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困境及对策

作者:丁振国,陈华文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旬刊 发布时间:2017-02-16 阅读量:0

[摘要] 高校青年教师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工作的全局。培育高校青年教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的战略安全。当前,多元文化思潮、社会转型中的各种矛盾、教师事业与生活的压力、管理机制的不完善等对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在现实困境面前,高校应强化理论学习、创新师德建设、拓展工作渠道、搭建发展平台、强化组织领导,确保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作者简介] 丁振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陈华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4)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968( 2016)11-0087-03

[基金项目] 本文系武汉市社会科学重点项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14004)成果之一。

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是今后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工作,也是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内容。高校青年教师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科教强国的有生力量。青年教师的理想信仰、价值取向、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水平,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步人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大力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还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的战略安全。

一、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1.多元文化思潮给高校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带来冲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加大了对外交流合作的力度,高等教育事业呈现出生机蓬勃的局面。但在这个过程当中,各种西方文化思潮也趁机涌人我国。其中,普世价值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思潮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带来了冲击。如普世价值主义打着民主、自由、博爱的旗号,大力鼓吹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以制造青年的信念迷失。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就是在价值层面、文化层面鼓动青年质疑中国近现代史、质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最终以否定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撼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在这样一种价值多元、思想文化交锋异常激烈的背景下,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对于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不置可否,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表现出冷漠和动摇。大力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

2.社会转型中的各种矛盾对高校青年教师的价值判断造成了干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改革开放,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学习借鉴,而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开拓创新的历史征程。我国当前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型步人现代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社会的过程中,有少数领导干部思想松懈,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大搞金钱交易,各类腐败案件时有发生。同时,社会中贫富差距逐步拉大,拜金主义、唯利是图的价值偏差,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和丑陋现象,都给青年教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带来了挑战。

3.事业与生活的压力给高校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培育带来制约。当前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质量不断提升,在客观上对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的职称晋升、成果评价标准等也可谓“水涨船高”。青年教师参加工作的时间不长,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另外,青年教师的工资待遇、福利奖金等经济收益较低,在这种现实面前,他们还要承担起组建家庭、养儿育女、赡养父母的生活重担。事业与生活的双重压力,在无形中给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我培育和提高带来制约。

4.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削弱了高校青年教师价值观培育的成效。高校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战场,青年教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当前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在高校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培育过程中,许多高校管理不畅,各自为政、多头管理的现象时有发生。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在客观上影响并弱化了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高校党委宣传部门、教务部门、人事部门、教学部门在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既要齐抓共管,又要明确主要的牵头负责单位和具体的教育承担单位。

二、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对策

1.强化理论学习,丰富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式方法。对高校青年教师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先要组织教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精神实质、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意义展开理论学习,重点是深化青年教师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通过对基本理论的系统学习,进一步增强青年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他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促使他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的党委宣传部门,要大力宣传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新进展,分析目前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发展面临的新任务和新形势,帮助青年教师准确了解党情、国情、世情和民情。高校要改进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式,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要进一步发挥专业和人才优势,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建立并完善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学习制度,以研讨会、读书报告会、座谈会等方式,不断增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吸引力.感染力,使政治理论学习“接地气”。同时,高校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定期对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进行调查,精准把握青年教师的思想诉求,着力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

2.创新师德建设,拓展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工作渠道。师德师风建设是很多高校长期坚持开展的一项常规活动,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旨在使高校广大教职员工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认真做好教学、管理、服务工作,形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当前,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作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一项关键内容来抓,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蓬勃开展。

高校对青年教师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除了进行集中理论学习外,还要拓展各种工作渠道。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人青年教师的各类业务培训中,将其作为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的重要内容,引导青年教师树立教育报国的志向,督促他们严守师德底线,肩负起立德树人的使命。高校教学单位要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把教学与青年教师的专业特长、职业发展、服务社会等相结合.为青年教师开展社会实践搭建平台,选派青年教师到政府部门、企业部门挂职工作,鼓励青年教师到人民群众中去、到基层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开展相关调查研究和志愿服务,理性认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及自身的责任担当。

3.创建发展平台,激发高校青年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观能动性。高校对青年教师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首先要从物质保障层面搭建基础平台。只有当青年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家庭生活处于和谐状态时,他们才有更大的积极性去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自发地在教学科研工作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青年教师谈心谈话制度,及时发现青年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切实帮助解决青年教师的住房、薪资、子女人学等现实生活问题。此外,高校要不断释放事业发展的“红利”,进一步提高新进青年教师的福利待遇,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学校的温暖、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强化组织领导,为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基础保障。高校在进行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要强化组织领导,构建高校党委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党委宣传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各学院(系、课部)党委(党总支)具体实施、全体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的机制,努力形成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合力。高校党委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舆论传播功能,大力发掘青年教师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通过各种传播方式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氛围。高校应充分发挥门户网站、新闻网、专题网、BBS、微博、微信等快速传播资讯的优势,对青年教师大力实施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校还可以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干部、老教授的余热,对青年教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进行辅导。同时,高校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程中,专门设置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与价值观教育的研究项目,鼓励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青年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进行深入研究。此外,高校要定期开展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监督检查工作,并形成长效机制,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