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在人才培养中“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的要求,结合“宇宙简史”课程建设,介绍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体会,指出在课程建设中应抓住立意、创意、汇意和达意等几个关键环节,潜心探索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观引导的最佳方式。
[关键词]知识传授;价值观引导;课程思政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特别强调“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尽管分工不同,但目标一致,都有“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共同责任。课程思政在塑造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结合“宇宙简史”课程的建设,对如何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观引导进行分析与论述。
立意——将立德树人理念作为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
“宇宙简史”是一门面向文科大学生的天文课程,普及天文知识是课程的基本出发点。在课程建设之初,明确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作为课程的重要目标,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新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多年以后可能会过时,可能会遗忘,但教给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是学生一生的财富,会让他们终生难忘。”这个道理古今中外的先贤大哲也都有所论述,例如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第一句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最终使人达到至善的境界。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马克斯·冯·劳厄有一句名言:“如果人们忘掉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1936年,爱因斯坦在“美国高等教育30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了题为《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的讲话,指出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这些人把为社会服务看作自己最高的人生问题,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使青年人在离开它时具有和谐的人格,而不是使他成为一个专家。因此,人才培养中的德、识和能的培养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
一名优秀的教师会悉心指导学生如何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领略科学的魅力,同时也要注意,在创造、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科学家的理想信念、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才是学生应该掌握的、更为珍贵的财富。人工智能的发展很可能会对教育的形态和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取代教师在知识传授中的位置,但教师在德育中的作用是永远无法取代的。因此,要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先“立德”,方能“树人”,也就是“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这对教师这一崇高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作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既要品行过硬、学问精深,更要有意识地将育人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并且掌握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方法和技巧,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创意——以问题为导向设计教学大纲,选取、整合课程内容
在知识传授中深度融合价值观引导,不仅是对课程内涵的提升,也是施行课程改革的重要契机。它促使我们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传统的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将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处理。例如,在多数的天文课程中,一般按照天体距离上由近到远、结构上由小到大的顺序来安排教学内容,将其分为太阳系、恒星、银河系、河外星系和宇宙学等几部分进行分别讲授。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十分明显:在课程伊始,对天体按照大小进行分类,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符合人们的传统的认知习惯;随后,根据观测近邻天体获得的知识来研究遥远天体的性质,符合循序渐进、由易入难的学习进程。
在知识传授中要注意以下问题:科学研究往往不是按照计划或逻辑来发展的,一个重大科学问题的提出、研究和解决的过程与当时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社会氛围和科学家的个人特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往往是跨学科的。知识的模块化分类容易割裂科学问题的历史脉络,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习惯于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失去了追问“为什么”和“怎么得到的”的兴趣,前人在研究过程中体现出的价值追求和科学思想无法完整地得以呈现。基于此,我们从课程的建设目标和面向对象出发,以问题为导向重构课程大纲:结合人类宇宙观的发展和学习程度的递进设置了八个专题,每个专题提出一个融合科学与价值观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解答,揭示人类认识宇宙的历程及其蕴含的科学精神和方法,让宇宙简史所反映的不仅是宇宙的演化历史,也是人类宇宙观的发展史和天文学家的探索史,在更深层次上触及人们认识自我的心路历程。
汇意——有机融合课程的内容与内涵,以知识作为载体,润物无声地传递价值理念
在知识传授中融合价值引领,应该以知识作为载体,以水乳交融的方式,润物无声地传递价值理念。课程内容要进行选取和整合,充分体现课程的内涵。在“宇宙简史”课程中,为了达到上述目标,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
1.以科学研究体现科学精神
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说,我们的生活样式就像一幅油画,从近看,看不出所以然,要欣赏它的美,就非得站远一点不可。宇宙及其天体就提供了一个让人们能够站远一点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使学习者能够获得不一样的体验和感悟。例如,通过展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让学生感受到在天体和宇宙面前,地球和人不过是沧海一粟。但在过去短短数百年内,科学研究就揭示了恒星和宇宙的秘密,帮助人们理解宇宙138亿年的发展历史。这一过程体现出科学研究的伟大意义,这是人类智慧的重大胜利。
现代的天文观测已经进入多信使、全波段的时代。例如,对同一个天体,用望远镜在不同的波段观测,得到的是它不同的组成成分和物理过程的图像,只有综合全波段的观测数据才能得到全方位的信息,理解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这启示我们在分析处理各种问题时也需要多角度、多视野地观察,而观察当代中国发展,更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放到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大历史中去考察。
从古希腊的地心说到哥白尼的日心说,从赫歇尔首次测量银河系的大小到哈勃发现河外星系,从牛顿的静态宇宙模型到宇宙的大爆炸学说,乃至暗物质和暗能量观点的提出,人类的宇宙观在过去两千多年发生了多次飞跃,它的发展过程就是一部在认识宇宙过程中人们不断质疑、不断试错的历史,是科学精神的生动体现。因此,“宇宙简史”课程提出的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并不是要求学生掌握最新的宇宙学知识,而是要领悟到好奇心和质疑精神才是推动科学进步和理解宇宙演化的重要动力;人类的宇宙观起源于观测,也不断经历观测的检验和甄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以跨学科的视角体现学术思想性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环节。“宇宙简史”课程内容充分体现科学研究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一方面,揭示文学、历史和哲学等相关问题中的科学内涵,另一方面,从科学研究过程和成果中挖掘其蕴藏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
例如,在课程中有一章的主题是“我们是谁”。这是个千古难题,涉及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生物学、地质学、物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我们尝试从天文学的角度探讨其科学内涵。美国著名物理学家费曼曾说过:“我,一个原子的宇宙,一个宇宙中的原子。”这深刻揭示了人与宇宙之间的联系。从人体的元素构成来看,含量最丰富的元素是氧,接下来依次是碳、氢、氮、钙和其他重元素。每一种元素都有不同的起源:氢起源于宇宙大爆炸后几分钟内的基本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碳和氮起源于低质量恒星内部的热核聚变反应,氧和钙起源于高质量恒星内部的热核聚变反应,更重的铁等元素则起源于恒星死亡时的超新星爆发过程。因此,正如著名天文学家桑德奇所言:“生命是宇宙通过恒星演化创造的财富。”宇宙为了创造每一个生命花费了洪荒之力,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也应该珍惜别人的生命。
课程与生命有关的另一章是“我们是孤独的吗”,探讨地外文明的产生和搜寻。现代天文观测发现绝大部分和太阳类似的恒星都具有行星系统。因此,生命在银河系中应该是普遍存在的,但迄今人类对外星文明的搜寻一无所获,这引发了著名的费米之问——“他们在哪儿”。课程分析了影响地球生命起源和繁衍的种种条件,包括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木星和月亮对地球的影响等,特别是展示了1968年阿波罗号飞船上的宇航员拍摄的地球从月球后面升起的景象:生机勃勃的地球与死气沉沉的月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学生领悟到地球是人类命运与共的家园。
3.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人性光辉
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知识始终占据核心地位,其实在创造知识的过程中“人”才是关键,科学家的人性光辉比他们取得的科学成就更能够打动学生的心灵。因此,我们在“宇宙简史”课程建设中突出了科学史方面的内容,将冷冰冰的知识与活生生的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体会天文学家探索宇宙过程中的艰辛,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苦恼,关注他们的科学态度和价值取向。
在课程中有一章“时间都去哪儿了”,主要介绍天文学家测量天体演化时间的各种方法,其中有一种是元素的放射性衰变测时法。例如铀元素可以衰变为铅元素,其衰变的速度不随周围物理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利用这个特点,美国地质学家帕特森自1948年开始通过测量陨石中铅元素的含量来计算地球的年龄。经历了多次失败后,帕特森发现原来在实验室中有大量的铅,严重影响了测量的精度。直到1956年,帕特森建成了第一个超净实验室才准确测量铅的含量,得到地球的年龄为45.5亿年。这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但帕特森并没有就此止步,他开始研究铅在世界各地甚至埃及木乃伊体内的含量,发现当时人体里的铅含量远超过古人,并且主要是在最近几十年内急剧上升的。这些铅的来源是当时在汽油里广泛添加的抗爆剂四乙基铅,它们随着汽车尾气排放到大气里,成为二十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的生存危机之一。帕特森通过长时间坚持不懈的抗争,终于迫使汽车工业巨头停止使用含铅抗爆剂,在某种意义上拯救了整个人类,但他谦虚地表示:“我一点也不因为获奖而感到自豪。我所有的感受就是责任、责任和责任。”科学家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成为课程中的一个亮点。
达意——选择契合内容的有效表现方式
在课程教学中采用有效的表现方式也极为重要。即使有鲜明的创意和丰富的内涵,如果采用的授课方式不合适,不能够吸引学生,就难以取得教学实效。要实现课程的建设目标,内容和表现形式应该高度契合。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由于受到自身的知识结构、综合能力和时间精力的限制,不可能是多面手,因此最好的方式是团队融创建课,发挥集体的力量。“宇宙简史”课程在建设过程中,除了主讲教师负责确定课程的主题、大纲和内容外,还有一支来自文科院系和出版社的顾问团队,成员既有老师也有学生,他们对课程内容的安排和授课方法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例如,根据天体具有空间大、时间长的特点,采用了Ted讲演的形式,以精美的画面、丰富的视频和多角度切换全方位展示宇宙之美,让学生在学习天文知识的同时感受天体的壮阔和时间的无垠,相比于传统的演播室录制Ted讲演在表现方式上更加具有震撼力,也更为学生喜爱和接受。
每一门课程的类型、内容和受众千差万别、各有特点。因此,每位教师应该对讲授的课程进行深入研究,探寻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观引导的最佳方式。科学精神的精髓在于实事求是,它既要体现在课程的内容中,更应体现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
【作者李向东,单位: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