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文化引领高校校园文化体系构建

作者:林松涛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旬刊 发布时间:2016-10-10 阅读量:0

【摘 要】党建文化作为社会主流文化,理应引领高校校园文化体系构建,使高校校园文化更好地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文章从多方面阐述了高校党建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并对新时期以党建文化为引领强化高校校园文化体系构建的现实路径进行了有益探索,以期有效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高校;党建文化;校园文化

【作者简介】林松涛,南京林业大学党委办公室副主任、统战部副部长,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江苏南京21003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 2016)09-0067-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南京林业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重点资助项目“融入与重构——公有民办二级学院特色文化与母体大学文化关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党建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它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脉相承,是党在长期理论实践过程中培育形成的共同观念、行为规范、价值信念等精神财富。高校党建文化属于党的基层文化建设范畴,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校园文化的建设目标与党建文化的建设目标是协调一致的,党建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该也必须成为高校建构校园文化体系的着力点。

一、党建文化是推动高校校园文化积极发展的源动力

1.党建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指明方向。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不良思潮对高校校园文化体系构建的冲击愈发激烈,高校大学生由于还未完全进入社会,是非辨别能力较差,极易受到这种不良思潮的影响。因此,在此情况下,高校理应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旗,秉承社会主义先进性的原则,以党建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南针,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坚持把党建文化等先进主流文化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主线不受影响,才能够将校园文化所蕴含的功能效用最大化地传递给师生。

2.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与党建文化内容契合。党建文化与校园文化都是社会主流先进文化的代表。因此,两者要发挥自身符合时代精神要求的文化正能量,引导更多人积极向上发展,这是二者共同秉持的长期目标。首先,党建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面对时代变化中不断衍生的精神魅力结晶,它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内容是共通的,特别是在一些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规范上,廉洁、团结、创新等所代表的价值观念,就是两种文化所共同坚持培育与践行的。其次,党建文化在一定层面上可以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新鲜文化气息,帮助校园文化更好地滋养师生,使校园文化得到更高层次、更深维度的发展。

3.党建文化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内涵。高校校园文化的最深层次建设目标就是这所高校的特色核心价值观念,高校需要有极为深厚的积淀,并且还要有能有效地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校园核心文化元素才能实现此目标。党建文化的基本理论体系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是当前我国社会普遍认同与遵循的价值观念。因此,以党建文化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能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能帮助高校师生形成“大同”理念意识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高校校园文化与传统优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二、校园文化与党建文化的关系

1.校园文化的培育对象是党建文化建设的生力军。高校校园文化的培育对象与服务主体是在校大学生与教工群体。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教工群体则是理论创新领域的践行先锋,他们都是发展和推广党建文化、传播党建内涵的中坚力量。以党建文化为引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能够帮助高校师生更好地理解、认知校园文化环境;另一方面能促使高校师生加强自身对党建文化的感知,这种感知是促进党建文化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能激发党建文化结合社会大众的真实需求,促进党建文化建设符合时代发展特征。

2.校园文化的建设内容有利于党建文化的宣传。相较于党建文化的宣传模式,高校校园文化可以利用的载体与渠道更为丰富,且受众群体更为明确。以校园学生文化活动为例,传统的党建文化宣传方式是“教条式的”“固化式的”,但如果通过开展学生活动来推动党建文化宣传,就会给人以“润物无声”的感受,且高校校园人际关系网的重叠性与互通性,也能确保这种宣传效果发挥出“二次爆炸效应”,使党建文化深入人心。

3.校园文化帮助党建文化形成更具针对性的传播策略。校园文化有利于党建文化的多维度传播与展现,能帮助党建文化形成更具针对性的传播策略。因此,在以党建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校园文化也就自然而然变换为一种文化宣传类型。如互动活动的连续开展、社会实践的深入实施、新闻报道的循序渐进等,都可以在校园文化与党建文化的交互式发展过程中被合理运用,从而保证党建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建设实现双赢。

三、以党建文化为引领加强校园文化体系构建的现实路径

1.以党建文化为引领丰富高校校园文化内涵。“育人为本”是高校构建校园文化体系的宗旨。高校要克服各种困难和观念影响,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将先进的党建文化内容带入到校园文化内涵中。为此,高校应根据不同的群体对象,实施“两步走”策略,实现党建文化内容与高校校园在内容上的高度融合。针对党员师生群体,在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的基础上,带领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保持高度的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针对普通师生群体,则要坚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加强教师培训、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用现代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学形式,扎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2.结合新媒体打造符合时代特色的文化活动载体。随着各类新媒体平台的爆炸式发展,原有的文化活动载体对师生群体的吸引力在不断减弱。为此,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在不破坏现有文化活动宗旨的基础上,创新活动载体,赋予校园文化与党建文化更具现代气息的媒介途径。其一,丰富文化活动的形式。改变以“开会、政治学习、党课宣讲”的老套路,多以实地参观、走访先进典型、演讲辩论、艺术鉴赏等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活动,使其贴近生活、富有趣味、寓教于乐。其二,凝练文化活动的内容和主题。要将校园文化与核心价值体系相匹配,对于经常性和周期性开展的活动,要有意识的总结、提炼和发展,形成品牌效应;对于思想性强、认可度高、参与面广的特色活动,要加强培植和扶持,打造成品牌活动,增强其传承力和感染力。其三,拓展文化活动阵地。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共建社会实践活动基地,鼓励学校师生利用课余闲暇时间,到共建基地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扩大其影响力和辐射力,实现党建文化与校园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3.以党建文化为引领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与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相比较,校园物质文化有显著的客观性特征,不仅能使长期生活在校园内的师生们感同身受,更能方便初进校园的学生、游客感受到学校所具有的特殊文化底蕴,因此,校园内部的各种文化设施要能具备统一识别性。在以党建文化引领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过程中,物质文化的设计要尽量体现社会主义高校的育人功能,要既能体现校园的历史韵律又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与此同时,物质文化的打造还应该与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互为补充,从而使校园文化与党建文化能真正融为一体、特色鲜明。

4.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机构的设置。加强以党建文化为引领的校园文化建设,还必须有健全工作机构作为保障。高校可以借鉴党建文化中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也可以依靠群团组织的力量,甚至可以根据教学科研工作需要,将工作组细化到班级、宿舍、实验室、科研团队中去。工作机构的设置需要对顶层设计有充分的考量,要做到专人专责,处理党建文化与校园文化“和而不同”的双方关系,最终形成以受众群体为主体、高校全体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局面。高校要形成一套健全的制度体系,构建出合理的决策与监督规章,促使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有序、规范发展。

(责任编辑 张永平)

(实习编辑 黄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