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原创:张小萍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0-09-16 阅读量: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这方面,吕梁学院近年来亦大力推行“课程思政”改革。目前全校“课程思政”整体试点基本实现全校各专业全覆盖。

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我组织建设了1门校级优质课程《中国近代史》,首先在历史学专业中已试行两年。另外,结合我主持的校级教改项目“论中国通史模块化教学的构建——以吕梁学院为例”,在本学期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开设的《中国通史》中实际运用。通过实践,切实认识到要确保“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取得预期成效,应当着力抓好五个关键环节。

第一,“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课程”。没有好的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功能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此,尊重课程建设规律,切实强化课程建设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基础。

第二,“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在“思政”。没有好的“思政”教育功能,课程教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从而导致课程教学中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割裂甚至冲突。过去,我们总是认为“价值引领”仅仅是“思政课”的任务和责任,其他专业课程则只管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这是“思政课”与专业课程之间产生“两张皮”现象。不同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在尊重课程自身建设的前提下,在实现课程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挖掘并凸显其价值引领功能。这就要求,在开设的所有课程都应以“课程思政”的新理念为指南,充分挖掘课程的育德功能,不断优化课程建设。

第三,“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教书育人实施的主体,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我的课堂我做主”是对主体和责任的宣告。“课程思政”建设要靠教师去落实,首先考验的是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例如在《中国近代史》《中国通史》教学中,如何将传统的以时间为脉络的历史知识的讲授,有效穿插课程思政的理念,而且不牵强,学生容易接受,不抵触,这就需要教师下大功夫。建设一支具有自觉“育德意识”和较强“育德能力”的教师队伍,是确保所有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人才资源保障。

第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心在系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既要求转变教育观念,也要求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组织开展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师培训、加强教学管理和考核、保障教学质量等方面更加充分地发挥引领的作用。

第五,“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在学生。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出更高素质的人才。因此,“课程思政”改革的效果如何,最终必须以学生的获得感为检验标准。一方面,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德育和素质的要求,并以此为标准制定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标准。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研究。针对学生思想特点,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制定评价标准,这是保证“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则。

课程思政强调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内在德性和素养,注重将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是立德树人的突破口和新抓手,有助于帮助学生解答思想困惑、价值困惑、情感困惑,激发其为国家学习、为民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帮助其在创造社会价值过程中明确自身价值和社会定位。

进入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努力构建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培养方向,推动课程思政广覆盖,提升育人成效。

作者:张小萍,吕梁学院历史文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