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实现技能成人与精神成人的两条腿走路,是我国高等教育亟需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是大学生精神成人的前提。针对当前大学生精神成人面临的心理困境,高校应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从将精神成人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加大人格教育力度、社会实践平台的搭建以及开发隐性教育资源等方面构建富有成效的全方位育人体系,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其精神成人。
【关键词】大学生;精神成人;心理困境
【作者简介】邹增丽,广西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讲师。(广西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6)07-0086-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以精神成人为导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5JGB274)的阶段性成果。
对成长于改革开放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当代大学生而言,由于受社会结构转型、网络文化繁荣、多元价值冲突、贫富差距扩大的影响给本就处于人生躁动期的90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精神成熟带来巨大挑战,导致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渐增多,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成人。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大学生精神成人面临的心理困境,探究促使大学生精神成人的实践路径。
一、当代大学生精神成人面临的心理困境
1.自我冲突。和谐自我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的前提,更是大学生实现精神成人的基础,但大学生在处理与自我相关的问题时却表现出诸多矛盾冲突。在自我意识与评价方面,他们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存在矛盾。当代大学生群体多为成长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独生子女,相对优越的物质生活及家庭条件,加之长期生活在“象牙塔”的校园环境中,对社会了解甚少,养成了他们乐观积极的心态,对未来充满梦想,有较高的自我理想和自我期待。但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身上的光环逐渐淡去,激烈的社会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他们对未来产生一种无以名状的恐惧,他们不得不在理想与现实的权衡中重新定位自我。在情绪调节方面,他们的情绪趋于稳定,但存在极端化倾向。大学生基本都已成人,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思想内涵的丰富,他们的情绪体验深刻,情感内容丰富,情绪表达方式趋于隐蔽,情绪状态趋于稳定,但大学生正处于情感的“疾风怒涛”时期,对于敏感经历如失恋,情绪一旦爆发则难以控制,盲目冲动,易走极端,调查发现失恋是众多大学生极端案件的导火索。在自我控制方面,他们渴望独立却又依附他人。90后大学生是倍受呵护与禁锢的一代,他们有强烈摆脱父母和老师管束的欲望,希望自立自强,但当其真正独立应对生活时,又显得优柔寡断、无所适从,表现出对他人强烈的依附性。在行为方式方面,他们标新立异,但又存在盲目从众的倾向。深受网络文化影响的90后大学生,观念超前、思想前卫、衣着个性、发型奇特,是非主流的代言人,但仔细审视90后大学生在极力张扬个性的背后又存在盲目从众行为,如消费从众、恋爱从众、考研从众、择业从众等,这又折射出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独立人格尚未完全建立。
2.交往障碍。大学生正处于渴求理解、渴望交往的心理发展时期,但据一些调查表明,人际关系紧张已成为很多学生心中的一块大石,主要表现为不愿交往、不敢交往、不懂交往、不善交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化和网络游戏的繁荣、网络交流工具的发达,大学生可以在网上学习、娱乐、购物、交友,所以现实中的交往动机越来越弱,“他们中间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宅男宅女”,表现为不愿交往。但也有一些大学生虽然有交往的动机,但因为胆小、自卑或家庭教育的因素导致他们不敢主动交往,如药家鑫在管制型的家庭教育环境中长大,压抑的个性与胆怯的性格导致他不敢与人交往。同时也有很多敢于和乐于交往的大学生陷入人际交往的困境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交往技巧,不懂得如何表达爱和关心,在劝说、批评、拒绝他人时缺乏艺术,容易给别人造成误解和伤害,进而产生隔阂和摩擦,如复旦大学投毒案中的林森浩和黄洋,正因为黄洋在指责自己室友林森浩时过于直接让其倍感伤害,进而酿成悲剧。还有一些大学生之所以陷入交往困境的原因是自身人格缺陷,自我中心倾向明显,在人际交往中缺乏尊重、理解和关心,过分苛求,不懂忍让,与人发生矛盾时,“我”字当先,不能换位思考,缺乏合作意识。
3.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有积极消极之分,积极的应对方式是遇到困难时选择直视问题积极行动,消极的应对方式是遇到问题时可能会选择逃避、否认、压抑、发泄等不具建设性的应对策略。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期间他们要完成很多任务,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成功过渡,如专业学习、恋爱交友、择业就业、生活适应等,而面对激烈的学业竞争、复杂的人际关系、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在完成上述任务时就会遇到很多困难与挫折,选择何种方式应对这些困难与挫折,将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相关调查研究显示,遇到挫折时,有73 010的大学生选择憋在心里,30010的大学生选择向家长求助,10%的大学生选择向老师求助,而主动寻求心理帮助的不到3%。可见,在遇到问题时,我国大学生多倾向选择压抑自我这一消极方式进行应对,而人的心理就像一个容器,当把长期的消极情绪都选择压抑在心里时,久而久之,这个容器就会超载,它就会爆发。不难发现我国近些年发生的大学生恶性事件也多与这一消极的应对方式有关,如马加爵、林森浩把长期对同学的不满深深压抑在心里,终因无法承载而酿成悲剧。
4.人格缺乏主体性。主体性人格是指个体遇事处变不惊、清醒从容,有所执着、敢于担当,具有独立、理性、自主、自为的人格特质。主体性人格强调每个人都是“立于天地之间”的个体,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强调个体的责任意识和担当能力。有调查表明,大学生普遍存在冲动、急躁、完美主义等人格特质,不能对周围环境和自己做出客观评价,易产生绝对化、概括化、极端化等以偏概全的思维倾向,看不到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遇事不能做到处变不惊、从容应对,易走极端,又不计行为后果冲动行动。逐年攀升的大学生自毁、自杀、伤人、杀人事件正是大学生缺乏主体性人格的现实写照,如一些大学生会因与同学之间发生摩擦就做出报复对方的行为,也有些学生会因生活中的挫折选择就此放弃生命,对这些大学生来说,他们认为“我的行为我做主”,却完全没有意识到作为一个主体性的人要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承担的责任,要认识到个人行为不只关乎自我利益,更要考量其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
二、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的心理教育途径
1.强化理论认知,把精神成人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2005年教育部提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为了避免和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更重要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其调整心态,调适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完善人格,开发潜能,促进全面发展,标志着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始由问题模式向发展模式转化。2014年教育部在相关文件中又进一步指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由注重危机干预向整体成长取向转变,让每个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学会做人做事,在长大成人后具备愉快工作、幸福生活的能力。对比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与大学生精神成人的内涵,可以看出二者在价值取向上是完全契合的,在教育内容方面是高度重叠的。因此,从促进我国大学生精神成人的现实问题出发,应该把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纳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综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与精神成人的内涵,可以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为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培养他们能正确处理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自我和谐、人际和谐、社会适应,从而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教师应把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贯穿于教学内容的设置、教育渠道及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机制的建构。如可以在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中设置精神成人专题,内容涉及大学生精神成人的内涵及意义、大学生精神成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精神成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这样让学生对精神成人的内涵及对自身发展的影响有系统的了解,让学生明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就是帮助他们心理成人,进而实现精神成人,让学生对该课程有更为具体的学习目标,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助于实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诉求从注重危机干预向注重整体成长取向的根本转变。
2.加大人格教育力度,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人格是指个体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的总和,是个体整体精神面貌的反映,也是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核心。但当前我国鲜有高校设置专门的人格教育课程,多是安排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中,但因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时有限,教育内容繁多,人格教育在其中的比重就少之又少,教育效果甚微。因此,高校有必要加大人格教育的力度,设置专门的人格教育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人格教育。此外,针对当前大学生人格缺乏主体性的现状,教师在人格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课程活动的选择以及授课方式的组织方面都要加强对大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因为学生观念的提升,思想的转变是一种主动摄取的过程,因此,主体性人格的培育也应该是自由、自主的活动。在课程内容方面,教师要系统深刻的向学生讲解主体性人格的结构内涵及意义,惟有让学生对主体性人格的内涵及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有深刻的理解,才能激发学生在课程内外自觉提升人格修养的积极性。在授课组织方面,要改变强调教师主体的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宜采用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多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主体性心理的活动,善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唤醒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自觉意识、独立意识、选择意识和责任意识。
3.加强实践教育,为大学生精神成人提供实践平台。大学生一般为18至24岁的年轻人,虽然他们生理已成人,但是因为一直生活在校园中,生活阅历单纯,社会经验缺乏,对社会的复杂性了解甚少,缺少磨练与洗礼,因此,表现出情感脆弱、追求完美、冲动暴躁、应对方式消极等心理特征,影响其心理健康,制约其精神成人。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实践教育是严重缺乏的,这又在某种程度上人为的剥夺了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造成当代大学生独立面对社会时显得无所适从,如一些大学生在毕业找工作时因屡屡受挫,承受不了就业压力,就对未来失去信心,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因此,高校在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前,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增加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促进其心理成长,实现精神成人。高校要给予经费和师资的支持,并完善相应的保障机制,让大学生的教学实践、社会调查、实习训练、志愿者服务、社会公益等社会实践活动落到实处,让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磨练意志、升华思想、拓展眼界、提高独立处理及应对问题的能力。
4.注重隐形氛围,引导自我修养。相对于公开、确定、直接的显性教育方式,隐性教育是以含蓄、隐蔽、间接的方式将有关知识、理念、经验、技能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学生产生弥漫而持久的影响。心灵的成长、精神的成熟、人格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隐性教育将以其独具的魅力在心理教育体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隐性心理教育一般通过学科渗透和校园文化熏陶的方式进行。促使大学生精神成人,不可能通过一门或几门课程的学习来实现,也不单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责任,而是一项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高校要强化全体教师的育人责任,教师要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会无形中培养学生诸多消极的人格品质,如依赖性强、创造性差、决策判断行动能力缺乏。所以,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如合作式学习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训练其团队合作能力,还能提高其人际交往沟通技巧。此外,教师友善的言谈举止、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精神面貌都散发着无穷的人格魅力,给学生的心理发展、人格塑造、精神成人提供可以借鉴和模仿的重要“社会参考系数”。同时,高校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要重视物质文化塑造,坚持“寓育于物”“寓美于物”的原则,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学校的楼、路.桥、馆、植物、山水等物质性的存在都被赋予特定的文化内涵,以达到见物生情、见物有感、见物明理的效果。另一方面,要重视精神文化的培育,高校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继承传统又开拓创新,开展内涵深厚、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高品位、高层次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陶冶学生的心灵、完善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修养,促使其精神成人。
(责任编辑 周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