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是第五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全球化时代,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加强青年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涵养国家安全意识,培养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全球化时代培养青年学生爱国情怀具有独特价值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人类开启“地球村”或“世界村”时代,各国公民都成为了“地球人”或“世界公民”。经济全球化加深了各经济体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使各国经济主权独立性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各民族国家的主权,加剧了全球化时代爱国主义的时代之问: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是否已经过时?讲爱国主义还有意义吗?有的青年人失去了精神家园和价值导向,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忠诚感产生困惑,“世界公民”与国家感情渐行渐远,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爱国主义。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不同思想文化观念之间博弈激荡,相互交错交融,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渗透方式日常化、隐蔽化、综合化。青年学生是重要的网络群体,他们视野开阔、敢于挑战、坚持自我,但心智却尚未完全成熟,正处在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青年学生“免疫”能力不强,抵抗力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培养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是应对全球化时代挑战的需要。
二、全球化时代培养青年学生爱国情怀的路径
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青年学生爱国情怀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培养青年学生爱国情怀,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必须高度重视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切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又要发挥其他各门课程教学的“载道”和“渗透”作用。习近平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紧紧围绕中国梦这一鲜明主题,让青年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丰富内容和历史意蕴,牢固树立远大的理想,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之中,自觉地投入中国梦的实践中,既要敢于有梦,又要勇于追梦,更要勤于圆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续奋斗中实现。培养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情怀,要讲好战“疫”故事,使其明白党、人民、国家和社会主义构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就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爱国就要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筑起新时代爱国主义的精神长城。
二是丰富教育内容。全球化时代,要从四个方面丰富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第一,国家意识教育。国家意识教育是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首要内容。经济全球化时代,在青年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使青年学生认识到国家是国民利益代表,在国际关系中仍然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行为主体,青年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前途命运与国家休戚与共,必须强化国家意识。第二,国家主权教育。通过国家主权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以发展眼光来认识国家主权,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意味着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接受国际规则和制约,分享国际利益,国家主权仍将存在,要牢固树立国家主权意识,自觉抵制消解弱化国家主权的错误观点,不断巩固和强化国家主权意识。第三,国家安全教育。国家安全是国家发展的基本条件。新时代新形势需要新的安全观。新的安全观是集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通过国家安全教育,增强青年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打击和遏制“台独”“藏独”“港独”等分裂势力的破坏活动,坚决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第四,国史国情教育。爱国首先要知国、知国史、知国情。习近平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通过国史国情教育,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国情观,增强青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归属感、认同感,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
三是创新教育方法。要根据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价值认同规律,实施参与式、体验式教学,坚持知识灌输和启发教育相结合,强化双向互动交流,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寓教于境;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的爱国主义实践活动,吸引青年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启发思考,自己教育自己,逐步认知、理解并在情感态度上认同爱国主义精神,让爱国主义内化成为自己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将爱国主义情感转化为自觉行为。
四是搭建多重平台。培养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元主体协同配合,要注重搭建多重平台,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化综合教育网络,既要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推进爱国主义教育专业化;也要利用家庭教育的渗透功能,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生活化;充分发挥社会熏染功能,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大众化。要注重利用纪念馆、博物馆等各种载体宣传爱国主义理念,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奥运会等有利时机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培养青年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在全媒体时代,既要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也要重视网络、微信、微博、QQ等新兴媒体,推进媒体融合,使其成为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爱国主义情怀的新平台和新力量。
【注:本文系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项目“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引领思政课信仰教育研究”[TJSZZX17-0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田玉敏,天津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