者的微笑,是期盼;给隔阂者的微笑,是宽容。

微笑让同事们感到你平易近人,微笑让竞争者感到你心存友谊,微笑让猜忌者感到你胸怀宽广,微笑让学生们感到你和蔼可亲。

微笑能化解危机,消除尴尬,驱散愤怒,赶走恐惧,远离猜忌,平和心情,暗示自信,展现快乐,品尝幸福。

微笑在脸上,可以传递尊重、友善、赞许、信任、激励……营造和谐美好的教育氛围。

微笑在心底,可以生成慈爱、希望、热忱、毅力、勇敢……在日常点滴的工作里享受职业幸福。

每天,校长要微笑着工作,微笑待人,养成微笑的好习惯。

图片4_副本.png

四、校长要养成恰当说话的好习惯

说话,是校长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是校长实现有效管理的重要途径。恰当的时机说恰当的话,是成功校长的重要表现。

1. 平常时,慎言

《论语·为政》有这样一段记录:“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这是一段记录子张向老师孔子问学谋求官职的对话,孔子告诉子张要慎言慎行。校长是一所学校的法人,在学校里,具有最高行政职务,必须言而有信,也应该慎言慎行。话多语失,慎言为妙。

2. 生气时,不言

人生气时,往往容易情绪失控,说话更容易口无遮拦,很难有好听的话,这样容易升级矛盾,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后果,最后矛盾难以化解。既然生气时容易恶语伤人,那么,最明智的做法是不言,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说话。

孔子说过,一个人能够听你讲道理,但是你没去跟他讲,就叫“失人”,这不好;相反,假如这个人根本就不可理喻,而你却偏要和他讲道理,那就叫“失言”,也不好。孔子认为,“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认为该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说,不该说话的时候就果断闭嘴。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你看,苍天在上,静穆无言,而四季有序轮转,万物生长。苍天还需要说话吗?无为而治,也许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孔子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启示我们:无言,也是一种管理。

3. 高兴时,少言

俗话说,“得意忘形”,人高兴时,有时过度兴奋,容易做过头的事,更容易说过头的话。因此,高兴的时候,要少言,不能信口开河,想说啥就说啥。如果说了不该说的话,或者说了不能实现的话,则会有损校长形象,或者降低校长的威信。高兴时少言,只说能做到的话。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有许多问题就是源于校长高兴时的许诺。高兴的时候,看问题较乐观,容易高估有利的方面,往往忽视不利的一面,说大话是普遍现象,口出狂言也时有发生,这就为学校的发展或者自己的工作埋下了祸根。所以,成功的校长越是高兴的时候,越是谨言慎行。

4. 当面,说实话

当面谈话,要诚信交流,实话实说。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优点说足,缺点说到,不夸张,不诋毁,开诚布公。当面说实话,是对谈话对象的尊重,也能得到谈话对象的理解,沟通能顺畅,交流效果也会很好。说实话,也不是咋想就咋说,也要换位思考对方的接受程度,也要根据对方的态度适时调整说话的方式,语气要平和,态度要诚恳,情感要亲切,措辞要恰当,深浅有尺度。

5. 背后,说好话

背后,最好不要去谈论别人,如果有必要谈论别人,聪明的做法就是说好话。中国人爱背后谈论他人,往往人没到家,话已传到人耳。如果说了别人的缺点,等传到当事人耳朵的时候,可能就是你诋毁了人家,造成人家怀恨在心,耿耿于怀。我的观点是,背后不说人短,让人尽传佳话。谈论别人的时候,尽是赞美,语言可以夸张,优点可以放大,即使对象是落后者,或是唱反调者,也要如此。等佳话传到他们耳朵里时,也许感动了他,也许会冰释前嫌。背后传佳话给受教育者,看似随意,实则妙招。

古时,廉颇不服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宣言“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背后谈及此事,多有赞美之意,没有诋毁之词。话传到廉颇耳里,他亲自到相如府上负荆请罪,两人遂成刎颈之交。

语言是思维的外化,工作中,要善思慎言,讲究说话的艺术,养成恰当说话的好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好习惯能够助力成功,校长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要自觉养成各项管理工作的好习惯,持之以恒的好习惯将会逐渐成为学校的独特文化,最终实现文化育人。

作者简介:

张建军,1968年生,辽宁省锦州市人。本科,高级教师,现任凌海市凌水小镇学校校长。有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获“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工作者”、“全国德育科研先进教师”、“辽宁省家庭教育指导专家”、“锦州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