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三个自信”融入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基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

作者:艾红梅 王平 来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6-04-08 阅读量:0

徐曼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天津300071)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不同文化之间不断融合与交汇,形成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相互交融的格局。多样文化的共生、共存,带来了各种价值观念的碰撞与交锋,使人们进行价值选择和价值比较的机会增多,也使大学生价值观向多元化、复杂化方向发展,并呈现出兼容性、多样性、不稳定性、矛盾性等特征。在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过程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判断标准,确立科学价值观;要正确处理价值取向多元化与价值导向一元化的关系,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多样文化;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DOI:10.15938/j.cnki.iper.2015.04.004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4-0015-05

收稿日期:2015-06-07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南开大学)专项经费资助(NKSZZX2015-Y02);天津社科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心项目资助(HXJZG2015-B03)

作者简介:徐曼(1966—),女,辽宁海城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教授。

当今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不同文化之间不断融合与交汇。多样文化的共生、共存,带来了各种价值观念的碰撞与交锋,使人们进行价值选择和价值比较的机会增多,也使大学生价值观向多元化、复杂化方向发展。文化多样化、价值多元化的现实,影响和困扰着大学生人生价值的选择。因此,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一、多样文化的交融共存

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是文化发展、繁荣的表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所谓多样文化,是指文化主体在价值取向上的异质性、多样性,特指由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等多元文化并存的现象。在改革开放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诸多文化或者相互交融或者泾渭分明,呈现出交叉融合与冲突交锋的叠加关系。

1.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织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中形成的,它注重传统人伦,充满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本思想,讲求和谐,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等等,都为人类文明提供了精神瑰宝。同时,其自身具有的泛道德主义的价值取向,缺乏竞争的中庸意识,等级依附,缺乏民主,封闭守旧,法制观念淡薄等,又都是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面临着现代文化的挑战。现代文化是在工业文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文化,现代文化追求平等、个性、开放、效率的价值取向,其自由性、合理性或合法性,为每个个体的自由发挥和创造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符合大学生崇尚自由,追求独立,张扬个性的群体特征。因此,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织、共存发展过程中,大学生如何主动应对,作出正确的选择,是高校思想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2.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织

外来文化是指正在进入一个民族内部,并与其社会发生作用,被其逐步接受的别族文化。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所面对的外来文化主要是指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本位、注重自我权利;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开放性和创新精神;以个人奋斗和实力竞争为价值实现途径,强烈影响着大学生,挑战着我国的本土文化。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西方发达国家以其拥有的强大经济科技实力,强大的信息手段和信息资源,不断地向我国民众扩散西方思想文化、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这种强势推进与顺势影响,具有广泛性、直接性与不可回避性。因而西方文化的开放性和扩张性是中国转型时期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矛盾与张力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世界文化的视角下,中国本土文化要积极吸收西方文明的进步因素,做到东西文化兼收并蓄,实行东西文化相结合,既学习西方重民主和科学、崇尚自然和理性,又注重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保持我国文化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传统,理性而客观地进行文化守护、文化审视和文化反思。中国正经历着经济飞速增长以及社会变革必然带来文化剧烈的嬗变与重构,人们的价值观也经受着洗礼,唯有正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织现实,才能发挥文化在社会进程推动中的积极作用。

3.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交织

主流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受到倡导的、起着主要影响的文化。社会的主流文化集中反映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影响和制约文化的发展进程和方向。在当今社会,我国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的、具有先进性并体现时代精神,为人民服务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非主流文化是指不占据文化系统主导地位的文化[2],它由多种文化构成,在我国主要包括宗教文化、外来文化、市场文化、封建文化等。主流文化是建立在国家权力基础上、表达社会正统意识形态的文化,反映国家的根本意志和价值观。同时,全球化为非主流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对大学生来说,如何坚持主流文化与多样化文化形态之间的协调互动关系,坚持一元主导、多元并存、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原则,努力消除落后文化、消极文化的影响,需要他们思考并作出正确的选择。

4.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交织

大众文化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西方社会评论家列维斯认为,精英文化以受教育程度或文化素质较高的少数知识分子或文化人为受众,旨在表达他们的审美趣味、价值判断和社会责任的文化。精英文化总是充分发挥着指路人的角色,积极发挥传播先进信息、引导社会发展方向的功能,起到提升民族精神的作用。大众文化是大众百姓大规模地共同参与当代社会文化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的基础和平台,由于其具有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大众传媒的依赖性等特点,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和推崇,成为大学生精神文化需要的依托。但同时,由于大众文化受市场化的商业原则的制约,为了迎合大众的消费需求而降低自身的文化品位,逃避崇高,追求娱乐,把严肃的精神活动变成娱乐,导致年轻人精神世界的空虚和价值追求的物化、功利化等倾向。因此,正确分析和看待两种文化的冲突和交融,也是大学生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二、多样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特点

多样文化的共生、共存,带来了各种价值观念的碰撞与交锋,使人们进行价值选择和价值比较的机会增多,赋予大学生更多的自由和更加丰富的精神世界,但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多元的价值方向和价值标准,使大学生价值观向多元化、复杂化方向发展,并呈现出兼容性、多样性、不稳定性、矛盾性等特征。

1.兼容性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既受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特殊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更受改革开放以来传入中国的各种西方文化价值观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念的影响,这些不同文化价值观念的碰撞、冲击、融合、调整,使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表现出动态整合中的立体兼容性特征,即在价值主体定位上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并重,在价值选择寻求上社会贡献和个人索取相平衡,在价值目标追求上物质利益和精神追求兼顾。在价值主体定位上,当代大学生都非常关注自我的利益,他们既本能地反感和抗拒社会本位的价值预设,否定和反对那种为了集体利益而否认个人的正当权益的做法,但又不是脱离集体和社会的极端个人主义。他们的价值取向其实是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两种倾向同时共存,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一种立体的兼容状态。在价值选择寻求上,当代大学生更加关注自我需要,自我成才以及自我情感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突出表现出一种务实进取,协调兼容的价值选择。他们既认识到为国家做贡献的必要性,更认识到注重现实回报的必需性。在个人对国家集体的奉献与个人向国家集体的索取之间,在传统价值观所崇尚的义与现代人更加关注的利之间,当面临价值取向的选择时他们试图努力寻找贡献与索取,义与利的平衡点和最佳结合,体现出兼容性的特征。在价值目标追求上,越来越多的人表现出兼容性的价值目标追求,他们强凋物质利益,但同样也注重精神追求,他们所努力追求的是一种理想与实惠共求,精神追求与物质利益兼顾的兼容性的价值目标。

2.多样性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不同的文化类型蕴涵着不同的价值观及其价值标准。在文化多样化背景下,原来在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存在的价值观念被全球化进程挤压在同一个平面上,使各种文化价值观互相碰撞、互相激荡,混杂在一起,使人的价值观不可避免地显现多样化。人们的价值取向不再局限于过去所接受和追求的那些传统的价值标准,而是有更多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舍供大学生选择。如既有超越意识又脚踏实地,既有远大抱负又有求实精神,能够凭自己的行动逐渐缩短理想与现实差距的理性价值选择。有能够保持灵魂的高洁和精神的自由,对社会、对他人充满责任感,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以自己的方式关注社会的理想价值选择。但同时,有的大学生在市场经济重利原则的影响下,讲求实际,强调实用,选择实惠,凡事只看效果,缺乏对终极价值的追求;有些大学生在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面前焦躁不安,内心充满困惑、苦恼,为逃避苦恼陷入享乐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误区。还有不少学生简单地把经济收入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理想主义热情减退,急功近利,生活情趣趋于庸俗化、非理性化。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反映了大学生多样性的文化需求,也反映了文化多样化对大学生价值选择带来的困惑和对主导价值观的认同危机。

3.不稳定性

价值观念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性在全球化时代变为流动性。阿尔文·托夫勒对这种价值观念变更的社会事实作了精彩的描述:“东西用完就扔的文化扩展了,临时性建筑越盖越多了,模式化部件日见普及了,这些情况都产生同样的心理效果,人和周围事物的联系越来越短暂了。”[3]价值的流动性和观念的短暂性使其经常变化和不断更新。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求知欲强,善于接受新事物,可塑性非常强,但心里还不成熟,波动性比较大。他们对社会没有直接深入地了解,对事物的认识比较肤浅,易受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学业、生活、人际关系等的变化都可能成为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因素。他们一旦遇到一些社会阴暗现象,由于认识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不足,思想上往往容易走向偏激,产生种种挫折心理,并对心目中原有的正确价值观判断标准产生质疑。这时如果缺乏及时有效的指导,他们的价值观就有可能偏离正确的轨道。

4.矛盾性

文化多样化背景下,一些固有的价值目标为多元文化冲突和社会改革所瓦解,代之而生的是形形色色的价值目标和行为方式。这虽然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适合个性发展的价值观的机会,但是由于大学生缺乏对各种价值观的甄别力,又失去了一个明显的文化权威和价值评判标准,当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各种言论向他们涌来时,他们一方面表现出无所抉择的困惑与迷茫,另一方面又表现出道德评价和道德选择上的迟疑和紊乱,价值观模糊性与确定性的矛盾日渐突出。一方面感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另一方面看到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倾向又产生疑虑;一方面在学校接受许多正面教育,另一方面看到某些消极腐败现象又感到无所适从。在价值判断与选择上存有“关心与冷漠相容,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徨相伴,认同与失落交错”的矛盾。从个体看,多数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的、稳定的价值观。一些大学生对价值超越的向往与对社会现实的迷茫相矛盾,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对新的价值观尝试的冲动相矛盾,不同程度地感到多元文化带来的价值观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不清楚自己到底追求的是什么,常表现为见风使舵,无信仰,无理想等等。还有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辨别力,不能辩证思考,合理扬弃,从而盲目崇尚西方文化而排斥民族文化,崇尚负面文化而排斥主流文化,崇尚自私、功利、享乐,影响了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当代大学生这种价值观的多样化特点是社会发展、大学生自身实践、社会角色要求和年龄特征的综合反映,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变化的必然性。同时,我们更应看到青年学生是一个极其活跃、极其敏锐、价值观尚未形成、可塑性大的群体。他们的价值观既有向积极健康方向发展的可能,也有向消极颓废方向发展变化的可能。因此,面对多样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趋势,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三、多样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定位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个体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对大学生价值定位具有导向作用。帮助大学生在多样文化环境下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由认同升华为信仰、由信仰外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动,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判断标准,确立科学价值观;要正确处理价值取向多元化与价值导向一元化的关系,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和宣讲,引导大学生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精神,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24个字“三个倡导”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为大学生提供了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价值标准,也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范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对祖国未来的美好期待,是激励大学生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紧相连,实现人生价值的人生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作为价值观主体的价值追求,是社会风尚的时代要求,彰显了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取,对大学生判断、鉴别多样文化及社会思潮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可以从价值层面为深入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提供根本价值遵循,在具体利益矛盾、各种思想差异上最广泛地形成价值共识,为社会发展提供先进的、根本的价值导向和理想信念,提供明确的、稳定的价值依据和评判标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理论基础、现实意义等内在精神作深刻地解读和宣讲,使学生真正从理论上理解清楚、理解透彻,这是“学”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消化、吸收、接受,变成自己自觉的价值选择,成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这是“思”的过程。最后是“行”的过程,即通过实践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理解,学会运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从而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并进一步转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追求。所以说,“学而思,思而行”是大学生价值选择和实现的重要途径,其中“学”就是“知”的过程,也就是确立科学价值观,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过程。

2.要正确认识价值取向多元化与价值导向一元化的关系,在坚持主导性、尊重多样性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值取向是人们在一定场合以一定方式采取一定行动的价值倾向,它所侧重标示的是社会中的不同利益主体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所采取的思想、行为和走向。由于其产生和发展与个体生存的社会环境及其自身的发展需求相关,往往是多元的。价值导向是一个社会价值体系的根本特征和最高价值目标的标志,它为人们提供了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行为向导,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方向。价值导向与价值取向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价值导向从根本上决定着价值取向的内容,从而使价值取向与社会的总体原则、法律规范、道德观念、政治制度趋于一致。而社会价值取向的日趋多样化为人们的价值选择提供了广阔空间,价值导向既要能够积极地鼓励与之相一致的取向、有效地限制并引导与之相背的各种价值取向,又要给每个社会成员有进行价值追求和价值选择的适度自由,保持必要的社会张力。同时,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也对主导的价值观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其不断反思,以便更符合人们价值取向的现实状况。在多样文化融合、冲突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更多地表现为个人的价值追求、奋斗目标、行为规范,并且呈现出兼容性、多样性、不稳定性、矛盾性特征。它反映了当今社会存在的真实状况,是大学生价值选择的真实反映,也是进行价值导向的基础。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决定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前进方向和目标任务,反映了每个人的人生价值轨迹,起着价值主导的作用。因此,在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中,要让学生了解价值取向多样化的现实意义与价值体现,在尊重多样性的基础上,运用辩证的方法进行价值评价,在开放与宽容中加强价值的筛选,缩短学生在学校中的理念价值与在社会中的经验价值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接纳力,减少他们在教育与实践之间的困惑和彷徨。同时,还要引导大学生了解“一元主导”与多样性的关系,认清在文化多样、价值取向多样化的条件下,背离主导性、放弃主导性的危害,使大学生能够在多元文化的互动中、在多元价值的选择中保持时代的主流精神和坚持核心价值观,从而真正去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3.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是要加强大学生的主导性教育即主旋律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主导性教育包括:市场体制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国家政治主导;对外开放和多元文化激荡中的民族文化主导;科技发展和社会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本主导;社会多样化和个体特色化发展的核心价值主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主导性教育发挥作用的主要渠道和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联系理论本身形成和发展的实际、联系当前国际国内的社会实际、联系大学生自身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困惑,提高思想认识和对主导价值观的认识。二是要充分发挥高校党团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高校党团组织要对学生关注的国际、国内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及时解答,积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科学理论,满足学生对先进理论的需要。要带领大学生走向社会,通过体察社会发展实际,使青年学生主动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结合起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要注重发挥高校理论社团的先锋作用。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思想理论学习活动,如讲座、研讨会、辩论会、演讲等,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团日活动,还可运用网络工具开设社团主页或论坛,用广大师生易于接受的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和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是要有效利用校园媒体和新媒体。要加强校园网建设,高度重视红色网站、校园BBS、手机校报、微信公众平台传播理论信息的作用,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学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同时,还要加强网络监管,抵制低俗文化,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及时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传递积极人生追求、高尚思想境界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认识多样文化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和选择的影响,理清其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探索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的创新,对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从点滴做起,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才能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有价值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陆岩.当代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发展对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5):6.

[2]庞德英.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冲突与和谐.长白学刊,2013(3):153.

[3]阿尔文·托夫勒.未来的冲击.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51.

[4]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32.

[责任编辑:刘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