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自律精神培育刍议

作者:艾素平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旬刊 发布时间:2016-10-10 阅读量:0

【摘 要】自律精神是高职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面对各种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网络社会制度不健全的环境下,大学生的自律精神发挥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培养高职大学生的自律精神,无论对大学生自身的人格完善,还是对建立健康的互联网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移动互联网时代高职大学生的自律精神可以通过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提高学生重视程度,高校教育工作者树立自律人格典范,加强网络实践等途径得以养成。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大学生;自律精神;培育

【作者简介】艾素平,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重庆40133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 2016)08-0071-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化教学模式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4SKS2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背景下,移动互联网在3G、4G技术的高速推动下,中国快速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微信、QQ、博客等新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海量信息的主要渠道和交流信息的常用方式,同时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高职大学生的自律精神是学生能否妥善运用互联网工具走上成才之路的关键。培育高职大学生的自律精神无论是对移动互联网的健康发展还是对完善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推动学生全面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培育高职大学生自律精神的重要意义

1.培育高职大学生的自律精神是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自律就是遵守法度,自己约束,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自律并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层层地束缚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为我们的学习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大学生作为未来理想社会的创立者,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最为重要的是自律精神。培养具有自律精神的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使命。特别是在人类社会进入革命化的互联网时代,培育高职大学生的自律精神就尤为重要。高职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观念和行为是大学生自律精神和人格状态的直接体现。一个人格健全的高职大学生,无论在线下还是在线上,在人前和人后,都表现出一种崇尚道德、遵守规则的高度自律。相反,一个只在高压和监督下遵守规则,在虚拟网络空间无所顾忌、漠视规则、为所欲为的人在人格上不够健全,长此以往,将会不利于其健全人格的形成。

2.培育高职大学生的自律精神是网络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移动互联网开拓了大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使知识的获得变成随时随地的可能。但同时,移动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大量低俗的商业广告,无孔不入的色情信息,甚至西方的裹着良好包装的反动信息扑面而来,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改变着大学生的行为。高职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好奇心强、鉴别能力不强,容易受到移动互联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陷入低俗与丑恶等不良信息的漩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培育高职大学生的自律精神,提高大学生利用互联网信息的鉴别能力,抵制互联网不良信息的影响成为摆在目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面前的突出问题。同时,高职大学生是移动互联网各种工具的主要使用者,是新媒体的主人,从传统的QQ、短信、微博到微信和各种社交网站,各种网络工具和创业平台,最为活跃的往往是在校大学生。大学生在移动互联网的自律精神与能力,也将深刻地影响互联网的环境和生态,如果高职大学生等青年群体将自律精神和责任意识贯穿于虚拟互联网空间,发布积极言论,生产优质信息,提升对信息的鉴别能力,抵制低俗丑恶网站,净化网络环境,移动互联网社会将会健康发展。

3.移动互联网时代培养大学生的自律精神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需要。慕课、微课等各种网络课堂的出现,使高职大学生在获取知识上、特别是获取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上随时成为可能。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的讲授方法早就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如果讲得不够精彩,甚至还会招致学生的反感。近几年推动的各种花样翻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模式在移动互联网无处不在的信息和声音面前也变得苍白无力。高职大学生从某种程度来说,24小时处于移动互联网的包围之中,教育他们在海量信息面前,在随时存在的互联网上面保持自律、选择优质信息、妥善处理好学习生活娱乐的时间关系成为重中之重,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高职大学生自律精神的培养途径

移动互联网时代高职大学生自律精神的培养,既需要走出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制约,同时也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率先垂范,树立自律精神的人格典范,并鼓励大学生在移动互联网上不断地进行实践锻炼,促使当代大学生自律精神的生根发芽。

1.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升高职大学生对自律精神的重视程度。由于中国基础教育的应试倾向的严重性,大学生在进人大学之前自主精神并未得到有效培养。在繁重的课业任务和升学压力下,家长和学校都以成绩为中心,学生的自由时间和空间几乎没有,只是在家长和教师的指令下去完成一个又一个学习和考试任务,自主精神的培养毫无空间。进人大学后,大学生活释放出大量自主安排的时间和空间,面对没有作业,没有老师紧盯的大学生活,很多大学生头脑一片茫然,长期习惯服从和执行老师任务的他们只有把大多空余的时间投入互联网,填补空虚和无聊,浪费了大量获取专业成长和成才的机会。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除了向学生传递马列主义人生观世界观等一系列理论知识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大学生的自律精神,引导他们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学习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找到自我成长的动力和专业方向,并且利用功能强大的移动互联网资源,助推自己的成长。而不是沦为移动互联网的奴隶,整天陷入网络游戏等无聊的网络生活,最后追悔莫及。思想政治理论课除了提升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外,还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长学姐现身说法等方式来提高高职大学生对自律精神的理解,让学生既意识到自律的重要性,同时还懂得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做到自律。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者和工作者率先垂范,树立移动互联网时代自律精神的典范。行胜于言,大学生的人格生成和精神成长除了来自于课堂知识传授外,更为深刻的影响来自于周围人群的言行举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者的自律精神对高职大学生的自律精神的影响更具有直接的作用。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外,更应该成为一种学生所向往和追求的人格典范,直接对学生起到实实在在的引导作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在面对互联网时,是沦为移动互联网的工具,陷入无限的庸俗喧嚣,还是在自律精神的指引下,仅仅将移动互联网作为一种科技革命和创新的产品,一个知识和信息集聚的高地,一个可以让自己的专业领域无限扩展的平台。可以说,高校教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独立的人格,这种对外在环境和工具的超脱和掌控,对自己人生目标和专业领域孜孜不倦的追求,是对自律精神最好的解读,是自律精神最佳的人格典范,会直接而深入地影响学生自律精神的培养。

3.优化移动互联网环境,对高职大学生的自律精神进行不断的实践锻炼。在移动互联网的汪洋大海里,我们建立起来的自律意识转化成大学生自律能力,还需要一步步地引导他们不断实践。面对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甚至全面放开的移动互联网,大学生只有在一次又一次的网络遨游和实践操作中不断进行体验,在一次又一次的评估反省中学会把控时间和空间,高职大学生的自律精神才会在实践中慢慢培养起来。同时,高校和教育工作者应把握高职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成长需要,在可能的范围内,优化网络环境,在网络中锻炼大学生的鉴别选择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通过提升大学生自我思考和自我管理能力的不断完善,充分尊重大学生的思维和行为的基础上,促使高职大学生自律精神的真正养成。

(责任编辑 朱婧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