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谈课程思政那些事

原创:薛金莲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0-06-03 阅读量:0

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高校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同时,普遍开启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新高潮,特别是以上海大学为代表的高校的课程思政,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各高校不仅推出课程思政计划,而且组织相关教师进行培训,为有效开展思政教学奠定基础。2019年11月—2020年3月我参加了第一期吕梁学院“学科教学育人与课程思政”专题网络培训,完成了规定学时,对课程思政有了一点粗浅的理解。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的同时强调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对于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立德树人”原则的贯彻和正确价值导向的工作,应当是整个高等教育、所有的课程和所有的教师都应当承担的基本职责,而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教师的单方面的工作。新通过的“新时代高教40条”也强调了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中,要着力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做好整体设计,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合理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在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这里凸显的是课程思政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一定程度而言,课程思政可以比思政课对学生的影响更大。

从全国思政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到后来出台的“中央31号文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围绕着“育人”的问题;而要完成“立德树人”的工作仅仅靠思政课的是不可能的;大学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而专业课对课堂的占据时间和空间,要远远超过思政课;必须让所有课程都上出思政味道,所有任课教师都挑起思政担子,探索了一个大思政的教育体系,把课程思政改革作为落实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抓手。而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绝不是简单增开几门课程,也不是增设几项活动,而是把价值观培育和塑造,通过基因式融入所有课程,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重新进行课程再造,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中,让所有课程都上出思政味道、都突出育人价值,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如何把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结合,特别是如何真正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呢,这是高校教师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

如何使专业课程、通识课程与思政课程做到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关键就在于发挥各方在育人问题上的合力作用,而不是相互的削减力量。

充分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在具体的功能划分上应注重两者的不同分工,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注重于思想价值引领方面,强调在各类各门课程(包括思政课、专业课和通识课)中增强政治认同、价值引领和文化认同;而思政课程的思政教育则更加侧重于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灌输,主要强调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促使其形成“四个自信”。不能将课程思政等同于专业课程思政,也不能等同于思政课程。应当着力解决专业课程思政化和思政课程通识化的倾向。在专业课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和育人功能,但绝不是要违背专业课的教学特点和教育规律,把专业课上成了一门思政课;当然,思政课教学中也不能离开知识的元素和载体,否则就会将思政课搞成空洞的说教。但是应该防止在思政课教学中淡化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意识形态性,结果把思政课上成了通识课或专业课。

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大部分课程属于专业课和通识课,既可以是必修课,也可以是选修课。与思政课程相比,专业课和通识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是隐性的,是通过其所蕴含的思想道德追求、科学精神、爱国情怀、优秀传统文化、人格培养等内容,对大学生发挥思想价值引领作用,并在贴近学生专业、提供鲜活案例、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性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渗透蕴含于其中的科学精神,让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训练时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选择。

充分设计课程思政。所有的课程都不能只是进行知识的传授,一定要与授课的文化背景联系起来。这种背景既可以说传统文化,也可以是现实生活。课程思政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构建的背景之上,当然也同各类课程的内容本身有关。可以选择本学科本专业发展过程中的知名人物及其事件作为激发学生刻苦学习、努力钻研、不断创新;也可以选择知名的校友创业、报效国家的家国情怀为内容进行设计;可以把有些课程置于学校发展的特色与背景之中来挖掘思政元素。比如我们的各种课程都可以结合学校红色办学历史、时刻听从党的召唤、服务于祖国重大战略需要等,各个学校都有可以挖掘的丰富内涵。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与抓手。但是,必须防止盲目进行课程思政的改革或者将其简单化,不是培训几个教师就能解决的问题,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校党委与教学管理部门、院系与学科和专业、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

作者:薛金莲,吕梁学院思政部(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