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网络培训心得体会

原创:冯霞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0-06-04 阅读量:0

2019年11月—2020年3月,我有幸参加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一期“课程思政”专题网络培训,通过培训,我对“课程思政”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下面结合培训内容谈一些个人体会。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明确了方向,我们培养的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高校的育人方向是德字当头,怎样全面做好立德树人工作是我们每位人民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尤其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怎样把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又达到育人的目的,需要我们深入思考每一节课,每一门学科都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课程思政不是一门课,而是一种教育理念,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即把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奉献社会等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元素纳入专业课程体系中去,它是打通了全员育人的“最后一公里”,巧妙地进行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融通,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是一种“接地气”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做好课程思政,我认为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第一,教师的示范作用很重要 。“课程思政”不是片面地给学生讲政治理论课,它实际上融入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如教师的言行举止,穿戴打扮等。作为人民教师在面对学生时,着装要大方得体,不能奇装异服,发型要大众化,女教师要化妆只能是淡妆;要讲礼貌,时刻注意礼貌用语,上课要对学生问好,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对待学生要讲诚信等。这些都能够对学生起到示范和教育作用。 

第二,对学生进行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到做人必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做人的总原则。实际上各个行业还有自身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很自然地向学生灌输这些理念,如医疗行业必须遵循救死扶伤、尊重病人、保护病人隐私,商业领域则要求诚信经商、不做夸大其词的虚假宣传,服务性行业则要有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把服务对象视为自己的亲人,工程技术行业的“工匠精神”等。通过这些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爱国主义思想也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培养。教师在讲课时可以宣传我国的世界领先技术,如我国银河计算机、高铁、核电、生物育种等处于世界的领先技术,国之重器、大国工匠,以及经过短时间发展赶上世界先进技术的行业,也可以结合专业实际介绍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及物业管理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的爱国故事,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第四,做好“课程思政”的关键在教师,成效在学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效果如何,最终必须以学生的获得感为检验标准。学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这是我们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永恒主题,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牢记的光荣使命。 

总之,我们要坚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教学理念,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做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我们的职责,我们将发挥学科优势,将“课程思政”贯穿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备课授课、教学评价等教育教学全过程,进一步做好课程育人工作,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在“课程思政”的道路上落地见效。  

(作者:冯霞,吕梁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