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新教材适应了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发展的需要,教学中应以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与理论逻辑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为大学生解惑释疑。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主线;主题;重点
【作者简介】陈志宏,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京),2018.9.103~10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项目“‘启拓’教学法及其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改革探索研究”(项目批准号:2017JSJG148)和江南大学2017年度教师卓越工程项目“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思政课结构性考核改革研究”(项目批准号:JG2017148)的阶段性成果。
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和政治任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8年版)(以下简称《概论》)更是直接承担了这一任务。用好新教材,讲好新思想,需要厘清《概论》新教材的主线、主题和重点。
一、《概论》新教材的教学主线
与以往的《概论》教材相比较,新版教材最鲜明的特点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整个教材体系的重点,并按照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实现了由“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的转化,[1](P10)完成了“进教材”的任务。接下来要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和“信仰体系”的转化,既要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整体性,又要重点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头脑”,必须抓住“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条主线,需要从历史和理论两个逻辑维度讲解和阐释。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度总结了以往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在实现“站起来”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在实现“富起来”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而当下摆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则是如何实现“强起来”的历史使命。正是在此历史视角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布局、具体任务和根本目标等内容,集中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一思想不仅将在很长时间内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让中国继续在世界舞台的中央大显身手,而且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也必然会影响世界格局的变化,乃至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理论逻辑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点、方法,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同时在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论创新并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其内在逻辑构成可以概括为“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前者构成了理论层面的基本精神和内涵,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顶层设计”的总体内容;后者则构成了实际上是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基本方略。简而言之,这两者从上至下、从总体布局到具体落实,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
二、《概论》新教材的教学主题
贯穿《概论》新教材始终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必须回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形成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能回避,否则就难以达到让学生信服“入脑”。但是在教学中所面临的困境是教学时间不足与教学内容过多的矛盾。这样,就必须提炼出可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的教学主题。本文认为,有三大主题:一是新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二是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三是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讲清楚这一主题的关键是讲透新民主主义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2]要在教学中呈现中国人民是怎样“站起来”的,以及站起来挺直脊梁的依靠只能是“社会主义”。
第一,立足于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近代以来中国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就意味着中国人民要“站起来”,其革命的对象不仅是封建主义,还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决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性质上就不能简单地是一种一般的或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但是由于这场革命又有资产阶级参加,其经济政策是变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所以在性质上其又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不属于社会主义革命范畴。
第二,把握当时中国所处的世界革命环境。在当时,由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即开启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人类历史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新纪元。马克思列宁主义也开始在中国传播,为中国人民“站起来”提供了新方向和新方法。这意味着从五四运动开始的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已不再是旧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在革命阵线上属于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虽然如此,但它在性质上仍然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因为,它在根本目的和现实实践中,并不是、也没有消灭资产阶级与小生产的私有制。
第三,认识当时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由于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以及官僚主义三重压迫和剥削下,民族资产阶级在当时的发展并不充分,具有一定的妥协性。因此,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任务不能由民族资产阶级完成,而主要依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完成的。这也意味着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意义或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与此同时,由于当时中国农民阶级在整个社会中占据绝大多数,因此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是建立在工农联盟基础之上,其实质在一定意义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
把以上三点讲清楚,就能深刻地理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而且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2.中国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个主题是讲清楚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及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一,在毛泽东看来“只有完成了由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到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过渡,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向前发展”,[3](P316)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在实现了革命的目标取得国家政权以后,理所应当沿着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继续前行,把消灭私有制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与人类历史上任何社会形态都不同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当然选择。
第二,当时的国际环境使然。一是中国共产党人敞开胸怀笑迎四方客、广交天下友,“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实行友好合作,恢复和发展国际间的通商事业,以利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4(P1466)然而我们遭遇的是以美国为首建立起来的高墙壁垒,是以马歇尔计划为核心的遏制战略,极力阻挠其他西方阵营国家在外交上承认我国,并在经济上对我国实行封锁禁运。残酷的现实警醒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放弃幻想,准备斗争”,[4](P1483)“另起炉灶”“一边倒”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二是当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而且取得了巨大成功,特别是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在大危机的泥潭中挣扎,苏联的各项经济建设却蒸蒸日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势所必然。
3.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讲清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以及社会主义改造与改革的关系。前者解决同学们如何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初期的失误,后者解决同学们把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对立起来的错误认识。
首先,如何对待在社会主义建立之初的探索时期产生的失误。一是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上进行讲解,对任何新生事物的认识都有一个不断深化和全面的过程,实践出真知。对社会主义这个“新生儿”同样如此,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在摸索中前行,难免会摔跤。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过渡到发达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阶段,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时期。二是长期受压迫被奴役的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满腔热情如泉涌得到释放,对未来的期待难免期待过高、急躁冒进,加之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巨大成功、与美苏这两个超级大国军事较量上的胜利,“左”的错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有其必然性。三是尽管失误连连,但那个年代诸如“两弹一星”、胰岛素、半个世纪后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青蒿素”等科研成果,消灭血吸虫病、疟疾、扫除文盲、乡村赤脚医生等各方面的成就也是硕果累累,值得自豪和骄傲。
其次,讲清楚社会主义改造与改革的关系。一是既要看到二者之间“重大区别”,又要看到它们的“相互联系”。[5](P22)社会主义改造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前提,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改造,无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也就无谓社会主义改革。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失误及其遗留下的问题,也需要通过改革来进一步加以纠正和解决。如果说改造是“革命”的延续,那么改革则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6]两者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和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无论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阶段,还是改革开放之后的继续探索阶段,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段的基本事实没有改变,还没有到达“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7](P436)的阶段,因此“改造”和“改革”,其根本任务都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人民“富起来”。三是认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关系。基于唯物史观,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始终,而社会主要矛盾则是社会基本矛盾在不同社会形态的不同发展阶段所体现出来的具体形式。“改造”的根本目的在于使旧的社会生产方式转变为全新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的根本改变或质变;而“改革”只是调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以适应其生产力或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主义自身的局部调整和完善。四是辩证地把握社会主义改造与改革的关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8](P112)
三、《概论》新教材的教学重点
《概论》(2018)的教学重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材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对这一思想的内涵、意义等做充分的介绍,照本宣科当然可以把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告知同学们,但难以让同学们“学懂、弄通、做实”,更难以入脑入心。本文认为,应在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逻辑基础上,说明其是如何承继前人的理论成果谋篇布局,引领中国人民实现“强起来”的梦想,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笃信和维护的指导思想。为此,应着力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阐释。
1.深刻理解对“两个问题”的回答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持续顺利推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党对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不同问题的正确把握和解答。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基本问题给出了时代的回答和解决的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则是针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状况提出来了两个重要问题,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的回答。其中,“八个明确”系统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而“十四个坚持”则详细回答了“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围绕这两个问题的提出及解答的根本是如何实现使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所以,“八个明确”和“十四条坚持”实际上就是使中国逐渐向“强起来”飞跃的整体布局。
2.把握新时代的本质特征和主要矛盾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9](P2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的条件下应运而生的。“新时代”是我国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是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时代,也是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在新时代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解决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动力。因此,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个主要矛盾自然就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逻辑起点。这种“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相应需要解决的制约因素是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因此,从主要矛盾的性质上开看,其体现的不仅是“富起来”,更重要的是“强起来”的要求。
3.定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之上,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定是围绕着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而展开的。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实际也是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的根本目标而服务的。例如,在十四条基本方略中,“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就充分体现了实现富强这一目标。又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就充分体现了实现民主这一目标。可以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根本目标的实现就是真正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的标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根本指导思想。
通过把握以上三点,我们就可以更加清楚、更加深刻地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逻辑,明确其根本用意在于如何使中华民族实现“强起来”。准确定位新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历史判断。立足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是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的根本动力。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前提保障。发挥新发展理念的作用,是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的有效途径。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面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的最终目标。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行动指南,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活力,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1]秦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8年版)》修订说明[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5).
[2]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2).
[3]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6]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N].人民日报,2018-04-11(3).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