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指向

作者:赵运平 来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2-16 阅读量:0

【摘要】从本质、特性、属性三层面探析大学文化本体,概括大学文化自有特性显示出的师生双主体化育功能;诠释“共生”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的互动,探讨时代变革中教育的内在失衡及解决途径——重建文化价值观;挖掘文化育人视域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从载体和理念层面,指出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植根于优秀的大学文化,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复合育人、协同育人、文化育人。

【关键词】大学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文化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C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 9749( 2016) 04 - 0092 - 04

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换,实质上是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的重构。国内有学者归纳梳理了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研究的学科论、主体论、主导论、人学论、价值论的样式成果,并总结出实践哲学、社会哲学、“元问题”哲学的逻辑走向。本文试从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交叉、嫁接的视角,讨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于大学文化建设的话语指向,并就文化育人理论场域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实践。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文化的主题

1.文化的本质功能是育人

文化就是“人的生活样式”,其本质是“人化”和“化人”,《易经·贲卦》所谓“观人文以化成天下”。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人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对于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体认人类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参赞化育”:对于主观能动的施为者,人通过实践必能达成化育之功,满足自我实现、超越的需求。可以说,人的主体性实践是文化的内在动力,“人”唯有在实践中才能显现出人的本质属性——社会性,才称得上“文”,唯有在实践中方能体现出“文”的生成特征,即内“化”和外“化”。

文化最能体现“以人为本”,从最本质的层面表达了“软实力”。文化在“形而上”层面,体现了一种感召力、凝聚力、吸引力、感染力,是基于主体性的分享展现的柔性力量。文化可以熏染习气、陶冶性情,确乎很“软”,但力量施予运作于无形,呈多维度、有纵深、可接续地扩散,潜移默化地改造人,反映了一个社会群体的生命力,是维系“和合”的精神纽带。文化视域中,人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在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教”和“受教”的是人群既已认同的共同规范,“化”和“被化”的是共同规范中不断适应的个人。在“形而下”层面,这种柔性力亦不可忽视。文化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对社会存在具有熏陶、引导、规范和推动作用。文化是社会结构存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生活领域不可分割的内在构成要素。

2.大学文化育人的特征

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洞悉这一群体的特征,他们不同于中小学生的灌输式教育,应予尊重。同时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大学校园葆有自身的文化特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植根于大学文化:

(1)“大人”文化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师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大人”。大学的管理人员、从教人员如果德行有亏,又何以立德树人。大学文化之真谛,在勤于正己且能化人,善于自修且兼济他人。

(2)“士人”文化  士人是古代中国对知识分子的统称,他们崇礼尚学、参与政经、传播雅文化,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追求目标,形成了“不争轻重尊卑贵贱,而争于道”的文化理念。大学知识分子云集,被誉为人才的储蓄池、社会的思想库和政府的智囊团。士的阶层虽无复存,但赤子之心未改,士人文化坚守在大学。

(3)“学人”文化  大学尊重知识、崇尚学术、崇敬学者,大学文化集中体现了人的精神追求。如蔡元培所言“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人”文化还体现教授治校、学术自治的人文气象,这种大学制度思想真正确立了大学以研究学问为求学宗旨。

(4)“新人”文化教育的前提是平等与尊重。高等教育强调人格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思维,追求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对于大学生群体衍生的次文化、亚文化等“非主流”都有更大的包容性。尊重生而为人的学习者,引导学习者成人才是“人道教育”。大学具有“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新”演绎文化的先进性与时代性,是大学文化的应然与必然。

大学的核心要义不在“大”而在“学”——学生、学者、学术。文化由人创造,每个寄居在大学校园的个人,都直接或间接参与大学文化的建设。治校以师为先,育人以生为本。本质而言,大学文化育人乃是师生双主体互动相长的教化过程。大学文化的“大”“士”“学”“新”四重特征,彰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方面侧重,即:师德师风建设、理性爱国教育、求真务实理念和改革创新格局。

3.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的共生属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大学生作为成人的主体性愈发凸显而青春期的懵懂尚未褪尽,经历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在大学时期尤为关键。思想政治教育为人的社会化而服务,文化育人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视角。

基于唯物辩证法因果范畴,分别从道路与方向、内容与形式、根据与条件、过程与效果、方法与步骤等五个方面诠释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立统一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与文化的“社会性”达成“共生关系“表现在:

(1)导向与取向的有机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明确和指引了文化发展的方向,文化制约和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结果,两者呈现出“顶层设计”与“基层认同”的一组关系:文化涵盖所有上层建筑,思想政治教育对应意识形态,如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中斯大林的提法是文化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而后者尤为重要,因为上层建筑要适应意识形态。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思想政治教育是文化的“魂”。

(2)显性与隐性的有机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了文化渗透特有的作用,形成一种“文化力”,是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宜减少痕迹,蕴藏于文化之中,更多挖掘切合主旋律的文化因子并长期高频出现,形成众人习惯的常态,继而制胜于无形,保持“放水养鱼”与“无心插柳”的心态,便会“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3)同质与异质的有机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因其主题鲜明,有利于整合分散、弥合断层、和合差异,显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促进和谐文化。文化的整体性表述不但不否定而且积极地接受个性差异,在给予和被给予的自组织活动中共同进化,追求一种理想状态的可能。总之,思想政治教育求的是最大公约数,文化求的是最小公倍数,两者求同存异的程度在人类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时会同一。

(4)濡化与涵化的有机统一文化传递——濡化,使受教育者适应本团体、社区的生活方式和知识观念,促进其社会化:文化输入——涵化,使受教育者接受不属于本团体、社区的生活方式、价值习俗,既拓宽其视野,也激发其创造力,进而为文化的变迁提供了动力。文化是一种“濡化”过程,讲求熏染、注重过程、易于弥散,思想政治教育是主流价值观的“涵化”影响,讲求潜移、注重效果、易走极端,两者不可偏废。

(5)内生与外生的有机统一人的价值形成,分为天赋赖以生存的人体机能,适应自然而完善自身机理故具有了思想、认识、语言以及使用工具的能力,在社会环境中人际往来的潜移默化间完成教育感化。所以,人在同自然的交集中学会自处之道,在与他人彼此间得以造就成才。取自内生、由他外生恰喻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互为里表的关系。

二、建构文化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

1.文化嬗变与思想政治教育之殇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巨大变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相较于政治领域的成功,教育改革仍持续探索。

中国的近代教育观肇始于“经世致用”思潮,到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维新派确立资本主义教育思想,“五四运动”崇尚民主与科学……确定了西化教育模式。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因之促进西方教育理念的播化。处于特定时代社会结构中的教育,随着社会转型而发生着深刻变革。卢梭在《爱弥儿》里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造力、有天性的自然人,继而是培养有道德的公民,可科技和道德的结合却很难。科学素质崇尚真知,允许怀疑中试错,鼓励时间与创新:人文素养推崇良知,呼唤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追求“诗意地栖居”。两者孰轻孰重又怎样调和?“被式语言”折射社会生态的无力、无奈、无语感,“实用主义”影响下“唯成功论”盛行,虐猫、毒杀事件见证了大学文化家园的精神荒芜……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殖民地时代的奴化、后工业时代的异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发生危机,体现中国传统教育文化之基本架构的“学统”不再延续:精神文化没能与社会生产共同发展,人们的道德操守底线一再被日益膨胀的物质欲望湮没。

科技文明对于中国的实力提升是物理性的,社会科学特别是政治理念的冲击则试图对传统文化进行彻底颠覆。涉及意识形态教育更要避免西方话语鼓吹所谓“普世价值”的文化“同化”。教育的“拿来主义”,面临着外国文化的中国化和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两大任务,在扬弃的基础上创新。确保“本土立场”又迎应“时代风度”,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永恒话题。

2.重建文化价值观带动思想政治教育

理想、文化、道德建设不仅涉及“兴国”之策,也是“立人”根本。“文化若是无所不包,就什么也说明不了,因此,我们是从纯主观的角度界定文化的含义,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取向以及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价值观作为文化影响力的最重要构成因素,强烈影响社会和人的行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体现的“文化力”未臻“化”境,集中体现在文化价值观模糊。一方面中国大学生对自己的东西日渐生疏,传统文化前所未有地“不属于”自己:另一方面市场模式下外国文化持续优越地植入,大学生在成长期就浸淫西方思想,文化归属感不强,存在一定的“去中国化”倾向。

文化体现了“软实力”,怎样变化总有脉息可循,而价值观是有生命的,随时间段而游走。文化价值观带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认同一接受一悦纳一内化一践行的转变过程。建构一种更具生命力的良性循环的现代文化生态环境,需要挖掘文化生命力中最符合时代精神和社会需求的部分,避免囿于固化、僵化,就必须因地、因时、因势变化,在发展中体现价值观的价值。

大学文化引领大学发展。大学文化必须对社会文化表现出批判性和超越性,否则便可能由于与世俗合流而丧失自己的存在意义,这种批判和超越表现出一定的文化紧张。大学在文化嬗变中自当坚守一方净土,培养青年使其守卫心灵的家园,不旁骛于流俗、矫然自拔污世,濡养健康的文化习得,涵养高尚的文化品味,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激活、传递文化蕴含的正能量,是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所在。

三、文化育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再创新

1.创新文化育人载体

(1)以依法治教统领高校内部管理近年来屡见报端的教育纠纷和法盲执政现象凸显依法执教的重要性。管窥“法治”,须坚持依良法而治、法律至上、执法有度的原则。法治的终极关怀是道德自律,对于大学生群体的管理宜“内紧外松”式的寓管于教。教育高于惩戒、方法得当,注意法治与德治的糅合,注重刚性制度与柔性管理的制衡。视管理为下策、尊教育为王道,行多维教育,在法律、他律之外,授以“自律”之渔,从“驭人之术”走向“成人之道”。

(2)以教书育人挈领课上课下活动  “没文化”包涵少智、无识、缺德三层意蕴,背书而教无谓育人,教易育难。大学较为特殊的泛在学习环境,创造了相对宽松自由的发展空间。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大学课堂必须纯净,避免“呲必中国”现象,也要注意不挟持“爱国主义”:亟待加强网媒宣传,利用“新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让大学生从自我封闭的网络社交虚拟世界走出来。

(3)以立德树人引领党团学班建设大学风气对无形而有感地浸润大学每一处、每个人。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以党风带校风、转教风、改学风,提升大学精神文化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事半功倍。党建工作重在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共青团和学生会组织推选切忌“关系”,发展切忌“交易”,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要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班级和寝室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要注意形成分管学生工作书记一辅导员一班主任一学生干部一学生党员一寝室长“一条线”力量。

2.创新文化育人思路

(1)通识、理论、实践三位一体复合育人文化育人襄括了知识传授、技能锻炼、素质提升、思想启蒙。其中与强调“专业化”的专业性、职业性与技术性课程大不相同,“通识教育”着眼于个人、责任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结点”[7]:理论教学则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要注重专业课教育教学中的思想导向:倡导以学科兼容性、主题发散性的“体验式”教学过程,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等相结合。

(2)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文化在于家庭养成、学校塑造、社会熏陶。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强化意识、寻找载体、减少痕迹。如果老师自己都不相信,遑论学生人脑人心。长此以往,品质好的就变成了二重人格,品质不好的就是两面派。人的成长都会印刻着其所在社会环境的映像,社会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有利于人的社会化。挖掘社会大背景、大环境中的典型事例借题发挥,宣讲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避免教育中容易出现灌输说教式的纰漏。

(3)民族、世界、时代三位一体文化育人通过民族的活动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使这个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思想政治教育首应守卫国民的民族气质,也应融人社会发展趋势,挖掘和凝练中国特色,树立民族自信,形成文化认同;然“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中华文化正因其强大的包容性才体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文化育人不仅尊重传统,也要放眼世界。

四、小结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心。大学自身的价值观是对人类文化的涵泳、拣择、整合,传承并充分诠释社会认同和人本诉求。大学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导向和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取向引导着大学文化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指向。实施“大文化”工程,倡导“大德育”理念,搭建“大思政”机制,诱发大学文化蕴藉着的丰沛育人能量……当“四有新人”遇到“四有好老师”,人文教化之勃兴,难者亦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