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特别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这一对教育在新时代的重要地位作出高度概括的新论断,坚持“立德树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以人为本,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通过参加“吕梁学院第一期‘学科教学育人与课程思政’专题网络培训”,我完成了必修课1471分钟、选修605分钟的学习;完成了研讨交流、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各项学习要求。收获颇多,深受启发,既有对照已有工作的审视和反思,又有工作思路和模式的新想法和新设计。
1.课程思政建设要具有“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职责、所有课程都有育人的功能、所有课堂都是育人阵地”的理念。
2.课程思政建设要把握好工作的核心,思想政治工作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3.课程思政建设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发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落实三全育人。
4.课程设计与实施是关键,要具有将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工作的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要对课程思政元素能充分挖掘,也能将思政元素进行有效地融入。学以致用,重在实践。因“疫情”的特殊原因,“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在线教学和其他方式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已在践行着我们的教育教学设计、组织实施好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我们将在工作中继续做好课程思政建设:
1.积极引领:我们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重要作用,发挥课堂教学这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我系紧紧围绕学生成长、发展,给每位学生设计和印制了《大学生学业发展指导手册》《大学生职业规划手册》引导学生明确发展目标,帮助学生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使其树立和实现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在课程整体建设上积极引导教师在教书的同时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
教育系已启动:推动专业课老师制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对自己所承担的主要课程进行积极地反思与总结,填写了《教育系课程思政教学工作记录表》,形成教学团队。
2.扎实工作:以我和王宝英老师承担的《发展心理学》课程(学校课程思政7门课试点之一)为例,从培养人的角度出发,有机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科学精神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教育,充分体现人的成长与发展。《发展心理学》即年龄心理学,在课程环节设置中,让每位学生结合自身的发展写出“个人成长分析报告”和对重要他人进行访谈,让学生结合自己自出生以来到目前为止在生理、心理、社会性角度各维度的发展,研究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和每个阶段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他人,旨在分析自身的发展过程与发展心理学各阶段特点和规律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体会生命的来之不易,要珍爱生命,对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心存感恩之情,与他人和社会建立良好的关系。在青年期的学习课题中,引导学生对习近平总书记“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原文学习,坚定青年人的人生目标与奋斗使命。
3.拓展活动:我系根据每一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大学四年的系统的教育活动安排。包括入学初的心理健康适应讲座、每年开展的心理知识竞赛、校园心理剧、心理运动会、心理素质拓展活动。依托心理学专业教师和应用心理学专业开展此各类活动。课程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心理运动会通过一些竞赛游戏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素质拓展有利于挖掘参与者个人潜能和培养团队精神,分享、责任、互助、友爱、战胜困难的勇气等品质,提升参与者的心理素质。加强学生实践活动锻炼,发挥学生专业优势、开展“学生进社区服务活动”、“师生送教下乡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我们将在原有做法的基础上继续总结和凝练好的做法,全面要求每位教师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育人的可行做法,立德树人,既教书又育人。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然融入课程教学中,在点点滴滴、日积月累中做到立德树人有道,春风化雨无声的效果。
(作者:秦葆丽,吕梁学院教育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