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学课程思政的思考

原创:郝慧芬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0-05-28 阅读量:0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此新形势下,“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各大高校得以贯穿落实、生根发芽。

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或者辅导员的职责,广大专业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环节上也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作为专业教师,对每门主讲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就显得尤为必要,即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的推动下,主动将专业知识传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领作用相结合,潜移默化地把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能力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更好地培育学生的良好效果,真正做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高校历史学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历史学教师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呢?我的粗浅看法是:比如以爱国主义为例,不同时代的爱国主义的内涵不同,正如毛泽东认为的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要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决定。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国家的独立、统一、民主、富强,民族解放是近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核心内涵。历史教师要自觉在课堂上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就是争取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的胜利;五四时期的爱国主义就是以爱国、民主、科学、进步的五四精神捍卫中华民族的国家主权;长征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这些都是我们要继承和弘扬的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葆青春、复兴繁荣的最强大精神动力。抗战时期爱国主义的核心就是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捍卫中国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保障人民利益不受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爱国主义的内涵是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二十一世纪,爱国主义的内涵更加丰富,就是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历史学教师要自觉地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贯彻每一个历史阶段的教学过程中。

总之我认为历史教师应该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用宽广的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启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作者:郝慧芬,吕梁学院历史文化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