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德育工作机制的创新路径探索——以北方工业大学为例

作者:郭玉良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旬刊 发布时间:2016-10-10 阅读量:0

【摘 要】创新大学生德育工作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工作使命的时代要求。北方工业大学为创新大学生德育工作机制,尝试开展学生成长“OYTF(我要腾飞)”计划,在提升学生德育工作实效的方法上做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机制

【作者简介】郭玉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党建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北京市党建研究会理事,中共北京市委讲师团宣讲专家,北方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北京10014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 2016)08-0023-0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人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这句话的精神内涵在德育工作的实践中,主要体现了三个方面的深刻内涵:一是德育工作必须融人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做不到这一点,德育工作就是无本之木、空中楼阁;二是政治要求与成长需求要对接起来,否则德育工作从内容到形式都会硬化、僵化;三是要通过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来促进德育工作的效果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把这三条核心要求运用到德育工作的实践当中,需要创新德育工作机制,这也是创新大学生工作路径的选择。

一、创新德育工作机制是做好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时代性要求

大学生德育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在大学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如何传承、汲取党的群众工作的宝贵历史经验,夯实大学生成长的思想基础,巩固党执政的青年基础,是当前做好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时代性要求。

1.德育工作既要树立“阵地”意识,也要树立“舞台”意识。一部文艺作品,能不能立得住,能不能成为一部好剧,既要看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更要看面向大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因为先进的文化产品,是“应当既体现先进性,又能体现群众性”的。在一定意义上,“占领票房与占领阵地是一致的”。大学生德育工作也是如此,既要牢固树立政治意义上的“阵地”意识,也要明确树立教育意义上的“舞台”意识,把先进性与群众性统一起来。“阵地”意识强调的是守土有责;“舞台”意识强调的是创新发展。无论是守土有责,还是创新发展,都要聚焦在怎样吸引学生、如何影响学生上来。只有把这两个意识统一、协调于实践工作当中,才能使“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协调一致。

2.德育内容既要彰显“高大上”的成长愿景,也要突出“细小实”的成长体验。根据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当前的组织愿景,是相对静态的;而现实中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色,往往是由每个学生不同的成长愿景组成的,如成为工程师、律师、公务员、创业者等,这是相对动态的。无论是组织愿景的实现,还是个人成长愿景的实现,都离不开学生具体的成长体验,特别是那些困扰他们成长的烦恼、问题和矛盾。正如陈云当年所强调的:“不解决实际问题谈为人民服务,则是一句空话。”做好大学生德育工作必须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既要讲“远方的高山”这些高大上的人生指导思想,也要深究“鞋里的一粒沙子”这些细小实的人生成长细节。而且,也只有在解决“沙子”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才能获得越来越多的自信,政治信仰才能越来越坚定,组织也才能获得更多的信任和信赖,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信关系。

3.德育传播话语体系既要注重“政治语境”,也要注重“学生语境”。当年毛泽东旗帜鲜明地反对党八股,就是因为文风、语言不仅仅是反映和传播政治的媒介和工具,其本身也是政治的组成部分。习近平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时,也曾深刻指出:“有少数干部不会同群众说话,在群众面前处于失语状态。”习近平所指的这种失语状态,我们可以理解为话语体系的错位,因为“语言的背后是感情、是思想、是知识、是素质”,只会官方语言(政治语境),不会群众言语(学生语境),就是对群众(学生)缺乏感情,或是缺少才干,做工作缺乏底蕴的表现。掌握好“学生语境”往往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进而激发学生内心成长动力的“密钥”,感同身受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创新大学生德育工作机制的实践探索

北方工业大学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反复修正,在实践中初步开创了“1133”的学生德育工作格局。

1.第一个“1”,是指同一个方向。不论是学生工作,还是教学、科研工作,大家共同的注意力都要放在学风建设上来。大学的各项工作都要经得起学风的检验,不可能有一所学风不好,学生工作却开展得好的大学,反之亦然。要形成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整体合力,各部门、各体系之间要形成良好的“化合反应”,避免因分工不同而出现“物理分割”的状态。对学生工作而言,这个“1”既是合力的方向,也是画龙点睛的“睛”。

2.第二个“1”,是指一个整体水平。在现实工作中,每一名学生都很重要,对先进学生要树要立,对后进的学生要帮要扶,在此基础上也要抓得住“中间状态”。因为只看优秀学生,会把整体水平“盆景”化;只看落后学生,也会把整体水平“滞后”化,容易以偏概全、以点代面。“二八定律”“正态分布”的规律显示,在任何一个群体中,永远都会有比较先进和比较落后的部分,占绝大部分的是“中间状态”的部分,这意味着“中间状态”这一部分体现出的水平,如果能持续提升,会促进优秀的更优秀,而落后也是在不断提高的整体水平上的相对落后。

3.第一个“3”,是指三种工作理念。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知行统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回避学生成长中的现实问题,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准德育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以知导行,以行促知,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并不断巩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二是坚持从学生需求出发,从服务学生人手。学生需求是激发学生成长动力的基础和前提,问题解决得好,会增强学生的信心;需求引导得好、服务得好,会不断地将学生的信心转化为成长的内生动力,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正向激励会更持久、更明显。三是以最高标准要求我们的工作。在严格落实基础标准的前提下,确立并分阶段、分步骤实现学生工作的成长性标准,遵循教育规律,循序渐进,扎实提升学生工作品质,打造德育工作品牌,不断开创新的工作局面。

4.第二个“3”,是指三大工作机制。首先是系统化设计的动力机制。大学生由于存在自身定位问题、心智模式问题和人际交往问题等,往往导致自身成长动力不足、自制力不强,在思想方面容易产生迷茫,因此,必须把大学生成长的动力问题解决好。为此,北方工业大学以激发学生成长动力为出发点,以帮助学生内生动力觉醒为目标,结合学生大学生涯的四个不同阶段,制定了以“Y”计划为重点的“OYTF-我要腾飞”学生成长行动计划。“OYTF-我要腾飞”学生成长行动计划,总的线索是动力打造,“O”计划重点是发现自我,“Y”计划重点是提升自我,“T”计划重点是实现自我,“F”计划重点是超越自我。就这项创新机制来说,每一步都是结合学生不同阶段特点而展开的,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其次是组织化推动的传动机制。学校各类组织活动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载体和依托。如果将大学生比喻成前进途中的“旅客”,那么学校各类组织就是“船”和“桥”,只有有了这些“船”和“桥”,才能更好地解决“过河”的问题。在具体实践中,北方工业大学充分运用党、政、团、学组织的优势,精心设计和打造了六大活动载体。一是针对大一学生的“黄金八周”。“黄金八周”是指新生刚人大学的前八周,在这个阶段新生要解决的是从中学生身份转换成大学生身份之后的角色认知、心理适应、习惯养成的问题。二是针对大二学生的“深海行动”。“深海”就是进行深刻的思想剖析,在“明确一个定位,展开改善心智模式、学会系统思考”两项修炼后,要全面展开消灭“嫉妒、猜忌、依赖三个敌人”的计划,引导学生检讨大一生活,进一步明确或修正发展目标,获取新的发展灵感和动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三是针对渴望优秀的学生的“相约晨光”活动。即在校园内广泛开展晨读晨练活动,倡导并鼓励渴望优秀的学生坚持不懈地通过晨读晨练来磨练意志,在坚持中把主动选择的修炼心性的“磨难”变成成长的资源,在前行的道路中不断完善自我。四是针对学业受阻学生的“攻科营”。这主要是基于个体突破、整体带动的工作理念,努力不让任何一名学生掉队,切实为学习能力欠缺或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提供改进机会,最终从整体上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五是针对全体学生的“复盘会”。“复盘”即指在学生班会活动中,进行以自我公开诊断为主要形式或以集体公开诊断为主要形式的内省活动。这样就能鼓励大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他们自我反省、自我认知的能力,通过公开承诺体验和检验成长动机。六是针对辅导员、班导师的“实践理论讲堂”。“实践理论讲堂”着眼于完善能够具体指导实践的理论体系,以培养更多的、优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再次是社会化传播的带动机制。社会化传播的带动机制与组织化的传动机制是彼此呼应、相互配合的。传动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政化的组织方式,而带动机制则突出了非权力影响力、去格式化的运行方式和适当的语境表达,使德育工作始终与青春为伴,充满激情与活力。实践表明,在展开组织传动的同时,辅以榜样触动、情感拉动、营造仪式感等形式展开社会化带动,能够更好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入耳、入脑、入心,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

简而言之,大学生德育工作机制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在厘清当前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可以北方工业大学学生德育工作机制创新为例,不断探索新的工作路径,在实践中提升大学生德育工作水平。

(责任编辑 张永平)

(实习编辑 黄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