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重要方法

作者:赵君,杨娟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旬刊 发布时间:2016-10-10 阅读量:0

【摘 要】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权变管理理论和方法,它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特征和方法相契合。将柔性管理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有利于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人本性、激发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动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柔性管理;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方法

【作者简介】赵君,钦州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广西钦州535099);杨娟,桂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广西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968( 2016)09-0042-03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一定的社会组织或一定的政治利益集团,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发展规律,通过借助科学管理的各种功能,有意识地调节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系统内外各种关系和资源,以便最大程度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率的社会控制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效应性。柔性管理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权变管理理论和方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权变管理理论和方法

中国的柔性管理思想自古就产生了,《道德经》中“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等可以体现出老子鲜明的柔性管理思想。刚性管理是依据组织制度的职权而进行的一种程序化和制度化的硬性管理方式,它的本质是“以组织制度为中心”;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取非强制性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己的行动。柔性管理是在刚性管理的基础上实施的,它是一种权变管理理论和方法,其本质是“以人为中心”,具有如下几种特征:其一,人本性。柔性管理的本质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重心”,管理者在理解和掌握了被管理者的心理特征和活动规律的情况下,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解放他们的思想,理解他们的个性差异,激发他们的动力,满足他们的个体需要,以促进他们的成长。其二,内驱性。柔性管理是通过引导、教育、激励等手段将组织的价值观和被管理者的价值观及组织的奋斗目标和个人的人生目标进行有效统一,解决被管理者的认识和态度问题,使他们自觉地将自己个人价值与人生目标同组织的价值目标高度一致,激发他们的内驱力,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其三,灵活性。刚性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一经制定,很难改变,它容易导致问题发生时得不到及时处理;柔性管理则更多的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和与时俱进,它根据事物的性质、环境的改变和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内容、变换方法和审时度势去主动顺应和积极响应新环境。其四,时滞性。任何一种管理理论或方法都不是全能的,都有自身的优势和缺陷,柔性管理的劣势主要体现在它具有时滞性。刚性管理主要依靠权力制约和强制手段,各种规章制度一旦颁布,都要无条件地执行;柔性管理则是在双方协商一致、充分了解的情况下,被管理者主动自愿地执行,因此,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二、柔性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相契合

1.柔性管理特征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特征相契合。“以人为本”是柔性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首要的共同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与柔性管理的人本性强调尊重人、理解人、解放人的思想理念,同时也肯定了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既坚持历史的尺度,同时也坚持人的尺度。柔性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都对被管理者内在动力的激发和内心诉求的满足起到了积极作用。柔性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引导、鼓励、影响等方法将组织的信念和目标与被管理者的人生信念和奋斗目标有机结合,发挥被管理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被管理者自觉主动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最终达到“无管理”的状态。柔性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作用都具有持久性。柔性管理强调被管理者在充分理解工作性质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去贯彻落实。这种思想和行为一旦产生之后,它会长期稳定地规范和指导被管理者,进而产生长远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目的是使被管理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被管理者辩证的思维方式和同国家一致的理想目标。一旦被管理者认可并接受这种思想和行为,就会自觉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2.柔性管理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法相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为了实现不同的目标而采取的不同的途径、措施和技术等,它具有针对性、综合性、创新性。“以人为根本,以人为中心,以人为重心”是柔性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方法。首先,柔性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管理者是在思想认识上对被管理者进行引导和教育。管理的目的不是让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进行对立而是实现共赢。柔性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都是在满足管理者需求的同时也满足被管理者的合理需求,使被管理者在实现组织目标和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的目标和价值,从而达到持续、共赢的状态。其次,柔性管理方式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式具有内在的互通性。它们在管理方式上都是通过管理者自身素质和人格魅力对被管理者进行言传身教,使被管理者的心理、行为耳濡目染地受到影响、熏陶,并自觉地将管理者作为自身榜样,并向其学习。最后,柔性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具体方法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互动联结的纽带。一方面,柔性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都与一定的制度管理和行政管理相结合。管理中没有刚性管理是行不通的,反之亦然,只有刚柔并济的管理才能使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两者都是将“感化”“自觉”作为一种手段、一种方式,通过激发被管理者内心信念和引导被管理者外在行为,发展和深化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感情,提高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提高管理实效。

3.柔性管理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的价值得以彰显。首先,柔性管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人本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重要原则。柔性管理理论认为,人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解决了人的问题,才可以更好地解决其他问题,在实践中柔性管理强调运用沟通而不是惩罚的方式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将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刚性管理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的应用体现于遵守制度、讲规矩,柔性管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则更体现于关注需求、关注情感、关注发展,体现了对人与对事的统一,即体现了人本性。

其次,柔性管理激发思想政治教育被管理者的内驱力。内驱力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为满足自身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内在动力,这种内在动力不会自发地释放出来,它的强弱和深浅因人因事而异。激发被管理者内驱力的目的是要使被管理者实现由被他人管理到自我管理的转变。柔性管理是一种效力管理,它强调被管理者用自己习惯、喜欢和擅长的方式去做正确的事情,它使被管理者有一种主人翁精神,也有更多的责任感,更能激发他们的内驱力。在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需通过运用柔性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观察了解被管理者的需求和兴趣喜好,利用教育、鼓励等方法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主动自愿地完成既定任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目标。

最后,柔性管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激励机制。激励是对人的激发和鼓励,它使被管理者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一直处于一种奋发向上的心理状态。柔性管理认为激励是将尊重、理解、教育和奖励进行综合运用。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中,正确运用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外在激励、内在激励等能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推动他们健康成长和奋发有为的强大动力。柔性管理的激励机制中主客体间的及时沟通和交流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效果也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管理者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来自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的正面评价直接影响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运用柔性管理机制,能有效调动被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领导部门或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抓住被管理者的心理特征,并根据实际情况将激励作用在柔性管理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运用柔性管理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柔性管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在以人为本前提下,以尊重平等的态度与被管理者沟通和交流,使被管理者理解管理的目标任务,以鼓励和引导等非强制性方法激励其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目标。

1.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突出人本理念。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决定了它的成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式主要是用刚性管理的理念来要求被管理者必须做什么和严禁做什么,用批评一教育的方法来处理和解决出现的问题。这在特殊情况下或许有一定的作用,但在新时期,这种理念和思想严重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被管理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应努力克服和及时更正自己的思维定式和认知偏差,主动创新和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逐步形成与新时期、新问题相适应的管理理念,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柔性管理理念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综合体现,它在满足管理者利益的同时也让被管理者受益,它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的“教育、管理、服务”有效结合,从而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这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也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实效性。柔性管理需要在刚性管理的前提下进行,否则,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会杂而乱,影响实际效果和效益。

2.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刚柔并济。如果说刚性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骨架”,那么柔性管理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血肉”。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的“刚性”是以各种规章制度为基础,以实现管理目标的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的“柔性”是在制定计划、决策、组织实施、协调处理和评估、总结的过程当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要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使被管理者充分理解管理者的意图和目的,避免出现消极怠工等情绪。柔性管理不仅可以激发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还可以使被管理者对工作充满热情和责任心。当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被管理者不会因为逃避责任或者躲避惩罚而隐瞒问题出现的真正原因,这样有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也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的顺利进行。实践证明,柔性管理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效益,而且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在结合刚性管理的基础上,柔性管理还要与行政管理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和政治性与行政管理有密切的联系,行政管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使被管理者知其然;而柔性管理的结合使被管理者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此外,柔性管理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的运用还要与被管理者的学习生活相结合。其一,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要从思想上关心被管理者。高校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又容易受到影响的阶段,管理者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情绪波动,必要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其二,要从学业上关心被管理者。学业是学生在校期间最主要最重要的任务,关心他们学习上的困惑和难题,并尽量帮助其解决。其三要在生活上关心被管理者。关心学生的衣、食、住、用、行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给他们提供最大的便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只有将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进行有机结合,并结合行政管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3.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需要营造人文环境和氛围。马克思认为,“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柔性管理强调管理者应塑造轻松、愉快、合作共赢的工作环境,在这个健康、和谐的环境中,管理者通过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和营造公认的组织文化,让所有的团队人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实现团队的共同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有良性和恶性之分。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环境和恶性环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柔性化管理,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这种良性文化环境主要表现在它创设了一种人文感化情境,在这种情境中,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一方面通过人文教育,引导管理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通过舆论、经济和榜样等非强制性强化方法来引导被教育者的思想,并通过暗示、模仿和从众等心理作用的影响来规范被管理者的行为。

(责任编辑 张永平)

(实习编辑 黄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