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程思政”加强学科教学育人目标——参加第二期“学科教学育人与课程思政”网络培训心得

原创:刘红霞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0-09-16 阅读量:0

本人有幸参加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的第二期“学科教学育人与课程思政”网络培训,通过两个月的学习,受益匪浅,体会颇多,不仅加强了我对课程思政内涵、作用的认识,而且深深地体会到了课程思政在协同学科教学育人方面的作用及地位,下面是本人的一些思考与感悟。

一、明确了课程思政的内涵

通过这次培训,我认识到“课程思政”是指采用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学校教授的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切实把“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素质教育为核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2017年,“课程思政”被纳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从地方实践探索转化为国家战略部署;2018年,教育部先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在全国推广“课程思政”。2017年、2018年教育部先后两次在沪召开的现场推进会上,“课程思政”被认为向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提供了“上海方案”,所有省份借鉴上海各校做法,推进本地改革。经过课程思政改革,学生普遍认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有亲和力、有针对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时传播到了学子们心间。

二、教师要注重课程思政在协同育人方面的作用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必然要遵循和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其中,“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要求。教师要重塑教学理念,且必须重塑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质量观,要做到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

1.教师要以坚定的政治立场承担育人使命

“课程思政”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突出位置,深入分析课程内容,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教育主体而言,只有当教师自身真正理解、信仰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时,才能在教学中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教师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明确政治立场,加强理论修养,努力做到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把爱国情感、社会责任、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等内容传授给受教育者,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而且教师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道德魅力与职业精神,通过以身示范与言行感染,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教师要以深刻的思想体悟培育时代新人

“课程思政”的一大优势就在于,它能让学生在学习各种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洗礼和情感陶冶,更好地实现自身思想素质和政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目标,坚守“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教育情怀,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爱拉近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在润物无声、化育无形的过程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教育不是培养“知识的存储器”和“移动的工具箱”。“课程思政”就是要在课程目标设计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找准关键、突出重点,努力让学生形成符合本学科的科学精神和研究态度的同时,成为“价值理性视野下人格健全、品行端正的‘自由人’”。所以,“课程思政”不能片面地推崇“唯量化”评价,而是要将教育教学向理想信念教育、学术能力培养、社会责任培育等多向度延伸,培养一批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使他们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排头兵和主力军。

3.教师要以多维的课程设计彰显价值属性

“大学课程不仅仅是追问其范围的解释之学,更是规范人的价值之学”。教育是一项面向人、为了人的工程,绝不仅仅是某种知识的灌输与转移,而是要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过程中将某种精神与价值传递给受教育者,在这个意义上讲,科学家是有国界的,科学技术也是有国界的。在新时代强调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对教育本质的解蔽与重识,是要将教育内容从知识维度、能力维度深入到价值维度,这是向教育“初心”回归的必然选择。

作为教师,要在设计课程内容时不断丰富教学维度,重视对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运用,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授课计划之中,这意味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度开发,对课程进行整体科学架构,努力提炼教学内容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课程不仅要实现学生对知识积累、能力提升的需要,还要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对学生的道德理念、价值观念进行引导。蕴含在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是生硬地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移植过来的,也不是要消解专业教育的原有目标,而是要在坚持立德树人的基础上,立足课程的自身特点,对课程进行深度开发与深层设计,充分挖掘专业知识所蕴藏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激活各类课程的价值属性,涵育学生的精神世界。所以,课程思政建设不能追求统一模式,不能确定同一指标,更不是新增几门课程,必须注重多样化、追求个性化、遵循渐进性。

三、“课程思政”要与学科专业建设及相关的教育教学无缝衔接

“课程思政”理念在高校各门课程中的整体推进,关联着高校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及其他许多重要的领域,若其中的结构性矛盾不能有效理顺,则必定会制约“课程思政”在高校课程中的落实。其中“课程思政”与学科专业建设的有效衔接问题是最突出的。在学科专业建设中没有很好渗入“课程思政”的理念,这也导致许多问题的产生,长久下来必然会使“课程思政”流于表面,无法真正进入教育教学过程中。

而且“课程思政”与教育教学要素的有效衔接问题也是特别值得重视的。目前“课程思政”更多停留在理念层面,这就需要将其落实于教育教学各要素过程中,使其既有理论和政策支撑,又有实践的落实。比如“课程思政”理念如何进教材,使之在教学基本依据的层面上有据可依就成为关键问题;再如“课程思政”理念如何被教师所接受。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主体,更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设计者,教育教学效果的达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的意愿、能力与素质,“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教育教学过程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愿不愿意,投入程度与力度以及能不能实现。

我们要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要素,切实突出专业课程教学的育人导向,依据不同性质的专业课程,通过大量与专业课相关的信息资源、典型案例的收集,结合专业课程本身的特点,提炼出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而生动的资料载体,让专业课上出“思政味”,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做到“显性思政”与“隐性思政”同向同行,产生协同育人的效果。

本次培训收获颇多,不仅使我对课程思政的相关问题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而且进一步明确了课程建设的思路,这对我以后在大学语文和古代汉语课中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红霞,吕梁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