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原创:王宝英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0-06-02 阅读量:0

在参加了“吕梁学院第一期‘学科教学育人与课程思政’专题网络培训”中“课程思政”思想内涵、“课程思政”建设途径、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等内容的学习后,深深感觉到实施“课程思政”的时代需要和深远意义。我觉得在实施“课程思政”中,关键在于理解什么是“课程思政”,明确什么是“课程思政”的任务。而“课程思政”的形式是多样的,在任何课程中都有可能会渗透进去,只不过是渗透的方向和程度的问题。所以,在“三全育人”的格局下,将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融入课程教学中是将“育人”功能从隐性的渗透变成显性的标准,是指导教育教学改革的可操作工具,是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途径。

首先,明确“课程思政”的内容和任务

“课程思政”是指所有课程的知识体系都体现思政德育元素,所有教学活动都肩负起立德树人的功能,全体教师都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职责。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我们既是青年,也是青年的培育者,因此,对我们自身来说,成为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提出“四有”(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好老师的标准,既是努力的目标,又是师德的体现。教师先要树立德的标杆,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总书记用四个“引路人”的概念,对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的全面转变提出更高要求:“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这让我联想到了“主体性道德人格”,主体性道德人格,即独立、理性、自为、自由的道德人格。换句话说,就是处变不惊、清醒从容、有所执着、敢于担当、“立于天地之间”的道德人格。这与“课程思政”要达到的目标有较大的一致性。介于此,“课程思政”可以从家国情怀、理性思维、价值观念、人格教育等方面来入手。意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挖掘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元素

秦葆丽老师和我承担的《发展心理学》课程是学校“课程思政”7门试点课之一,在以往授课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一些能体现德育培养的元素,比如,个人成长报告通过学生自己对成长轨迹的记录和分析,一方面可以将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的阶段特点和规律运用到自身分析中来,另一方面,意识到成长的不易,更加端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自己作为社会人的责任感;重复经典研究,学生在重复经典实验的过程中锻炼培养了科学精神、质疑能力。在本学期的线上教学课程中也尝试加入新的元素,比如,围绕当下时政热点进行研究设计或见解漫谈,既让学生心系社会有所担当,又培养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探索创新精神;心理发展指南的编制,体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专业技能应用能力。总之,《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学科,传授知识体系的过程本身就是育人的过程,可以不断地将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养纳入教学内容中来。

最后,渗透“课程思政”于教学过程当中

在课程设计时,有意识地将专业学科知识体系中与德育知识体系相关的“触点”找出来,将“课程思政”的要素列入教学计划的重要条目和课堂讲授的重要内容中,将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在讲授该部分内容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要么直接讲出蕴含的德育思想和做人道理,要么寓道理于故事中,要么直接提出指导建议,要么启发思考探索。润物无声地开展德育教育。授课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课堂当中的很多灵感和故事、事例应该及时记录下来,创建“课堂教学案例库”。学生的思考和思想不要流于意识,也要把它们实际的记录和整理出来,形成自己的思想库。

“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正在不断地学习内化和贯彻执行之中,除了提高自身对课程思政工作的认识,提高自身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能力,摸索“课程思政”的方法,还需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明确课程育人目标、优化教学方案、健全评价体系。

(作者:王宝英,吕梁学院教育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