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视角下高校民主管理探析

作者:鄢英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旬刊 发布时间:2016-10-10 阅读量:0

【摘 要】践行群众路线是高校加强民主管理的内在要求。民主管理是高校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当前,高校应就民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为导向,强化领导的“师生本位”意识;以群众主体地位意识强化教师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以“从群众中来”完善民主机制,确保群众路线贯彻落实。

【关键词】高校;民主管理;群众路线;群众观点

【作者简介】鄢英,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贵州贵阳55000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6)07-003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自主招标课题成果,廉政文化基地项目“以‘三严三实’促进高校反腐倡廉的思考”(编号2015JD050)的阶段性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等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实行民主管理,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可见,高校民主管理是教职工依据相关规定,通过一定的方式参与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主动关心学校发展和自身权益的一个过程。高校民主管理的主体是师生和工会等群众组织,民主管理的内容涉及与师生有关的政治事务、经济事务、行政事务、学术事务等。通过民主管理,让师生拥有知情权、建议权、决策权、监督权,以此调动师生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也是贯彻和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

一、群众路线与民主管理的内在关联

1.践行群众路线是高校加强民主管理的内在要求。刘少奇曾指出:“群众路线的基本点就是:第一,信任人民群众,相信他们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相信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第二,党必须根据群众的实践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党的方针、政策、措施都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可见,践行群众路线其实就是要确保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就是要实现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践行群众路线,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要为了维护好、服务好、落实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加强民主管理,就必须坚持和践行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深入师生,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最大限度地反映师生的意愿和诉求.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努力获得师生的广泛支持和拥护,确保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有效性。这是加强民主管理的基础,也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任何民主形式、民主理论、民主制度,都离不开人民群众这个主体,在高校则离不开师生这个主体,否则民主管理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如白益华指出:“中国这个国家为什么能搞好,根本是群众路线问题。通过群众,由群众通过,自己讨论,集中起来,再坚持下去,自己当家作主。”在高校,能否开展好高校民主管理工作,关键在于能否理解、贯彻和落实好党的群众路线,能否通过走群众路线,获得师生的支持和认可。

2.加强民主管理是高校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随着改革不断深入,高校领导决策面临的问题不断增多,因此,高校领导仅凭个人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决策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高校领导决策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高校领导在决策前要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倾听基层教师意见,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实行正确的集中,达成共识,形成决策;决策之后,要结合实际情况带头贯彻执行,严格依章办事;决策执行中,要紧紧依靠师生,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及时总结经验,补充完善,纠正偏差,减少失误,切实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目前,许多高校都在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岗位聘任和绩效考核制度,教师职业不再是铁饭碗和大锅饭,待遇也随岗位的不同、能力的差异而不同。在此背景下,如果教师对岗位聘任制、绩效考核没有发言权,岗位设置方案、教师聘任和绩效考核办法等决策不征求教师意见,就难以保证教师利益不受损害。因此,高校领导必须更好地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群众工作路线,尊重教职工的主体性地位,让广大教职工拥有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教职工的智慧和才能,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其为学校发展的奉献精神和自觉性。群众路线就是“基层民众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意见,表达自身的利益,从而实现领导和群众的经常性沟通并在一定的范围内对领导的决策和执行加以检验、监督、纠正的民主机制””.。落实群众路线,就要让教职工参与决策,使教职工的权利得到保障,使群众路线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的善治。可见,民主管理和群众路线是高度契合的,是高校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二、在贯彻群众路线中推进高校民主管理

当前,高校民主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领导“师生本位”意识不强,脱离群众现象严重。部分高校领导驾驭民主的能力不够,工作方式粗暴简单,调查研究不实,深入群众不够,在政策的制定与决策过程中不顾及师生的知情权与参与权,简单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草率决定或者是以“召开民主会议、集体领导”等为由“推卸责任、不敢担当”;还有部分高校领导认为按照民主管理机制办事会削弱其领导地位、弱化自己的权力与权威性,导致民主管理完全附属于行政管理的潜规则,常常是“会上强调民主意识、文件要求校务公开,舆论宣传按章办事,实际工作忽视民主管理”。二是教师“从众”心理较强,群众主体地位意识不强。在高校民主管理过程中,“从众”心理可能会导致教师在考虑问题时简单而片面化,缺乏仔细领会、研讨问题的精神,常处于消极议事的状态。同时,“从众”心理还可能导致教师爱做“老好人”。“老好人”表面上看起来很成功,既保护了自己,又回避了矛盾,皆大欢喜,一团和气,而实质上是是非标准模糊化、组织生活庸俗化的表现,既害己害人,又害学院学校。三是民主机制不健全,“从群众中来”贯彻不力。高校民主管理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制度,更是高校’的一种工作方式。在高校民主管理中,部分领导或教师采取拉帮结派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主要原因在于民主管理监督制度不健全、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不强,导致即使发现问题也难以通过制度及时有效地予以纠正。因此,针对高校在民主管理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在新的发展阶段上,各高校应以群众路线为指导,建立健全高校民主管理机制,进而推进高校民主管理进程。

1.强化领导的“师生本位”意识。科学准确的思想认知是行为的先导。坚持群众路线,实质上是民主管理的内在要求。因此,要在坚持群众路线实践中,加强对民主管理内涵和本质的学习和认知。民主管理是一个矛盾统一体,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放任的民主或为民做主。民主管理与集中指导和制度规约互为前提和基础。高校民主管理既不能民主过度,又不能民主缺失,两种极端都不利于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的开展,不利于学校团结与和谐发展。因此,要通过讨论交流和制度规范等各种形式,师生提高民主管理意识和民主参与意识,确立民主管理理念,破除师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观念;高校领导应强化民主意识和“以师生为本”的理念.树立民主治校、全心全意依靠广大师生办好学校的思想,保证师生在民主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发挥和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化和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正如邓小平指出的“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和毛泽东指出的“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样,群众路线是我们的根本工作路线。只有领导和师生对民主管理的认识提高了,思想统一了,群众路线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2.强化教师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意识。邓小平早在党的八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就指出,“党除了应该加强对于党员的思想教育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从各方面加强党的领导作用,并且从国家制度和党的制度上作出适当的规定,以便对于党的组织和党员实行严格的监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可见,建立和完善民主管理监督机制,是对高校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有效机制,是高校民主管理的重要环节和有力保障,是团结师生、倾听意见、广开言路、纠正工作偏差、推动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要搭建师生监督的平台,疏通师生表达意见的渠道(如不断健全和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和校级教代会长效机制等),采取多样化的监督形式,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形成监督合力。与此同时,要推行和完善校务公开制度,并公开办事原则、办事程序、办事结果,提高权力透明度。列宁说过:没有公开性而谈民主是很可笑的。同样,没有公开性来谈监督,也是不现实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教育法制建设的意见》第六条也指出:要“建立校务公开制度,明确学校重大事务和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事项的议事、决策和监督程序,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体制和监督的重要作用”。因此高校要严格遵守“一切为了师生、一切依靠师生,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的工作方法,强化师生的主体地位意识,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建立和完善可操作性的民主管理参与和监督机制,确保民主管理的有效运行和制度的贯彻落实,切实做到权为师生所用、情为师生所系、利为师生所谋。

3.完善民主机制。邓小平曾强调,“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执行规章制度宁可要求严一些,不严就建立不起来。”“克服特权现象,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党的十八大也指出,要“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群众路线,对制度的构建和完善具有保驾护航的作用。

严格的规章制度、完善的机制体系、规范的办事程序和科学的管理,是提高学校民主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基础和保证。高校要健全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一套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和规则,保证师生参与决策、执行、监督、检查的规范化和实效化,确立师生在民主管理体系中应有的地位,充分体现一切“从群众中来”。就高校而言,应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校务公开制度和校级教代会长效机制等。民主生活会是参会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加强党内监督,提高领导班子与师生的凝聚力、战斗力;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领导和领导平等协商工作的平台,有助于领导形成合力,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校务公开制度,是加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重大举措,有助于密切党群关系,调动师生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规范办事行为、提高工作水平,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校级教代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载体之一,是征求民意,发挥师生才能的重要舞台,也是凝心聚力、促进学校稳步发展的催化剂。与此同时,学校要尽可能地拓展民主管理渠道,搭建民主管理平台,如为师生设置工作信息栏,提供网络媒介平台、建立师生代表听证会制度、教代会工作机制和实施细则以及教代会后的追踪和质询机构等,保障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凸显师生的民主权益。通过贯彻落实以上制度,确保高校民主管理的制度化与规范化,做到“一切从师生中来,一切到师生中去”,切实落实群众路线。

(责任编辑 张永平)

(实习编辑 黄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