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路径探究

作者:刘莉 秦玉婷 来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1 阅读量: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衡量标准的变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变革以及“90后”成为研究生的主力军,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深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新认识、加强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拓展研究生社会实践育人新平台、加强研究生党团学组织自我教育功能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新形势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

【作者简介】刘莉(1971.9-),女,辽宁大连人,大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副教授,博士,联系方式:0411-87402305;秦玉婷(1990.4 -),女,广西桂林人,大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辽宁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No:ZS201301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No:12YJA710045)。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在 2015 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高校要将实践育人制度化、常态化、科学化。[[]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2015 年工作要点(摘编)[J].思 想 教 育 研 究,2015(3):3.]研究生作为我国高层次人才,肩负着民族复兴,国家建设的重任。他们是否能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在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同时,增长才干提升自我,是我们必须深切关注,积极引导的重要问题。深度剖析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探求研究生实践育人的多维路径,是加强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积极应答。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研究生招生规模和研究生群体特征的变化而变化。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新常态是“习式热词”之一,是指与过去三十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是经济相对稳定的状态。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及新常态是在2014年5月考察河南的行程中,他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http://baike.haosou.com/doc/3292092-7757022.html.]经济发展新常态之“新”,是指不因循守旧,要靠创新驱动;新常态之“常”,表明不再一味地强调速度,而是在改革中稳中求进;新常态之“态”,意味着优化结构、注重质量,维护社会和谐。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都得到了较大的调整,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强劲。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于研究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研究生适应新常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贡献的前提条件。

2.人才衡量标准的新变化

以前衡量人才的标准是“以文凭论英雄”,高学历高文凭的人是各大企业争抢的“香饽饽”,然而如今在评价人才时,除理论知识外,对人才的要求还体现在经验和能力方面。“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研究生早已不适应当今的时代。当前“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已经形成,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特别强调优先考虑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应聘者,更注重应聘者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人才标准的变化对研究生就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是研究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必然途径。

3.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新变革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我国在校研究生人数就已经突破180万[[] http://www.askci.com/edu/2015/02/27/175419x28t.shtml.],随着研究生的扩招,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不断变革,培养模式日趋多样化和科学化。在培养经费方面,以前研究生分为计划招收研究生、委托培养研究生和自筹经费研究生,为了改善研究生学习、科研和生活条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内地所有研究生都开始收取学费。为了适应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方面,研究生招生从以学术学位为主逐渐转变为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被摆到更加重要的地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对学术研究生教育造成了重大冲击,与学术研究生不同的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根据职业和岗位需求来设计的,其培养规模和结构更切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方式更强调实践性。

4.“90后”成为研究生的新主体

从2012年开始,我国高校开始批量迎来“90后”硕士新生,如今“90后”已成为研究生的主力军。“90 后”一代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转型背景下的独特产物,是大时代造就的综合体。[[4]张晓京等.“90 后”大学新生思想行为能力特点的调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9):116.] “90 后”具有明显群体特征:他们具有强烈的个人本位倾向,个性更加独立,在思考与选择上,表现出很高的自主性;同时他们具有高度的集体主义观念,更注重实际和实用。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思想更为早熟和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他们自信张扬,有想法,有热情,重创新,但经济独立意识差、心理抗挫能力弱。这些都是“90后”大学生区别于其他群体的显著特点。“90后”研究生不喜欢“传统的灌输式理论教育”,讨厌空喊口号和形式主义,更注重实际和实用,他们更乐于将理论结合实践,从实践中收获知识。因此,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抓住研究生的特点,积极让研究生参与实践锻炼达成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多维路径

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沟通、交往、实践等能力已经成为衡量研究生素质和获得就业机会的重要因素。当今社会,市场和企事业单位更青睐理论与应用兼长型的研究生。研究生只有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和适应日益发展的形势和社会,今后才能更好地走向社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形势下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应针对新时期研究生的特点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充分利用实践育人的方法,结合新形势下的有效媒介和平台,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开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有效路径。

1.深化研究生实践育人的新认识

首先,高校要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战略意识,充分认识到实践对提高研究生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把研究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计划,放到与教学活动同等重要的位置,使其全面融入到教学改革的全过程。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应仅局限于课堂,高校应整合校内外的教育力量和教学资源,积极组织研究生适当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生素质拓展计划、专题社会调查和实地参观考察等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提高研究生的参与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的实效性。其次,研究生要深刻认识到社会实践是培养自身创新意识和为人处事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推进自身全面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研究生要树立 “主动学”、“做中学”的新型学习观念,摆脱被动接受和应付思想,树立“为育己而实践”的主体意识,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第三,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升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国家的意识。在研究生培养和教学过程中,笔者曾引进发源于美国的“服务-学习”理念,带领研究生深入社区,服务社区,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和社会影响。因为“服务_学习”通过学校与社区合作的方式,将社区服务与课程相紧密结合,在极大满足社区需求的同时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由此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度。

2.加强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研究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推动我国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力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创新与实践密不可分,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高校要大力强化研究生创新创业训练,激发和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激发出研究生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学服务社会早已有之,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克尔指出:“大学作为行会或学院联合体的时代已经结束,成为不同社会群体的联合机构、应对社会的多样诉求是大学的重要功能。”[[ ]http://edu.sina.com.cn/l/2010-12-31/1034198122.shtml.]服务社会仍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之一,有的人说大学不同于企业,它服务社会的方式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其实不然,研究生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超越功利,服务和奉献社会,研究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聪明才智,走出校门,直接深入社会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并从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3.拓展社会实践育人新平台

社会实践平台是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拓展社会实践平台是发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功能的必然要求。首先,在日常教学中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充分利用教学实验室、校内外实践基地等资源,为研究生参加实践活动提供教育平台。导师作为研究生的第一培养人,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研究生除了上课,大部分时间都跟随导师做课题或项目,导师要善于利用课题和项目为研究生创造必要的社会实践平台,将科学研究有效地融入社会实践,并在社会实践中达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其次,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创建符合实际的研究生实践模式。例如,可以建立一种集教学、科研、学习于一体的创新团队组织——研究生工作室或创新实验室,通过研究生个人兴趣与团体目标的有机融合,提升创新凝聚力,达到创新实践活动的团体化育人效果。此外,学校要努力建立覆盖各专业、多元化的实践载体,积极联合企业和社会有关部门共同搭建校内外相结合的研究生实践新平台和新基地。

4.建设高水平社会实践教师指导队伍

一支高质量的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是研究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有力保障。因此,高校要鼓励并支持校内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加入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队伍中,坚持“走出去”原则,把参与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定期送到企业、科研院所等实践活动的前线进行深造锻炼,推进研究生社会实践指导工作中的不同层次教师相结合,发扬高水平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提高校内教师队伍的整体实践水平。同时还要采取“引进来”的策略,积极聘请一些校外特别是从事创业实践项目的实践型“精英”兼任研究生社会实践导师,承担社会实践课程的教学任务或定期开设相关讲座,打造一支结构优化、质量较高的“双向制”、“专兼结合”的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

5.提升研究生党团学组织自我教育功能

研究生党团学组织作为研究生的基层组织,熟知研究生群体的特点和思想需求,贴近研究生的生活,能和研究生打成一片,研究生党团学组织通过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研究生党支部是党在研究生中的基层组织,是发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用的具体组织形式。[[6] 刘倩.高校研究生党支部思想建设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研究生群体中党员比例较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引领带动作用及基层党支部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比较突出。根据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将研究生党支部建在学科上或班级上,依靠研究生党支部开展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如“学习十八大,永远跟党走”征文比赛、参观爱国主义基地、“学党史、知党情、树新风”党建知识竞赛等,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对研究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坚定研究生党员的政治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靠党员骨干增强研究生集体的凝聚力。

团学组织是党领导下的研究生群众组织,是学校联系研究生的桥梁和纽带。[[7] 孙友莲.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探索[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团学组织作为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机构,本着“一切为学生服务”的宗旨,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在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文化育人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高校应注重指导团学组织积极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团学实践活动,为研究生创造更多的交流和探讨的平台。如团学组织可以组织举办读书会、文体比赛、演讲比赛和各类专业性学术研讨等活动, 通过团学实践活动引导研究生进行自我教育。

总之,实践育人是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高校要结合新形势的特点,努力为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创造条件,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