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智慧党建” 创新育人途径

来源:东北大学党委 发布时间:2019-05-20 阅读量:0

2016年7月至今,东北大学着力开展“智慧党建”工作,创新育人新思路新途径,以开发网络新媒体资源为主,融合各类现场教育活动等线下资源,促进党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拓宽党员教育学习层次种类,加强党组织和党员互动交流,致力打造党建文化衍生品,在服务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成绩,提升了辐射影响和引领示范效果。

一、主要做法

1.及时发布资源,便利管理服务。学校通过党委组织部网站和基层党建微信公众平台“We党微家”等网络平台,提供党费计算器和建设银行网上交党费便捷通道等实用工具;及时整合基层党建、选聘选调等官方通知合集,便于广大党员随时查询;创作发布《如何开好“三会一课”》《如何写好基层党支部活动立项策划》《如何用好党支部工作记录》等工作指导性的网络贴子,分门类地及时指导党支部和党员开展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党建工作管理服务的时效性、针对性和便利性。

 2.开设微信课堂,创新学习形式。针对部分师生党员经常出差、实习和做实验时,无法及时参与党组织集中学习的情况,学校在“We党微家”微信公众平台开设了“微讲堂”专题栏目,邀请校内相关领域专家和教师录制视频与音频课程,围绕学校近期基层党建重点工作开展辅导讲座,2016年7月以来,先后开设了《今天我们“读”党章》《今天我们“听”条例》《“两学一做”专题辅导课》《党的十九大精神解读》等共计120余学时的专题微课。同时还整理发布了理论学习、党务常识、党史等8大主题共计20余万字的系列原创图文资料贴,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党员线上学习的创新实效。

3.加强交流互动,营造“微家”氛围。充分发挥互联网和新媒体互动性强、分散传播等优势,加强“智慧党建”交流性和亲和力。及时发布基层党建新闻报道,分享支部立项、特色支部、党建创新奖、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事迹等学校基层党建品牌项目孵化的典型案例。在网上举办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答题、党史校史有奖问答、革命诗词“飞花令”接龙、重大节日节点送祝福等互动项目,寓教于乐的同时,增强了党支部与党员间的横向交流。在此基础上,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党员迎新服务站、新生入党启蒙路演等活动,进一步营造师生党员网络新媒体“微家”归属感和阵地意识,加强用新媒体使基层党建工作“活”起来的引导示范效果。

4.重视文化衍生,开启“智慧”生活。在利用网络新媒体和数字化工具做好党支部和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将党建文化建设纳入到“智慧党建”体系中。2016-2017年度,以“每颗红心,都有一个中国梦”为主题,设计“党员冬日暖心大礼包”,创作发行了便利贴、笔筒等日常学习用品;2017-2018年度,以“不忘初心如虹,微家伴您始终”为题,创作发行了手提袋、卡包等生活便利用品;还以“最美的我们”等为主题,在全校师生党员中征集风采展示图片,制作了系列明信片等文化产品,拍摄了专题MV两部,通过创作发行党建文化衍生品,使智慧党建和广大党员学习生活有机融合,引导树立党建文化自信和欣赏力,创新育人形式,开拓育人新阵地。

 5.加强团队建设,培养专门人才。成立东北大学“We党微家”新媒体工作室,作为学校乃至省内高校第一批以基层党建工作为主要业务的学生社团组织,在学校相关网站、微信、APP总站等相关资源管理运营、组织线上下线学习交流互动、设计推广党建文化衍生品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工作室坚持“纪实、进步、温暖”的创作方针,以“愿持红色岁月在心,常驻青春飞扬如霞”为宣传口号,致力于服务学校各基层党组织和师生党员,创立了专业技术和管理服务“双线晋升”的学生人才队伍培养模式,为“智慧党建”奠定了坚实队伍支撑。

二、实际成效

 1.提高了“智慧党建”覆盖率。采用网络新媒体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推动智慧党建覆盖到各党支部和师生党员。两年来,学校实现了6500余名党员党费收缴等日常党务的网络实时动态管理;网站点击量增加12万次,增幅超过35%;专题微信平台关注用户5200余人,覆盖学校在职师生党员的80%以上,图文年度总阅读量24万余次,受到广大党员广泛认同和关注;微课堂深入结合到“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等党建重点工作中;同时发布学校各级各类党建新闻报道、经验事迹分享、专题学习等材料100余篇、120余万字,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党建宣传教育效果。

2.拓宽了党建育人新路径。学校“智慧党建”紧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要求,致力于利用新媒体技术让工作活起来,在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服务的基础上,重视利用碎片化时间和多媒体技术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学习活动,承担了党员干部教育学习总学时数的约20%,成为培训体系的有益补充;重视将传统的线性传播转化为交互式体验,举办11场主题互动交流,吸引超过8000人次校内师生党员参与;重视在实践中培养创新工作人才,加强党务工作干部、教师和学生干部队伍的锻炼,促进“人”的成长,两年来为校内外各级组织培养输送了选聘选调生、编辑记者、网络管理、程序设计、美术等各类人才100余人。这些育人新途径使教育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活泼,层次更加立体,参与更加便利,形成了面向新时代新形势新挑战新技术的实践平台,逐渐拓宽了党建育人路径。

 3.丰富了文化建设新模式。文化是人的理想生活和行为方式,对塑造集体人格有重要促进作用。学校在党建文化建设中,开展规范化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服务,提升基层支部和广大党员的凝聚力战斗力;重视碎片化学习和互动,更好地培育了贴近基层、贴近生活的文化氛围;通过开展实践教育、现场体验式教育等形式的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党建工作重要任务落地落实,入脑入心;设计推广总计2批次、7个种类、超过10000件党建文化衍生产品,促进了党建文化向工作学习生活延伸,丰富了文化建设内容。

 三、经验体会

开展“智慧党建”,探索党建育人新途径,就要做好“1234”体系建设,即:围绕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中心”;用好网络新媒体线上工作和现场体验实践等线下工作的“两个抓手”;坚持与基层党建规范化科学化要求紧密结合,与党支部工作实际与党员教育管理发展需要相结合,与学校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及重点难点问题相结合等“三个结合”;丰富好实用工具、学习教育、交流互动和文化创意“四种资源”。在工作中,要坚持以技术标准为基础,以科学管理服务为依托,以丰富党员学习教育形式内容和层次为重要着力点,以广大党员和骨干的成长发展为最终落脚点,使学有所获,用有所获,凝聚士气,促进工作。

四、社会影响

学校“智慧党建”建设开展以来,获得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广泛好评,不断提升自身辐射效应和社会影响力。“智慧党建”作为党组织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助力学校获评2017年度辽宁省组织宣传工作先进单位。作为“智慧党建”的重要载体,“We党微家”微信公众平台的先进经验成果被中组部《党建研究》杂志专门介绍报道,并入选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站首批推荐的全国高校百家新媒体。工作室丰富发展了微党课制作项目,为辽宁省高校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东北大学)举办的两期培训班录制了部分党课和专题视频,并为培训工作提供了技术和人员支持;推荐选送优秀管理和技术人才,在组织省内高校基层党建教育宣传等工作中做出了贡献。

(注:该项目荣获“辽宁省高校党建工作成果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