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网络学习心得体会

原创:霍宇平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0-05-26 阅读量:0

2019年11月20日,吕梁学院第一期“学科教学育人与课程思政”网络课开班。我作为班级中的一名学员,经过三个月的学习,对“课程思政”有了一定的认识。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教学中塑造爱国精神与融合人文情怀、个人品质和科学观等,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实现社会主义伟大复兴的使命而不懈努力。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承担育人。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所以一线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授课、科研、生活等各方面上提升自己,以便更好地引领学生。

第一,高校教师和学生应该在思想上保持一定的政治觉悟

首先,高校要有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以“四个坚持不懈”为核心内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即最重要的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其次,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以“四个正确认识”来提高在校生的思想素质。当代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坚定理想信念;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对比,树立“四个自信”;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明确责任担当;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做到务实笃行。准确把握“四个正确认识”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内在关系,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有的题中之义。

再次,就是推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四坚持”。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这对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分重要。我们感到,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的“四个统一”,是新时代对加快建设师德师风的四个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这“四个统一”的要求,不仅适用于高校教师,也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的所有教师。整体推进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最后,要坚持党的领导,学校党委对学校的工作实行全面领导。                    

第二,高等学校一线教师在学科育人上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关于“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区别,我十分赞赏夏永林主讲的《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课程思政”》中的观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相同点都是育人,不同之处在于思政课程是传授思想政治的渠道,而“课程思政”是“三全育人”,它和金课、精品课程、优质课程等如出一辙。这就要求一线教师在授课上下功夫。把枯燥无味的专业课变得生动形象,可以通过课件的设计、课程内容的安排上等方面下功夫。

第三,科研学术规范

教师引导学生做科研要有一定的规范性。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规范科研态度。“不教之教,无言之诏。”这也是教师教书育人职责的深化和拓展。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指示。

第四,生活中处处为人师表

我们作为教师,要爱自己的学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学生。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有爱国情怀。尊重学生、正确引导。彰显当代大学教师的风采。

以上这几点就是我对学科教学育人与“课程思政”学习后的感受。结合自己的授课专业和实际情况在我所代的课程《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这几门课程中参与“课程思政”的教学。那么,我会先从课件制作、内容安排、授课方式、辅导答疑等多方面去重新准备,争取早日实现“课程思政”的授课方式。《有机化学》的“课程思政”,我会参考王全瑞老师的《有机化学》的“课程思政”去实践,从内容上、思维上去学习王全瑞老师的设计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作者:霍宇平,吕梁学院化学化工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