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决定视野,格局决定结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全国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总动员令。“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要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对思政课教师的要求就是:“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六个要”中第四条是视野要广,笔者认为,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让思政课更有深度和温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基于“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站位,善于从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的宽广角度透视问题、把握逻辑、探索规律,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原理讲深刻和透彻,把道理讲清楚和明白,才能让教育内容飞入学生的心田。授课当以“内容为王”, 因此,大学生思政课的创新,必须具备三大视野:即知识视野、历史视野、国际视野,是三大视野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一、知识视野指涉学习观
如果说父母是孩子生命的根,那么教师就是学生知识启蒙的根。这里的知识启蒙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诸多方面的知识。大学生在经过十多年的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知识启蒙后,更需要学院化、系统化、专业化、更高层次的知识启蒙。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实践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在适当的年龄受适当的教育,才是个本真意义上的人,才是一个不断趋向大写的人。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人之为人”的布道行为,教育的使命要实现“人之为人”价值(周国平语),当代年轻人如果或缺了“象牙塔”的教育,恐怕是终身的遗憾,因为今天的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式教育变为大众式教育。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了,但对大学生的精英意识教育的理念不能丢,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精英统治”的社会格局并没有变,社会各领域都需要优秀而具备实力的“精英”分子,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接力者,所以大学生思政课“立德树人”的目标任重而道远,需要思政课教师有坚实的业务功底作为后盾。只有扎实的学识,宽博而深邃的知识视野,内容丰盈的演讲,附以现代化的媒体手段,才会吸引和引领大学生在知识的殿堂里自由的遨游,学子们才能够如沐春风,才会接受和吸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方面的“灌输”。结合自己多年思政课教学的经验,笔者主张教学“四化”的方针:即教学内容丰富化,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趣味化。
知识就是力量。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可见知识、文化之重要。和平年代,没有知识,没有文化更是寸步难行。从个体发生学的角度看,一个人如果缺少知识,短于文化,心智的开发必然受到限制。大学生能够在象牙塔里学习,要珍惜这个机会。要注意克服“有知识,没文化”的毛病。高校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要有针对性。毛泽东曾说:“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大学大在哪里?大在学问精深,大在理论恢弘,大在思想厚重。对思政课教师而言,学问是本位,理论是支撑,思想是灵魂。要想让思政课“骨肉丰满、颜色好看”,最根本的只有一条:对自己,“学而不厌”,对学生,“诲人不倦”。教书育人,也是学书育己,要想把阳光传播到学生心里,就得自己心里有,立德树人,也是立德树己。
知识需要习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毛泽东主席的这句话,不是单纯说是要搞好学习,提升成绩,而是要求改造我们的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要向自己发问:你是谁?这是什么地方?你来这里干什么?信息社会里,知识爆炸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前所未有,在知识经济时代,人要学习一辈子才能够赶上时代的步伐。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金钱,知识就是资本。如果不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知识素养,不自觉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不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那就难以增强本领,也就没有办法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这里的“三个赢得”,不仅道出了学习的目的性、方向性,也道出了学习的自觉性和必要性,同时也道出了学习的长期性、开放性和战略性。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创造未来。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够学会生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现代文盲定义的标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即地图、曲线图等)的人,不能使用计算机(互联网)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所以要把终身学习和终身受教育的理念贯彻到每一个现代人的心灵深处。用习近平的话来说,只有学习,才能引领未来。
二、历史视野涵盖历史观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太史公司马迁这样评价自己的《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志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故此唐太宗李世民留下了这样的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人不可能回到过去,重回汉唐,没有这个时间隧道,但读史可以明志。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纵深的历史视野,善于拨开历史的尘埃,从历史智慧中汲取自己成长发展的养分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历史都是当代人演绎诠释的历史,但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马克思说:“倒洗澡水时,别把孩子连同脏水一块倒掉了”。所以要树立科学的历史观。这个科学的历史观什么?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唯物观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套理论。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即社会的系统与架构,与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决定社会意识(即伴随体系架构产生的意识,诉求,思想等等),社会意识又可以塑造与改变社会存在;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了新时代。在思政课堂讲授与解读,不仅要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必须具备相应的历史视野,要从“三个以来”即建党以来、建国以来、改革开放以来阐述,既要从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角度解释,还要从科学社会主义170年、世界社会主义500年、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史角度来阐释,这样才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新时代的三个“意味着”的伟大意义。学生们才能够深刻理解今天中国走进新时代的艰难与伟大,才能够自觉地信服中国发展道路和社会主义制度,才能认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活力。因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这里的“三个无比”是中国自信的精神底蕴,思政课教师应当自觉引导大学生去认识到这一点,去用历史和现实的发展比对中深刻认识和体会这一点。这也是思政课教学“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根本要求。
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思政课是思想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是指:通过各种方式重新解读历史,通过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一种社会思潮。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甚嚣尘上。历史虚无主义是西方在我国推销其普世价值的排头兵,是植入我国社会主义健康肌体中的“艾滋病毒”;历史虚无主义虚无的对象是我国建国后三、四代年轻人,其本质是意识形态领域侵略,是帝国主义对我国发动一场颜色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更要警惕和防止有人要改变它的颜色。思政课要立德树人,就要紧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牢记“四个服务”理念: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现在是个“娱乐至死”的年代,靠“轻歌曼舞”是难以舞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来的。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在当下,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共产党这个坚强的领导核心的带领下,国人万众一心,齐力划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艘时代的巨轮才能披荆斩浪稳步驶入新时代海洋的深处。
三、国际视野打造全球观
今天的世界正处于一个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的时期。任何民族国家关起门来搞建设都是不能够成功的。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要求思政课尤其是大学生思政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仅需要知识视野、历史视野,还需要具备国际视野。因为每个人都不是孤岛,民族国家的发展也是如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闭门造车,只会固步自封;短于与外界交流,恐怕会失缺共赢合作发展的机遇。
“人类命运共同体”怎么解读?思政课教师必须给予解答。习近平提出了科学的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共享发展正逐步成为全球诸多民族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共识,也是个人发展重要机遇。中国为此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2015年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上《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报告中,系统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我们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我们要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我们要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我们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我们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为此而进行的“一带一路”建设,这是中国立足国际视野,在国际舞台上中国话语的鲜明表达,中国何以如此自信?因为中国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趋势,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成就与经验,同时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大学生要做一个世界通用的中国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春之中国,呼唤青春之少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新时代大学生要具备中国情结、历史视野和世界眼光。二千多年前苏格拉底就号召做世界公民。苏格拉底说他既不是一个雅典人也不是一个希腊人,只不过是一个世界公民。被剥夺国籍的“世界公民”马克思认为,当人类历史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国家自然就会消亡,剩下的当然就是世界公民了。无论是苏格拉底还是马克思为之奋斗的“世界公民”,都必须突破原有“本土”即国家的藩篱而应具备世界眼光或全球格局。大学生要做一个合格的地球村村民,必须吸收和积累一切有益于自己成长和发展的人类文明知识和相关技能。即使将来走出国门,也能心系祖国,中国心永不变。这也是思政课培育社会主义一流的人才,培养具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应有的目标之一。
作者:侯志水,系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教研室副教授。
*本文属于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H18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