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帕森斯的“AGIL”理论模型对于分析高校环境育人在发挥其适应、目标达成、整合和潜在模式维持功能方面具有积极的理论指导作用。文章介绍了环境育人的科学内涵,并借鉴“AGIL”模型对环境育人的功能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高校环境育人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AGIL”模型;环境育人;高校
【作者简介】蒋理,南京理工大学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管理。(江苏南京21009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6)07-0071-0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作为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培养的重要场所,除理论教学外,其他一切有助于人才培养的教育活动都可归结为环境育人的范畴。高校环境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受其内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及外部物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如何正确理解、科学设计、扎实推进环境育人工作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正确理解环境育人的科学内涵
正确理解环境育人,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把握其科学内涵:第一,环境育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具体体现。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一方面,人不能离开环境而生存,另一方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会对所处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的实践过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尊重学术自由,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环境育人工作,并将其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第二,环境育人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不仅仅体现为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体现为适应能力、心理素质、团队精神等非专业能力的提升,体现为个人与社会的有效融合。而高校环境对大学生非专业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卡内基教育基金会的调查表明:“大学教育的效果直接与学生在校园里度过的时光以及学生参加各种活动的质量联系在一起。”许多事实也证明,一所大学的育人环境与人才培养质量有着明显的正相关,且这种影响往往是隐性的、长久的,甚至可能影响大学生一生的成长和发展。第三,环境育人是教育理念、教育实践的有效统一,是包括校园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制度环境在内的综合体。一所大学的校风、教风、学风、校园文化都是其具体体现,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因此,环境育人不仅仅是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突出环境育人的文化属性。高校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显性的专业知识,还应有许多隐性教育,使学生在接受理论教育的过程中实现源自内心的自我教育,并印有高校的环境文化“烙印”。
二、高校环境育人系统功能分析
帕森斯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将功能主义发展为社会学分析中一个全面而系统的理论。他认为,一个社会系统只有满足了适应( adaptation)、目标达成(goal attainment)、整合( integration)和潜在模式维持(latency patternmaintenance)四个基本需求才能发挥其功能并维持系统的稳定,即“AGIL”功能模型。帕森斯指出:“任何社会系统过程都服从于四个功能的必要条件。如果要取得均衡和维持这个系统继续存在,它们必须得到充分满足。同时,这四种基本功能又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紧密联系、互相包容的。”高校环境育人系统属于高校人才培养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可根据“AGIL”模型对其适应功能、目标达成功能、整合功能和潜在模式维持功能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便于优化和改进建议。
一是适应功能。高校环境育人系统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系统的子系统,从宏观上来看,其适应功能主要体现为环境育人的作用与高校人才培养系统及社会需求的协调,即环境育人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结构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很大发展,在校生数量已位列世界前列,但教育质量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面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协调互动,导致高校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与社会的真实需求存在脱节现象。
二是目标达成功能。高校环境育人的目标在于通过学校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以及能满足人的需要的精神环境与制度环境,达到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目标。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规格的,而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普遍存在培养目标相似、结构单一等问题。这种培养目标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本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而环境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多元化人才具有独特的作用,不同的环境会培养出不同的人才。因此,高校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尤其要重视环境对人才培养的作用,为社会培养出不同类型的高素质人才。
三是整合功能。高校环境由众多隶属关系构成,是包括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及制度环境等内容在内的综合体,每一种环境都会对学生的成长起到熏陶和激励作用。目前,高校的环境育人工作普遍存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要想充分发挥环境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就需要与环境相关的主体紧紧围绕系统的目标来开展行动。高校要统一认识,将环境育人纳入人才培养整体统筹考虑,整合并优化校园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及制度环境,促进环境系统的良性发展,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四是潜在模式维持功能。在系统运行过程的暂时中断时期,原有的运行模式必须能完整地保存下来,以保证系统重新开始运行时能照常恢复互动关系。,要维持系统的稳定性,潜在模式维持功能注重通过文化、精神、制度等方式来维护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尤其强调建立社会的共同价值观,以促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在影响人才培养的环境因素当中,大学精神、办学理念、教风、学风、科研氛围、规章制度等都对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起着维持的作用。这些因素不会在一朝一夕形成,但一经认同就会成为人们心中自觉遵从并维护的精神要求,客观上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功能。
三、推进高校环境育人的对策建议
根据帕森斯“AGIL”模型对社会系统内在逻辑关系的阐释,要扎实有效推进环境育人的各项工作,提升环境育人质量,高校需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根据环境育人的特点,努力构建“理念为先、能力为本、全程互动、制度保障”的环境育人体系。
1.将环境育人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环境育人是一种内隐与外显共存的文化架构,而文化具有永恒的内在力量,是统摄、驾驭其他社会要素的特殊存在。环境育人的模式、结构等与高校人才培养之间要协调统一。为了缓解环境与高校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高校在物质环境建设、大学精神凝练、管理氛围营造等方面要主动适应学校人才培养需求。一方面,环境育人是一种真实的存在,高校要通过对校园各种物质环境进行整体规划和合理配置,建立环境优美整洁、景物自然和谐的校园环境。另一方面,环境育人又是一种“无形”的“存在”,就像空气一样,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对人的生存却至关重要。高校要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和学术氛围,让置身其中的师生接收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感受这所大学独特的文化氛围,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因此,高校不能将环境育人仅仅作为一种教育的途径或手段,而是要将其上升到教育理念的层面,作好顶层设计,将环境育人纳入高校人才培养的整体中统一考虑。
2.将能力提升作为环境育人的根本目标。环境育人目标规定了环境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方向、作用和内涵,对环境育人的基本环节起着导向作用。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是大多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环境育人也一定是在服务于这一目标的前提下进行的。无论建设什么样的物质环境或文化环境,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提升学生的能力,其本质就是通过环境,将学生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综合能力,突出“能力为本”的理念。能力为本是对传统教育“学历为本”育人观念的超越,能力为本的育人观更加重视通过环境来育人,使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深厚的文化底蕴、牢固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实践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宽广的国际视野。由于高校学科方面的差异,不同类型的学校在环境建设,尤其是精神环境和制度环境方面的优势、特色不尽相同。如以理工类学科为特色的高校的环境建设目标相对要规整、硬朗一些,而以人文类为特色的高校的环境建设目标就要细腻、柔和一些。这种差异化的环境建设目标对于学校整个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将起到积极的衬托作用。因此,要区分不同学科学生在人文素质与能力要求上的差异,以提升学生能力为目标,明确人才培养的方向,结合学校实际,建立适应本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环境育人体系。
3.将全员参与作为环境育人的重要原则。环境育人是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育人目标,有序推进人才培养的各项活动,将其贯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此外,高校环境育人是一个有机整体,无法进行局部拆解来逐一进行分析。物质环境、制度环境、精神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融,不可分隔。一方面,一所学校对物质环境的建设投入资源是有限的,同时学校的精神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学校的制度建设也会考虑到各方面的利益。另一方面,因为环境在育人方面的作用是隐性的,学校管理者对它的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如何合理整合环境相关主体的资源,提高环境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做好环境育人必须解决的问题。
当然,高校环境育人不是后勤管理一个部门的事,因为环境育人不仅仅是校园的绿化、楼宇建设,还包括学校的文化氛围、学术氛围的营造和大学精神的凝练,这些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可以说环境事关学校的每一位师生,每一位生活在校园里的人都是环境的建设者和维护者。因此,环境育人的资源整合,不仅仅是管理部门的整合,更是全校师生共同的责任。要下功夫解决学校内部存在的某些结构失调、关系不顺的问题,进一步优化结构,理顺关系,加强体系建设,提高整体育人效能。学校要做好环境育人的顶层设计,统一认识,强化环境建设的资源整合,共同营造人人是环境建设者的氛围。此外,高校要实行全过程的实施和监控,确保环境育人工作的连续性和系统性。还要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全方位了解学校师生以及社会对学校环境的评价,从而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
4.将制度建设作为环境育人的重要保障。在环境育人系统建设中,既要强调大学精神、校园文化、学术氛围等柔性文化的重要性,更要注重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加强精神环境建设,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用丰富的精神养料滋润学生的心田,促进学生产生内在的心理需求和情感寄托,从而主动实现教育的目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制度建设属于刚性的文化,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需要大力推进制度文化创新。一是要增强高校的自主办学意识。我国的《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在当前形势下,高校要不断去除过去的依赖意识,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不断树立自主办学意识,更加完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机制。二是要建立以学术权力为主导的管理制度。追求真理是大学永恒的价值观,学术自由有利于学术创新,更加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是要强化大学与社会的协调。高校要走出“象牙塔”,与社会实践和社会需要相结合,积极响应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并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 王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