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原理”教师关于“课程思政”的两点思考

原创:陈海霞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0-06-04 阅读量: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要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我认为至少需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提高教师理论功底,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丰富的理论体系,涵盖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领域。“原理”课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高度整合,因此对教师知识结构、理论功底提出更高的要求。“原理”课教师必须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理论体系有充分的知识储备,要不断夯实自身的理论功底,否则就不能成功完成知识上的整合,授课时的理论分析就会生搬硬套、软弱无力,而不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游刃有余,更达不到思政课应有的亲和力。

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斗争实践中产生的伟大理论,不是学者书斋中的纯粹概念演绎,而是在每一个原理中都具有极为丰富的社会历史内涵,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有着密切联系。讲授“原理”课的过程,就是一个重新认识马克思、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所以,“原理”课教师不仅要突破原有的知识结构、学科背景的局限,全面准确把握吃透马克思主义各部分基本原理的内涵,还必须在讲授的过程中对其重新认识,重新体验。要从21世纪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出发,与时俱进,来认识马克思和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这样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才具有生命力和价值,能永葆青春的活力。

马克思主义本身蕴含着知识理论的广博性、价值方法的普适性以及育人的奠基性意义。因此,我们还需要切实提高“原理”课作为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不仅注重知识教育,还要重视思想教育。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性,必然无法达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目的。这就要求“原理”课教师彻底转变教育观念,要讲得有感情,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学生具有高度的政治水准和宽广的人文素养。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多渠道加强学生主体性发挥

传统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这就使得本身抽象而深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枯燥和乏味,致使“原理”课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实效性。要提高“原理”课的教学效果,使“原理”课具有亲和力,更接地气,就要重视理论与教学环节的完美结合,不断丰富教学手段,让学生对学习过程充满乐趣,从而达到“原理”课教学应有的最佳效果。

不可否认,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讲授“原理”课有许多优点,某种程度上能够填补理论内容繁杂而课时较少的缺憾。但是,由于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单纯向学生灌输理论并不能取得良好效果,其结果是学生对理论更多限于片面和形式上的理解,不能真正把握其内容和实质,更达不到“立德树人”的目的。而通过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形式,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教育手段,不仅转变了教师唱独角戏的传统授课方式,而且充分尊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掌握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只有学生对知识有正确的认知,“原理”课才可能达到育人的目的。

作者:陈海霞,吕梁学院思政部(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