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化对人成长的影响力毋庸置疑。革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文化自信语境下加强大学生革命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增强大学生革命传统文化自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助于激励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探索和研究。文章在论述文化自信语境下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的同时,重在创新大学生革命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 文化自信;革命传统文化;大学生
[作者简介] 张军成,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张世超,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甘肃兰州730050)
[中图分类号] 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968( 2017)02-0021-03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微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5XJA710002)、2013年甘肃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儒家文化认同研究”(项目编号13YD05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由此,原来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变成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文化自信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和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刘云山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对文化自信的阐述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种基于理性认识上的精神成熟度表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有着中国生生不息发展的印记,在今天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和多元文化环境下,文化自信就表示无论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文化环境中,无论外来文化对我们国家文化的冲击有多大,我们都会对我国的优秀文化发自内心地喜欢它、尊敬它和信仰它。革命传统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特殊的价值,当代大学生应该加强对我国革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继承、弘扬和创新革命传统文化,更应该坚信我国革命传统文化会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迸发出无穷的价值。
一、革命传统文化内涵及其时代意义
“革命文化”范畴,是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沦》中提出来的,他当时所讲的“革命文化”指的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教育两个组成部分,其基本规定性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本文所理解的革命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伟大革命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凝结出的文化成果,是马克思主义革命观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革命传统文化不仅包括革命历史遗址、纪念碑、纪念馆等物质形态的革命传统文化,包括革命人物、故事和事迹等所反映出来的革命精神的精神形态的革命传统文化,还包括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凝练出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革命理论成果的理论形态的革命传统文化。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都是革命传统文化的精髓,革命传统文化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如何继承、弘扬和创新革命传统文化,是革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重要课题,对社会发展具有独特的时代意义。首先,有利于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包含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深深植根于革命传统文化之中。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它根源于革命传统文化,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无不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情怀,团结统一、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等崇高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所以继承、弘扬和创新革命传统文化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其次,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当今社会各国的竞争不仅是经济科技实力的竞争,也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继承和弘扬革命传统文化有利于让革命传统文化更好地为人们所知,提升我国人民的精神面貌,提升我国文化自信,使得我国文化软实力大大增强。最后,有利于增强我国人民的精神力量。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革命传统文化更是如此。革命故事令人荡气回肠、引人深思,革命精神令人感慨万千、激励人民奋勇前行,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革命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激励人民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二、文化自信语境下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1.弘扬革命传统文化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革命传统文化是我国的特色文化,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文化教育,促使大学生树立起革命传统文化自信,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正确道路,坚定理想信念,救国救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对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大学生树立起革命传统文化的自信,使他们生能够深刻认识我国革命传统文化的特色与优势,能够对我国革命传统文化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在革命传统文化内容的熏陶和洗礼下,在革命传统文化形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能够领悟到爱国人士身上表现出来的爱国情怀和爱国行动,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对我国革命传统文化充满热爱与信心,在这样的情感的驱使下,大学生把爱国情感转化为实践,更能体会到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与骄傲,爱国之情会更加强烈。
2.弘扬革命传统文化有利于深化大学生的社会认识。革命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造的。对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文化教育,促使大学生树立革命传统文化自信,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剖析和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更好地认识当今的社会,不忘本来,展望未来。对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文化教育,促使大学生树立起革命传统文化的自信,认同和崇敬这些在革命斗争中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对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而制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等表示认同并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使得大学生能够以史为鉴,认真分析各种历史问题,从而更清楚地认识我们现在的社会,更清醒地明白我们现在的社会应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弘扬革命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个人素质。文化能塑造人,革命传统文化亦是如此,对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文化教育,促使大学生树立革命传统文化的自信,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大学生要成为真正的人才.必须全面发展,不仅要有职业能力,更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修养,革命传统文化作为我国宝贵的精神遗产,是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精神食粮。对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文化教育,促使大学生树立革命传统文化的自信,坚信祖国的革命传统文化是优秀的文化,在今天这样的多元文化的环境下,始终对我们优秀的革命传统文化保持由衷的热爱,能时时刻刻用革命传统文化来陶冶和鞭策自己。
三、文化自信语境下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文化教育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在文化自信背景下,更要让革命传统文化深入学生心灵,使大学生树立起革命传统文化自信,所以探索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1.通过开展校园活动时当代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文化教育。一方面,学校可以举办一些有关革命传统文化的学术活动。比如,学校可以请知名专家做有关革命传统文化的学术报告和讲座、专家的扎实的革命知识功底、高尚的人格修养以及吸引学生的宣讲方式,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革命传统文化,对学生树立革命传统文化自信有极大的推进作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与革命传统文化有关的学术活动——读书交流会、革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会、辩论赛、研讨会、革命时期文学作品朗诵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革命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激发学生对革命传统文化的创新意识和热爱情感,有助于大学生树立革命传统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学校可以举办一些有关革命传统文化的文化艺术活动。比如,学校可以举办红歌会、诗歌朗诵、革命历史以小品等艺术形式再现活动,或者举办艺术展览活动,对革命时期的文化遗产进行展览和宣传,使大学生积极而饶有兴趣地去感受革命传统文化,从而在无形之中建立起草命传统文化自信。
2.通过改进课堂教学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第一课堂”。“第一课堂”,即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党性、政治性、思想性和意识形态性。红色文化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系统全面地讲授关于革命传统文化的知识,但是教师的讲课能力和水平必须能够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不论是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开展有关革命传统文化的活动,还是独特有效的讲授方式、令同学喜欢的人格魅力等,都应该使学生乐于学习革命传统文化知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学校应有效利用“第二课堂”。第二课堂,即课外教学,它更注重实践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有关革命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革命文化圣地考察实践,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通过实地感受革命时期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质,体验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等人的艰苦生活,可以更深切地体会革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有利于树立革命传统文化自信,比如“重走长征路”等非常有意义的革命传统文化教育方式,都说明了“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最后,学校应创新教育教学的新模式,利用好网络课堂,网络课堂是新时代下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的教育教学方式,学校可以开设有关革命传统文化的网络课程让学生加强学习,可以在学校红色网站、微信公众号、“易班”上添加更多的关于革命传统文化的内容,可以建立更多的网络交流平台让学生畅所欲言,交流革命传统文化,同时要加强网络管理。通过发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网络课堂”等各自的优势,让大学生更加了解革命传统文化,更加热爱革命传统文化,树立革命传统文化自信。
3.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学校可以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学校可以通过营造革命传统文化的氛围和环境,使革命传统文化无处不在,令学生时时处处接受革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在无形之中树立革命传统文化自信。比如,在校园里张贴革命时期名人画像,用名人的革命精神宣扬革命传统文化;餐厅、图书馆、宿舍、教室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在这些地方设置宣传栏、板报等,使革命传统文化生动地呈现其中;同时还应在校园建造一些与革命传统文化有关的雕塑、版画、文化墙等建筑物。其次,学校可以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通过校风、校训、校徽、校歌等进行学校精神建设,许多学校精神与革命传统精神是息息相关的,比如北京大学的爱国、科学、民主、进步的精神,这些在革命时期名人志士身上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学校应该积极吸收革命传统文化精华,创造对大学生很有启迪意义的校训等,树立革命传统文化自信。最后,学校可以加强制度文化建设,通过制定一些学校制度让革命传统文化深入学生的心灵,比如,学校应该要求教师教书育人,在教学中渗透革命传统文化,提高教师的育人能力和水平,使教师能够准确、生动地把革命传统文化注入学生的心灵中;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增设一些关于革命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相关课程的同时提升自己的革命传统文化修养,增强学生革命传统文化自信;组建弘扬革命传统文化的学生组织,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对宣扬革命传统文化的作用,使学生树立起革命传统文化自信。
(责任编辑 陈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