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向同行 协同育人——你我手中的“课程思政”

原创:贺晓娟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0-06-04 阅读量:0

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一线的思政课教师,我有幸参加了吕梁学院第一期“学科教学育人与课程思政”专题网络培训,本次网络培训对我而言意义重大、收获颇丰。

通过认真深入地学习,我对“课程思政”有了更加全面、客观、立体地了解,并且对于自己一直在思考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有了更为清晰地认识,尤其对于思政课教师在立德树人的前提之下,如何更好地承担思政课教师的使命,以及思政课教师面对“课程思政”如何进一步发挥所长,尽可能有所作为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一、“课程思政”改革背景及意义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同时,在这个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就把“课程思政”的内涵先行孵化出来了。

在十九大报告中,又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进一步阐明了我们育人,关键就要立德树人,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018年5月,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又指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并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重申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

从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到座谈会,到十九大报告,到现在,都在不断强调“育人”问题,这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对立德树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无比重视。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又指出,“教师是人类领会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我们可以看到,从党和国家领导人,从国家层面越来越重视立德树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从全国教育大会上对老师的要求,从党和国家对立德树人的强调和重视,其实都是在回应2016年全国高校思政政治工作会议提出的:“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课堂都是育人阵地、所有教师都承担育人职责”。在这个层面上,从老师的立德树人责任上来讲,所有的老师,包括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通识课教师,无一例外,都要明确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教知识、教技能,而且要做到为人师表、育德育人,并且立德树人是前提是根本。

综上所述,我们大致梳理了从国家层面提出“课程思政”的一个逻辑关系,这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思政“的根本宗旨与发展方向。

二、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路该怎样走?

2.1要避免走入认识上的误区

作为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思政”的浪潮冲击而来的时候,往往会有一种无处着力的感觉,乍一看“课程思政”是与思政密切相关的命题,但事实上,“课程思政”的着力点到底在哪里呢?

“课程思政”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现实背景。从现实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主干地位,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了重要作用,问题在于多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单打独斗、孤军奋战,其他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功能没能得到有效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育人合力没能形成,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与探索正是为化解这一问题,所以“课程思政”旨在挖掘和发挥专业课、通识课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功能,其侧重点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是观之,“课程思政”的涵义可以进一步理解为:依托、借助于专业课、通识课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或者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融入专业课、通识课的教育实践活动。这样理解既关照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又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所涉“课程”进行了适当地划分,不致于两者在概念上纠缠不清,有利于回击关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关系的“包含论”“升级论”“替代论”等错误观点。

有人将“课程思政”理解为一种新的理念,说“课程思政”是“理念创新”,这是有待商榷的。个人认为,“课程思政”不是一种新的理念,而是“大思政”理念、“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课程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和呈现。

“课程思政”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体现在于形成“全课程育人”格局,除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外,致力于拓展专业课、通识课的育人作用,使其既发挥显性的智育、体育、美育作用,又潜移默化地发挥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在“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中如果我们对“课程思政”的涵义与理念存在偏差,在认识上走入了误区,就会使得“课程思政”建设出现一些问题,可以简单归结为:“一体化”“显性化”“标签化”等。

第一,“一体化”。这是指在进行“课程思政”规划与建设时,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即“思政课程”也纳入其中,意图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一体化”。 这种做法在实践上是有害的,是“‘思政课程’是‘课程思政’的题中应有之义”“‘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的升级版”等错误观点的认识来源,在客观上容易淡化、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也会降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该探索错误、片面地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的指示,这是从德智体美作为一个育人整体而言的,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专业课、通识课是智育、体育、美育的主渠道,防止想当然地把所有课堂教学都当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这样就错置了各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位置。“一体化”不等于“整体化”,我们常说整体推进高校课程建设,实现德智体美诸课程的统一,但在整体化推进中,尤其是在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过程中,“思政课程”是核心课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特色和优势,对于其他课程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不能错置“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位置,更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

第二,显性化。这是指明确地将专业课、通识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或资源梳理出来,在课堂上由专业课、通识课教师向学生讲解、宣讲。有的学校由思政课教师帮助专业课、通识课教师梳理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专业课、通识课“上出思政味”,甚至“促使课程思政化”,效果可想而知。这种做法倒置了课程设置的显性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隐性化。在高校,凡是上了课表的课程都是显性设置的,但以显性的方式还是以隐性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则要“因事而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是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一般以显性的方式进行;而专业课、通识课属于专业教育和知识教育,若是传递自身所承载的知识与理论,则以显性的方式进行,若是承担“课程思政”功能,则应该以隐性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说,“课程思政”应和“思政课程”有机结合,将显性的“思政课程”与隐性的“课程思政”影响结合起来,将“漫灌”与“滴灌”结合起来,使“课程思政”以“浸润”的方式确认、验证和支撑“思政课程”灌输的内容。

第三,标签化。这是指将“课程思政”看作赶时髦,一哄而上,试图“抢占先机”,继上海高校成功推出了“中国系列”课程之后,很多高校纷纷标新立异地打造自己的所谓“品牌”课程,使“课程思政”成了一个标签,导致形式化、同质化。“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成功与否取决于很多条件,要以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前提,以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基础,要充分挖掘校本资源、地方资源、课程资源、人力资源,要经过细致深入地研究论证,设计适合本校的“课程思政”方案。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堪忧,师资队伍建设困难重重,课程体系建设任务艰巨,不致力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不致力于调动专业课、通识课教师教书育人意识,却热衷于另起炉灶,模仿、复制相关高校做法,在课程形式上玩花样,重形式轻内容,教师授课水平低下,学生收获平平,白白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可见,“课程思政”的标签化是极其要不得的。

2.2 要寻求真正有效的可行性路径

“课程思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建设和改革必须继续探索、深化和完善,不仅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而且要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这就要在总结、借鉴已有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对于“课程思政”涵义、理念和问题的研究,按照加强研究、集思广益、联系实际、积极探索、及时总结的原则,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进而形成确立同向同行目标、提升教师育人意识、系统谋划建设方案、灵活施教润物无声、科学评价熔铸动能的完整体系。

第一,确立同向同行目标。这是指“课程思政”各课程在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是一致的,要和“思政课程”一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课程育人合力。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德智体美是一个育人整体,但多年来实际上育人合力作用发挥不理想,部分专业课还对“思政课程”有一定的稀释、消解作用,这种局面必须得到扭转。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教基二[2014]4号) 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要“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确立同向同行目标,需要学校在思想上引导,在制度上规导,在经费上诱导,推动其他各类课程围绕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摆正培养目标上的职能与功能的关系,将育才和育德统一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传递正能量,折射新思想,与“思政课程”一道发挥正向作用力,使整体教育影响综合最优。

第二,提升教师育人意识。这是指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必须有自觉的育人意识,其育人的主体性必须得到提升,以适应“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目标指向要求。毛泽东曾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同理,确立了“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目标之后,教师就是决定的因素。教师一直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理应担负起育人的神圣职责,既要将书教好,更要将人育好。列宁曾说过:“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而且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认识偏差,很多教师认为自己教好书就行了,育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事情,与己无关,甚至在课堂上有意无意地传播不当或错误言论,没有做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要提升教师育人意识,一是要加强制度导向,将教书育人的要求明确贯彻到课堂教学之中;二是要加强教育引导,使教师切实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育人职责;三是要采取措施,增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教师的沟通交流,使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相互理解。

第三,系统谋划建设方案。这是指围绕着同向同行的目标指向,在提升了教师育人意识基础上,从学校实际出发,倾听各方意见,充分挖潜,从综合、实践、创造的“大工程观”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目标确定、育人意识提升之后,建设方案科学与否就成为“课程思政”实施的关键所在。要系统谋划建设方案,一是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思政课程”,这是做好“课程思政”的前提。要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相关文件,尤其是落实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状况,增强亲和力和针对性,防止形式化、表面化。二是要以现有课程为基础,发掘其他相关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现有课程为基础,即“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尽量节约利用现有资源,主要是教师人格资源、学校或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教材背景资源、专业名人资源、课堂情境资源等,由相关任课教师将其以适当方式展示给学生,使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三是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形成合力。思想政治教育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不是说教师只要有育人意识就一定能够胜任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因而要使“课程思政”达到预期效果,就必须坚持“思政课程”的主渠道地位,由“思政课程”布好“局”,讲好“理”,由其他课程予以确认、支撑和巩固。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借鉴上海高校“中国系列”课程做法,发掘本校资源,开设自己的“课程思政”通识选修课,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第四,灵活施教润物无声。这是指承担“课程思政”的教师要遵循“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摒弃前述“让课程上出思政味”“促使课程思政化”的错误做法,在点滴之间影响学生,使其在学习相关课程中不知不觉中确证、巩固“思政课程”所学内容。每一位教师都承担育人的责任,每一门课程都有育人的功能,教育的过程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通过实施“课程思政”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爱校荣校的观念、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民族自信心。那么,如何做好“课程思政”?我们要求各类课程都要融入德育元素,比如:体育课教师可以把挫折教育、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规则意识融入体育课中;语言文学类课教学应强调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源自生活高于生活、服务人民、国家情怀、民族团结等理念和价值观,要注重展示中国文学的特殊魅力和文化优势,要正确阐释宗教与文学的关系等;技能型课程、科学技术类课程,应注重传播科学理性、中国贡献、人类共同体价值观、实事求是精神、创新发展理念等,促使其他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到以行导人;要注意强化课堂规范与学生习惯养成,做到管理育人;要注意不是去直接讲原理,而是析案例,做到以事服人;要注意对学生赋予真情实感,做到以情感人;要注意发掘背景资源,做到以文化人。

第五,科学评价熔铸动能。这是指通过对课堂教学的科学评价激发相关任课教师立德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要合理规划业务评价与思想政治评价的占比,将以往的过于偏重业务评价转变为业务评价与思想政治评价并重,明确将育人要求纳入评价体系,并占到一定比例,促使教师将教书育人要求变为实践智慧和行为自觉。

三、思政课教师与“课程思政”何以同行?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里所说的同向同行是指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关系,但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更多的本能是叩问自身应该承担的使命,思考思政课教师面对“课程思政”如何进一步发挥所长、尽可能有所作为。

对“课程思政”追根溯源并深入梳理之后,我们清晰地认识到,要推进“课程思政,一方面要抓好课程这一重要载体,另一方面要抓好教师这一关键主体。而针对人才培养特点和学生思想特征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同样要靠教师来完成,因此,教师在推进“课程思政”中的主体作用更为突出。我们必须明确,这里的“教师”并不包括思政课教师,而特指承担其他非思政的专业课教师,那么,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究竟应该承担什么角色呢?是旁观还是参与?是引领还是辅助?是自成一体还是有机融合?

由“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其宗旨是让所有课都上出“思政味”,所有任课教师都挑起“思政担”,探索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办好“课程思政”和办好思政课本质相同,教师同样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水平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政”的效果。高校在为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搭建平台的同时,也要为专业课教师开展思政教育创造条件。而这,正应该成为思政课教师切入“课程思政”最恰当的着力点。

不可否认,大多数专业课教师对于课程思政化尚未形成成熟的认识,如何贴近“思政课程”去有效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味儿”“思政料”,对于许多专业课教师来说可谓是一头雾水、毫无头绪,这就需要长期奋战于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思政课教师提供准确及时的“援助”与“支持”。

我们需要建立完善全方位、多层次教师培训与发展体系,教育引导专业课教师围绕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我们可以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党性教育、社会调研等多种方式,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人文素养,不断提升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多种途径和平台,例如入职教师培训、思政专业学习培训、“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专题培训、聘请符合条件的其他行业先进人物进行讲座等,整合思政教学资源,对专业课程教师进行二次培训。我们可以组建多学科背景支撑、良性互动的“课程思政”教学共建团队,形成课程思政专门化结对制度和常态化运行机制,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做专业课共建人,指导和帮助专业课教师深挖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在日常开展思政讲堂、交流研讨、主题实践等活动。

高校教师作为落实“课程思政”理念的直接实践者,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力量。既要切实强化高校党委领导与保障激励力度,又要教育引导教师不断提高对立德树人的认识。只有提高教师围绕“课程思政”推进课堂教学的本领,才能充分发挥高校教师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作用。要让“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找到二者的有机结合点,充分利用“思政课程”现有的良好资源和理论基础,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所长、有所作为,让“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不仅能够同向同行,更能够相辅相成,形成合力,让一加一大于二,让“课程思政”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最后,我想说,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都离不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结合实际,“贴”着学生的需求进行思政教育,才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最好注脚,仅以此和所有同仁共勉。

作者:贺晓娟,吕梁学院思政部(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