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网络学习心得体会

原创:李静宜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0-06-03 阅读量:0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使我充分地认识到:教学方法大都是相通的、可以相互借鉴的。只有探究适合我们自己的实际教学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虽然教学内容依据大纲、课标编写的内容基本上是一样,但是教学的对象却不同,接受的程度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实施的方法要有区别。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因此,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党和人民的一项重要事业。在2019年3月份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总书记提出的这“八个统一”,既是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守正出奇的基本遵循,也是高校青年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落细、落小、落实的有效方法与路径。

当下,“95后”的大学生,大多具有比较强烈的独立意识,对生硬的灌输式教育有时会有抵触情绪。可是,他们的思想尚未成熟,正处于成长的特殊阶段。我们要在实际教学中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统一”的精神与要求,把青年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工作落小、落细、落实。《吕梁红色文化》是我所教的一门课程。巍巍吕梁山,铮铮英雄骨。吕梁山深处,红色的血脉代代流传。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西视察,第一站来到兴县,瞻仰了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总书记说:“吕梁我是第一次来,我心里一直向往着晋绥根据地。” 总书记指出:“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吕梁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继续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而奋斗。”吕梁作为当年晋绥边区的中心地带和首府所在地,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英雄的吕梁人民抛头颅、洒热血,铸就了艰苦奋斗、顾全大局、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吕梁精神。

面对现在“95后”大学生,教师一要从“教导模式”向“引导模式”转变,教师要适时充当朋辈的角色,在具体的教学中与他们交朋友,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从“长辈”向“朋辈”转换,并且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例如:辩论课、讨论课、主题演讲等。二要深入搜集红色故事丰富教案,便于生动地讲给学生听,使学生深入学习革命先烈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三要实地考察吕梁市区的革命遗址与革命纪念馆,或者带领学生走进革命纪念馆和革命纪念馆开展参观学习等,并利用课堂组织学生观看教学影像视频,在课堂讨论和辩论等活动中让学生参与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和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作者:李静宜,吕梁学院历史文化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