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总书记五四寄语看新时代大学生的“五育”与“五増”

原创:刘国权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0-05-19 阅读量: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五四寄语中指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族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踊跃投身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真情奉献,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担当精神。”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同亿万人民一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

从“五个一定要”“八字方针”“十六字诀”到“四点希望”“三个比喻”“四点要求”,再到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六个要”和高度肯定疫情面前青年奋勇担当、深情勉励青年继续搏击的寄语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重视始终如一: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对青年的期盼愈发殷切:让青春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对青年的勇担重任、青春报国信心满怀:“过去有人说他们是娇滴滴的一代,但现在看,他们成了抗疫一线的主力军,不怕苦、不怕牺牲。抗疫一线比其他地方更能考验人。”

从1919年至今,一代代青年人在战火中扶大厦之将顷,在革命中成民族之脊梁,在建设中担家国之重任,在改革中做时代之先锋,让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的五四精神世代传承、不断丰富,用中国青年的担当报国、自强不息、永久奋斗书写了新中国建设发展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光辉璀璨的篇章。今天,历史的接力棒就要传递到新时代青年手中。新时代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高知”群体,有理论素养高、问题意识强、信息涉猎广、青春活力足等优点,但也存在着易受多元、异质思想文化影响、社会阅历和人民意识较少、理想与现实、知与行时常脱节、割裂等“短处”。有效扬长避短、充分扬长克短,不断扬长补短,是确保新时代大学生脑中有信仰——“坚定理想信念”,脚下有立场——“站稳人民立场”,身上有本领——“练就过硬本领”,前行有方向——“投身强国伟业”的有效手段。因此,新时代大学生应当在“五育”中“五増”,以“信”“识”“力”“质”“乐”全面武装自己,在贡献国家富强梦、民族复兴梦的奋斗中实现“小我”梦,激扬青春梦。

一、在“德育”中增“信”

理想信念、人民立场、过硬本领、强国伟业本身都内蕴着“为了谁”这一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培育的必然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让青春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勇担重任、不懈奋斗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这四个概念,或者说新时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四个素养都与“德”有着密切的关系。广义上的德包括大德、公德和私德,即宏观的政治道德、中观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微观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正是因为每个人崇德、向善、讲“礼”,国家才能安定有序、社会才能稳定和谐,每个人才能在安定和谐的环境中实现个体的全面自由发展和推动全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

人是政治的动物、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社会性而与动物相区别。因此“大德”是具有统领性的“德”,一方面规范指导着公德与私德的形式内涵,另一方为守公德、严私德提供权利保护、自由保障和幸福生活保证。新时代大学生要重视“德育”课程的学习,高校要重视全部课程的“德育”,而“德育”中最重要的就是“大德”教育,具体而言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大学生要在对“大德”的系统学习、深刻理解、充分内化的过程中,不断坚定“两个维护”“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对党的科学理论的信仰,对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信赖,进而才能由大德知公德、因大德严私德,以根植于内心的修养、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安身立命、干事创新,在为人民服务、为集体贡献、为祖国奋斗中体验到生活和生命的充实与美好。

二、在“智育”中增“识”

很多人将“智育”狭义地理解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并惯常于将“德育”与“智育”割裂开,认为智育重在培育学生的逻辑思维、科学理性和学理认知,而德育重在社会性、规范性、人文性教育,二者在育人目标上有明显不同。但“智慧”既包括书本上、科研中的智慧,也包括经验中、生活中的智慧;“智力”既包括不断攀登科学高峰、拓展知识边界的智力,也包括更好地与自我对话、与他人交往、在社会中生存的智力。换句话说,知识,既包括纯粹理性知识,又包括世俗生活知识,而事实上所有理性知识都是由世俗生活知识经“个别—一般”“模糊—确定”“偶然—必然”提炼来的。因此列宁同志认为“生活在教导我们”,毛泽东同志反复强调“闭门求学,其学无用”,习近平总书记一再指出:“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

因此,新时代大学生一方面要增“科学文化知识”,通过对专业课程、通识课程的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建立专业知识体系、掌握深刻人生哲理,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深刻、更系统地把握客观世界、人类社会的运动规律和运行逻辑。另一方面要增“现实生活常识”,即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经历反思、经验积累、人际交往,尤其要在社会现实、日常生活中思考人的类本质、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体与集体、个性与社会性)、人与自然的关系,避免脑中只有应然没有实然,只有抽象没有具体,只有公式没有现实,只有理论没有“活人”,变成只知解释世界、批判现实或追求自我满足的“理想人”,而不是用科学理论和辛勤创造改造世界的“现实人”。与此同时,新时代大学生还应当不断突破学校指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界域和习以为常的“现实生活常识”的限制,日益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见识”,在不影响“知识”学习的情况下广泛涉猎各门各类书籍,在有条件的基础上“行万里路”,构建跨学科、综合性的知识体系,成为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复合型人才。概言之,学知识,懂常识,有见识,大学生的“智慧”才全面、“智力”才健全。

三、在“体育”中增“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有生命的人的存在是全部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前提。当然“有生命的人”具有丰富的内涵,但其最基本、最表层的内涵,一定是人的存在、人的健康和人的生命力。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将体育比喻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强调体强壮、人健康,而后才有知识之学、道德之行。所以“体育”之于人类、人类历史、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于德智美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狭义的“体育”专指“有形之体”的教育,即通过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劳逸结合、享受运动、强身健体;广义的“体育”还包括“无形之体”的教育,即心灵的教育,通过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包括体育活动在内的丰富多彩、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文体活动,引导帮助学生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健康心理和良好心态。

新时代大学生尤其需要“有形之体”的教育和“无形之体”的教育。从前者来看,科技的进步便利了人类生活,但也造成了人类的“慵懒”,“信息化社会”丰富了人们的闲暇时间,但也造就了数不清的“宅男宅女”。作为科技进步的“红利享受者”和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大学生的“慵懒”与“宅”随处可见,甚至屡屡刷新大众的可接受“下限”,如校园内“代跑腿”、在宿舍楼上“钓外卖”、比拼炫耀连续十几天、几十天不出门的记录等等。“宅文化”“丧文化”“佛系生活”背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的生命活力的减少和衰退,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是使人永葆生命活力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手段。大学生唯有经常“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才能从生理上的沐浴阳光到心理上的追求阳光,从生理上的接触生活到心理上的拥抱生活,从生理上的细胞激活到心理上的青春激扬。从后者来看,当前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从小物质生活富足、精神享受多样,较少遇到挫折、苦难和生活压力,因此往往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功利主义思想较重,一旦离开家庭和父母,就会在理想与现实、付出与收获的矛盾冲突中心理失衡、失调、失控,严重者甚至愤怒愤懑、悲观绝望。所以当前要注重大学生的“无形之体”——心灵的健康保护,通过形式多样、或显或隐的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增强大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进而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抗挫能力、承压能力、抗逆境能力。有了生命活力和调适能力,大学生才能真正身心健康,为学习、工作、担当、奉献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在美育中增“质”

从美育自身的作用功能来看,美育是审美教育、心灵教育、情操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而且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从美育助益其它四育的作用功能来看,美育能立德、益智、健体、促劳,与其它四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究其原因,美育是感性教育,关注的是人的人本需求、人文诉求和人性需要,能有效弥补当前科技理性霸权、物质消费时代、“娱乐至死”社会给人造成的生命生活无意义感和心灵空虚;美育是情感教育,能起到“自然—人类”“社会—个体”“未来—当下”的“粘合剂”作用,让人类在生产劳动、改造自然时,在接受规范、适应集体时,在面对未知、奋斗当下时,始终有乐观精神、积极态度和“自由”享受、“自为”状态;美育是境界教育,让人能从内心摆脱异化和物化,放下利益和欲求,以超功利、无利害的态度审视世界、社会和人的存在,成为真正全面自由发展的人,也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

新时代大学生应当在美育中增“质”,其一是内在之质,其二是追求之质,其三是生活之质。“内在之质”就是内在的修养。《论语·雍也》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指“君子”当内外兼修,以诚意正心、温柔敦厚为内在涵养。“追求之质”就是追求的崇高。当前不少大学生在商业化、娱乐化大潮的侵蚀下,惯于追求快餐式文化、浅表式阅读,沉迷物质、快感和庸俗事物,甚至于以“不文明”为“个性”、以低级趣味为“时尚”;而事实上一个人的三观树立、习惯养成和向阳生长必须要经过“崇高”的涵育洗礼,要经历“持久学习”“深入钻研”“深刻思考”,单纯的感官刺激和快感体验毕竟只是“动物性”而不是“人性”。“生活之质”就是做“生活中的艺术家”,以审美的眼光审视学习、工作、生活,成长、交往、奋斗,让真善美化心化行、正能量自然流露,实现“人生的艺术化”和“诗意地栖居”。高校中的“读书节”“感动校园人物评选展示”“优秀精神文艺展演”“高雅艺术进校园”,及所有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题的文体活动,都是让大学生走进“崇高”、走近“真善美”、走向“诗意人生”的重要途径,能够在面向全体学生、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形式载体的过程中,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感染与影响。

五、在“劳动教育”中增“乐”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劳动教育,指出“劳动是推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并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把“劳”作为一项素质要求列入教育方针。为什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要如此强调劳动?因为从历史上看,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保证中华文明赓续不断、永葆生机的根本性力量。所谓“天道酬勤”“耕读传家”,这些印刻在国人心底的字词强调的都是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从现实中看,“我们国家的发展前景十分光明,但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蓝图不可能一蹴而就,梦想不可能一夜成真。人间万事出艰辛。越是美好的未来,越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努力”。马克思恩格斯更是从“劳动”出发奠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强调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人类历史和一切社会生活的“真正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马克思恩格斯呼吁的劳动、共产党人追求的劳动,不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异化劳动、不是资本以工资为名实施的剥削劳动,而是人在劳动中确证自己本质力量的劳动,是确证人的存在和人的价值,让人感到快乐和享受的劳动。因此,新时代大学生首先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劳动之“乐”,深刻认识是劳动让人与动物相区别,让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劳动创造了人类历史、人类社会和人类一切物质精神财富,进而积极、广泛参与校内外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其次要辩证看待劳动之“乐”,一是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履职尽责、爱岗敬业,人人都可以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都可以展现自己的价值;二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同等地位、同等重要,体力劳动彰显人的生命活力、实践能力和身体潜能,脑力劳动展现人的思维想象力、精神创造力和意识能动性,是身与心、灵与肉的和谐统一,让人成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三是劳动与闲暇共同推动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解放,生产劳动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拥有更多自由,其中必然包括休息的自由、闲暇的自由、享受的自由;闲暇也不是低俗、低质量、低级趣味的闲暇,而是在闲暇中不断体悟人的价值和终极意义,指导人在劳动实践中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最后要在担当大任、青春奋斗中收获劳动之“乐”。奋斗是马克思主义劳动实践观的中国式生动表达,在奋斗中,大学生能感受到自己的青春活力、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能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对象”和丰富多彩的“产品”,更能将“小我”融入“大我”,展现自己于国家、民族、人民的价值意义。真切地感受自己存在、真实地创造出对象物、真正地在祖国大地上、党和人民的需要处绽放绚丽之花,正是奋斗之乐、劳动之乐、人生“至乐”!

(作者:刘国权,哈尔滨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