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网络培训心得体会

原创:陈丽妍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0-09-16 阅读量:0

我们常说“教育以学生为本,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他们的素养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命运。高校培养的人才,除了具备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之外,还应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和文化涵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就要求各专业开设的各个学科、各类课程都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保持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积极发挥学科育人的重要作用。

近些年,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为大学生获取信息资源、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西方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渗透,也在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客观上,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如何开展与时俱进的大学德育工作?如何针对现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形成全面加强大学德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如何进一步创新大学德育工作体系,全面开创大学德育工作的新局面,是摆在所有高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历史任务。

首先,将思政内容融入各学科教学,需要实现两者的有机兼容,这种兼容应避免抛开两者的联系而进行简单的说教,应避免以读文件的方式生硬地灌输给学生,而是应将思政内容巧妙地融入学科教学中,在学科教学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渗透思政教育,进而实现两者的紧密衔接。

其次,德育工作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传统文化于国家民族的价值和意义被不断挖掘,其对国家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并被提高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所以高校德育工作离不开传统文化。

另外,应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西方文化。当下,文化多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但部分大学生由于不能全面了解西方文化,只看到了西方文化光鲜的表象,或者盲目听从种种谬论,甚至开始怀疑本民族的文化,出现了民族文化自信心不强,民族自豪感不足,社会主义信念动摇的问题。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既要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不回避西方文化,对于国外的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西方文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明确思想政治教学的方向显得格外重要,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明确这一点,在西方文化冲击下,多元文化的格局下,才能保证大学生在价值观的树立过程中保持着正确定位,更为客观地去看待多元文化。

最后,课程思政应抓住新媒体时代的重要机遇。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高校德育工作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的复杂形势。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教育者向受教育者单方面灌输思政内容的时代已经结束。新媒体时代,青年成为使用新媒体的主力军,他们有了更多获取信息的来源与渠道。高校思政教育不能拒绝或者回避时代的最新产物,而应该因势利导,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即时性、互动性,创新思政教育内容的传播途径。紧紧抓住新媒体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思路,使其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而言之,思政教育是高校教学的重中之重,各学科都应把立德树人融入学科教学中,使其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制观念。高校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当前思政教育的复杂和严峻形势,在此过程中,要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的魅力,要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同时,对于外来文化也不回避、亦不排斥,但应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点与优势,使其在高校德育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作者:陈丽妍,吕梁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