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党员学习总书记用典 执古御今字里行间见真章

原创:孟子晴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19-11-06 阅读量:0

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谈论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还是在国事访问中阐述中国对重大国际问题的观点立场,或是和各界人士进行交流,习近平总书记都善于旁征博引,这不仅彰显了大国领导人执古御今、持经达变的大视野、大气魄、大胸怀,还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青年党员牢记使命,不断提高自我修养,提高党性,勤练本领,从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中品味真知,努力践行,争取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于信仰与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些都教导我们要树立怎么样的信仰、信念,要本着怎样的心去做好一名合格的共产党。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率最高的一则典故,多用于中国外交政策的阐述,旨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出自《礼记》中的这句话反映了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学派的政治理想和对未来社会的憧憬——“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样的“大同世界”。习近平所讲的“天下”是指全世界,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一员;“大道”则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公平正义”等价值。正如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上所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习近平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等提到了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也体现了习近平的为政态度。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官”都以关心百姓疾苦为己任,为官者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心无百姓莫为“官”。他要求党员干部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要想得透、看得淡,自觉打掉心里的小算盘。“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习近平将范仲淹这句名言赋予新的时代意义,那就是为人民着想,把自己的幸福同人民的幸福紧紧连结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老子《道德经》中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认为,要成为一个圣人,就不能有个人意志,只能有百姓意志。早在1989年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就在《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中说:“只要我们能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以百姓之心为心’,我们的周围就会吸引和凝聚起千百万大众,还愁什么社会不稳?!”2007年又在《主仆关系不容颠倒》一文中写道:“古人也常讲,‘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青年党员牢记习总书记教诲,把“以人民为中心”时时记在心上。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中讲话中提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他在《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中都表达了这个观点。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他们的疾苦,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真正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

关于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这些都体现了习总书记对我们的要求,希望我们从细节做起、从基层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脚踏实地地用行动实践共产主义理想。

习近平在《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等中引用了老子《道德经》中“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告诉我们做大事、难事要从小事、易事做起,这句话体现了总书记的实干兴邦思想。大事全是由小事积累起来的,要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只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就一定能够成功。我们推进改革的原则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等讲话中多次提到任用干部相关的句子。“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出自《韩非子》的这句话阐述了凡成大事者必须从基层做起的道理。基层实践是“练兵场”、好课堂、大考场。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磨练品质,考验毅力有了丰富的基层经历,能更好树立群众观点,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各方面经验和专业知识,增强工作能力和才干。

关于学习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了《人间词话》中的“人间三境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观点,告诫我们要突破自我不断创新,还要争取达到忘我的工作和学习的境界、领略真谛,以期达到更高的知识和创新高峰,我辈青年党员更应该刻苦钻研,勤学苦练,为建设现代化中国添砖加瓦。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多次引用了《人间词话》中的“人间三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晏殊的《蝶恋花》,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柳永的《蝶恋花》,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首先,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其次,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再次,要坚持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读书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不移的恒心,还要提高读书效率和质量,讲求读书方法和技巧,提高思想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等讲话中谈创新时,曾多次引用古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改革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创新,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

最后用习近平总书记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结束这一篇文章: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愿你我从习近平总书记的品古伦今中体会他关于理想信念、行动与学习等方面的认识与独特的见解,完善我们自身的修养,真正成长为一个能够“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青年共产党人,让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孟子晴: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畜产党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