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刚:互联网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18-04-04 阅读量:0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影响并介入了20世纪以来全球社会经济的一系列重大变革,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学生是网络社会的主力军,大学校园是网络普及率极高的区域,网络已经成为学生成长发展、高校人才培养及育人工作的新环境,用互联网思维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其时代感和吸引力,是当前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紧迫课题。

一、互联网环境下青年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新呈现

纵观互联网从诞生到如今实现互联网与移动终端、互联网与大数据紧密结合的过程,大致可以将其发展分为Web1.0门户时代、Web2.0社交时代、Web3.0大互联时代三个阶段。互联网在发展过程中,其最初的"开放、互动、共享"的特点又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赋予了"即时性"和"智能性",从而更加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人的行为方式和思考模式。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过程和特点,也有自己成长的规律。了解青年、了解真实的青年,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前提。只有信任才会有交流,只有交流才会有沟通,只有沟通才会有影响,只有影响才会有传承。习近平总书记讲,"教育对象到了哪里,我们就应该到哪里",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的一代人因为互联网而具备的能力和内在水平、需求和想法、思考模式和行动逻辑。

作为当代社会技术文明的重要特征,互联网在相当程度上,以技术的手段反映了当代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互联网用户的群集特征,在青年群体中也得到直接反映。所谓群集模式,是指在这套网络中"任意一根发条的某个特定动作都会传递到整个系统,而系统的局部表现也更容易被系统的整体表现所掩盖。从群体中涌现出来的,不再是一系列起关键作用的个体行为,而是众多的同步动作。"比如有学者提出在网络"活系统"特质中,次级单位具有较高的主动性和影响力,次级单位之间彼此高度关联,点对点的影响通过网络会形成非线性因果关系。[1](P34-35)网络及网络社会的特质,为当代青年的成长提供了最直接的土壤和舞台。只有深入了解同时具有"网络原住民"属性的当代青年的需求和想法,才能贴近教育对象、引导教育对象。

1.当代青年学生更加注重体现主体性和独立性。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思想是互联网在发展中始终遵循用户思维,凸显用户至上、以人为本、体验为王,互联网企业不断追求专注、极致、口碑、快,让生活在互联网环境成长起来的学生也更加关注体验感、获得感、满足感。互联网提供的学习平台给了学生多样性的选择,网络互助式的问答平台和社区、"慕课"等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课堂外更多的辅助渠道,学生带着主动性在网络世界寻觅所需信息。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他们更加希望能够亲身参与到研发和设计环节,表达自我,体现自己的独立性、独特性。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也更加体现出"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做",更加注重做的过程中符合自己的感受、满足自身的个性与需求。因此,我们需要更加主动提供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平台,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有益身心的学习活动中获得成长,体现价值。

2.当代青年学生更加注重获得话语权和影响力。

互联网提供开放、共享、自由的交流平台让人人成为了是信息的发布者,人人都在一定范围内掌握了自己的话语权。互联网环境长大的一代青年学生具备了不同的品质,早年在家里习惯的"大人讲话,小孩别插嘴"逐渐演变成面对长辈父母的"有些事情无须抬杠,表面服从偷偷反抗"这样的心理过程。微博、微信、朋友圈、QQ空间、知乎等平台记录了学生成长过程中实时的心理和思想动态,他们习惯于在交流互动中即时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互联网如影随行,而他在互联网上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是有回声的。进入学校后,学生有更大的积极性参与学校的管理,表达自己的观点,尤其涉及到自身利益的领域,一旦遇到有不被尊重的遭遇,就会成为学生的集体"槽点"。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过程中,教育者需要放下身段,转变方式和行事风格,增强亲和力感染力,需要意识到学生在互联网思维下对于话语权的要求,给予学生平等的对话机会,满足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期待,增强青年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生动力。

3.当代青年学生知识信息获取的广度和深度上的矛盾统一。

互联网信息量大、交流速度快,成为青年学生寻求知识的主要手段,"内事不决问百度",遇到问题、难题上百度等搜索引擎获取帮助成为了学生的行为习惯,而海量的信息资源总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即时交互"的出现,学习更有效率,一部智能手机即可完成线上学习的过程,学生可通过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各种数据库、案例和研究资源,能够提供学生对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有深度的创造性研究。在互联网时代,学生的知识掌握宽度和深度不再仅仅依赖课堂和老师,学习方式更加丰富,宅在家中也能学遍天下,学海无涯不再是苦作舟,智能互联网与社会生活之间的互动作用会更加强烈,让学生知识面更加宽广。同时,在跟学生交流中,有的青年学生往往容易反映出"华而不实、全而不精"的特点,知识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上的矛盾统一十分明显。由于获取信息的手段与方式方法发展迅猛,导致很多时候不需要记忆,知识变成了一种随手可得的存在,进而缺乏潜心专研,没人会去做"低效率"的人。这是人脑和信息化的博弈,并且人是社交动物,互相影响,在青年群体中的广泛传播,很多人很难避过这样的"接收陷阱"。

4.当代青年学生表现出更为明显的易变性和随意性。

互联网时代对于学生最大的影响是得到的信息大量的涌入,特别是当一个高中生从相对封闭的地方到了大学一个拥有更多私人时间空间的时候,通常会被海量信息所冲击。但是同时又有太多是无用信息或者说是对于个人成长没有价值的一些娱乐新闻之类的消息弥散在生活中。在"三观"尚未固化前,他们对待事情的看法更加随意化、更加易变,在这个时候他们极易改变自己的想法。他们常常倾向于信任专家系统和话语言论,但受制于自身学识和生活经历,往往对部分专家的资质和专业水准缺乏更准确的判断。互联网给予学生快餐式的信息即可获取方式,很容易点燃兴趣,但也很难进一步获得更系统、更深入的认识,比如看了"奇葩说"以为懂了辩论,却不知道辩论活动的历史由来、当下规则和实质核心。看上去什么都懂,其实只是一知半解。优势表现出对事物三分钟的兴趣热度,却很难沉下心来,执着地区追求和发掘。在网络多声道话语体系的包围中,难免迷茫、浮躁和动摇。

二、互联网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育人方式的新特征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师生学习生活的"第一环境",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最大变量"。在互联网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育人方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把握这些新特征,是适应互联网时代、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1.互联网的创新发展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思维视域和研究方法。

首先,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应用不断丰富和拓宽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思维视域。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同受教育者、教育者同教育内容之间存在一个不断理解、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在早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由于教育主体主观认识以及客观工具等因素的限制,教育者对教育对象、教育内容的认识和把握容易存在片面性。在互联网时代,丰富的信息资源、便利的交流方式使教育主体的思维视域逐渐开阔,对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的理解更为深入和全面,这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实践能力不断提升。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研究方法更为多元便利。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一方面它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另一方面它也具有丰富的理论蕴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向客观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创新基础理论,从而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现实需要。在理论研究中,互联网的创新发展为丰富和创新研究方法论带来了巨大便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借助大数据思维,更加快捷有效的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客观实际,创建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型,这些使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视域研究效率、研究能力都有所提升。最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工作体验更加丰富饱满。在互联网环境中,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的交流不断增进,通过有效的线上互动,教育者容易得到更多的交互信息和教育反馈,一方面这会增强思想跟政治教育主体的获得感、满足感,另一方面也会不断增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问题意识与现实导向,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工作体验不断丰富。

2.互联网的创新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如何直接关乎教育实践的最终效果,多样灵活、绵绵用力、持续推进的教育方式更能受到现代青年的欢迎。互联网的创新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必要保障。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更加多样。互联网的创新发展,为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它不仅更新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教育方式的认知,同时也在不断丰富和深化新的教育方式,"慕课""翻转课堂""智慧课堂"以及各种互联网交流平台,以其独特的方式和魅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更加隐喻。网络是当代文化的一种重要类型,网络行为已经逐渐成为人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用教育对象自己的生活方式、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现象对其进行教育,更加凸显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喻性,使教育对象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三、互联网思维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2](P131)。他推动了哲学思维从本质主义到生成性的革命性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理应以开放的态度、动态的视角,顺应其环境条件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3]互联网时代环境下,要立足互联网影响下的学生特点,用互联网思维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1.遵循用户思维,满足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期待。

互联网天生的开放平等、互动共享特征,在教育上,它会打破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疆界,淡化教育者的权威。互联网消解了信息传播者之间的地位差异,即传统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地位在弱化,在其中的任何人都是地位平等的信息传播者,都是自己的"把关人"。马克思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指出,取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P189)我们想达到的理想社会形态,就是要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发展性包容性很强的学科,从政治性而言需要从宏观上认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要求,从思想性、教育性而言也需要根据教育对象现实的个人考量,二者统一于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首要任务是要把人聚集起来,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相互尊重、平等交流,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不论是在互联网的哪一个阶段,互联网思维下成长的一代都更注重沟通与交流,都更注重话语权与参与感,教育者必须重视教育对象的特点的改变,从而转变工作的思维和方式,淡化传统的权威,倡导自由沟通,平等对待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机制方面,要转化主客体的力量配比,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并乐于投入其中。我们需要创新机制、搭建平台、深化内容,围绕学生、关注学生、服务学生,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期待,培育学生的认同感与获得感,激发学生成长发展的内生动力。

2.遵循平台思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包容性互动性。

互联网思维提倡打造多方参与、多方共赢的生态圈,鼓励开放、共享、共赢。在网络平台日益多样化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网络平台,一方面应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宣传规划,对主体的建设和发展起到全面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又需要根据各自平台用户的言行特征进行有效的调适,使素材与内容的组织符合各平台的定位,最终实现平台多姿多彩、用户各取所需。从教育阵地来说,要衔接好理论课程与专业课程育人作用的关系,思政课唱主角,在构建为学生一生健康成长奠定科学思想基础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还要广泛发挥众多专业课程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育人功能,形成主阵地主渠道的强大育人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主体不仅要树立协同意,聚焦重点问题,同时还要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软环境",即制订科学有效的制度机制。[5]在教育力量上,既要发挥"教师思政"的作用,还要积极调动"学生思政"的主体能动性,要用学生的身边人、身边事成为自我教育的生动教材,用学生的话语体系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穿透力亲和力。在教育路径上,推进教师主体向学生客体的单向传输向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的交互转变。在教育内容上,要增强政治性、科学性、历史性和文化性的融合,增强感染力和持久力。能够触抵心灵、引发共鸣共情的思想交流往往才会入耳、入脑、入心,实现旷日持久的影响作用。在阵地建设上,要着力破解网络、传统媒体统筹协调的问题,加强网上网下的工作统筹。

3.遵循跨界思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合力。

互联网跨界思维主张借用互联网的模式,关注的是从用户的需求视角,打破产业边界和产品形式的桎梏,大胆创新、敢于跨界,让用户得到更多样化的选择和多元化的体验,尽可能实现一站式服务,不断提升主体的黏度。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要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管理、服务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

4.遵循迭代思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和创造力。

互联网思维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拥抱技术,顺应技术发展,做到不被抛弃、不被放弃。互联网科技日新月异,而高校学生往往是最新科技、技术的最新接收者,而教育者往往是被动地、落后地使用某项互联网技术,表现出来的情境就是似乎"永远慢一拍"。当教育者熟悉使用博客的时候,学生玩微博了,当教育者占领微博阵地的时候,学生开始玩微信了,当教师开始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学生工作的时候,学生去玩直播了。即使我们在使用互联网工具处理思想政治工作问题,这也不是拥抱技术、顺应技术的发展。因为互联网不是一种工具,而是一种思维,因此我们不能选择用还是不用,多用还是少用,或者什么时间用,而是人人都需要面对这种工作方式的改变。互联网时代,对于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者也需要审时度势,只有将兼具即时性和智能型的互联网的平等、开放、互动、共享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载体、方式方法开展工作,才能做到不被抛弃、不被放弃。比如在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中,需要深入研究把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研究把握青年学生的网络思想行为特点,研究把握网络舆情的传播发展趋势和演变规律,改进创新网上宣传方法和策略,科学运用战略战术,提升议题设置能力,深入开展网络舆论引导,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6](P128)

5.遵循大数据思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和智能化。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大数据从样本数据变成全部数据,在混杂数据中把握精准性,在寻求精准性过程中关注数据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关注相关关系和系统思维,避免简单因果关系的判断和简单线性思维。大数据思维最关键的转变在于从自然思维转向智能思维,使得大数据像具有生命力一样,获得类似于"人脑"的智能,甚至智慧。新时代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需要秉持互联网价值观、坚持互联网思维,借助互联网的技术支持,健全完善模型,了解教育对象的信息于无形,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进行引导教育工作,再把经验转化成大数据留存、优化,进一步运用于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在互联网共享、多元的文化里面,学生更容易找到自己的生态圈,找到与自己兴趣爱好趋同的伙伴,更重视过程的愉悦,成功并不是唯一的考核标准。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尊重他们的闪光点,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把握引导方向。"迅速崛起的网络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新形态,无论人们怎样称谓这个社社会形态,诸如网络社会、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高风险社会和不确定社会等,都明确地认识到这个社会是一个以海量信息供应引起了快速流动的社会"。[7]生长并生活在这样海量信息供应下的青年学生必然会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选择的多样性、可能性。这就是智能互联网时代必须面对的课题。基于智能互联网,激励学生寻找自已所热爱的事业、兴趣与爱好,即使这个喜好跟学习成绩没有直接关系,也可以让学生在爱好和寻找中得到思想的启迪、文化的熏陶和价值观的塑造。另外,如同所有兴趣爱好生态圈一样,我们需要保持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圈,展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从而在尊重多元文化的过程中,有重点有聚焦,为教育对象提供最好的服务。

冯刚,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

参考文献:

[1][美]凯利(Kelly,K.),张行舟等译.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5]冯刚.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理论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5).

[6]冯刚.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M].人民出版社,2017.

[7]刘少杰.海量信息供应下的预期判断和选择行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