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体开智以外,又以德育为重”——课程思政网络学习体会

原创:王凤平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0-09-16 阅读量:0

从2020年5月开始,我有幸参加了吕梁学院第二期“学科教学育人与课程思政”专题网络培训学习,此次学习分为课程学习、主题研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三个环节。通过学习让我更加深入理解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深化了爱国主义情怀,坚定了育人理想信念,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与途径。现将本次学习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明确了“课程思政”的内涵

1.“课程思政”的前提基础是做好言传身教,让教育者先受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课程思政”的贯彻离不开教师。所以要让教育者先受教育,先行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教师既要精于“授业”和“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时刻心系国家和民族,不忘所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

2.“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是将文化自信融入学生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担负起民族振兴的重任。“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从广义上而言是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提升,是深化学生对道路、理论、制度理解的关键一环。而“课程思政”的实质,就是在潜移默化之中,通过传播先进文化让学生不断增强这种文化自信,并将这种自信融入自身的思想和行动中,逐渐养成文化自信。

3.“课程思政”的实践方法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引领的潜移默化

“课程思政”和核心要求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的思想。教师应积极探索,深入挖掘所讲授课程中所蕴含的育人元素,寻找其与各知识点相结合的契合点,将育人元素有机地融入所讲授的知识点之中,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实现思想引领,促进学生思想认识不断深化、价值观念不断提升。

二、懂得了“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

1.解决的是高等教育的方向性问题

高举什么旗帜,坚持什么方向,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性、方向性问题。坚持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离不开课堂主渠道作用的发挥。而“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思想政治课程、主题教育活动互为补充,全员投入、深挖元素、明确导向,促进了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落实,实现教书育人。

2.解决的是人才培养的价值观问题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常常问学生这样的问题:你毕业以后想做什么?大约有一半的学生不知道以后想做什么,甚至很多大四的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也很迷茫。还有部分学生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急功近利、唯利是图,过分强调个人享受,一味索取,忽视对社会的贡献,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与党和国家对大学生高素质的思想要求相差甚远。

我们的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事关民族命运、国家发展,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如果学生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在走上一定的岗位或职务后,很容易分不清是非、找不准方向。因此要在我们教育中引导学生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与国家同发展共前行,铭记自身使命,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细化了“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

1.理想与实际的结合

思想教育影响的是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认知模式和行为习惯等,关键在于与他们思想的沟通和学生生活经验和现实情景的结合。“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所讲的内容,不是马列经典原著选读课,不是思想政治教育课,而是深入挖掘所授学科中有利于学生增强政治认同和文化自信的内容。把诸如相关的知识背景、历史发展、现实意义、发展前景等,用贴近学生实际的话语、案例等形式讲解出来,让学生对于所讲述的内容感同身受。

2.显性与隐性的结合

隐性教育,就是通过“课程思政”指引学生的思想,目的是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开展思想引领。借助“课程思政”,可以让学生在其他课程的学习当中,印证思政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同样可以在思政课堂上,找到一些专业课上熟悉的内容,多了解相互的联系,在加深学生印象的同时,也有利于这些理论与现实的相互验证,从而积极引导学生将知识探索、科技进步与国家发展、人生目标、价值实现相结合。

3.智育与德育的结合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本质。“德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不仅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是学生实现人生与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在实现“智育”的同时,应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知识讲解和价值形成有机结合,在知识传播中实现价值的引领,将德育与智育有机融合在一起,在教学中既要教学生相关的专业知识,更要深化立德树人理念,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这次培训强化了我对教师的育人本领和立德树人的责任意识,为自己在日后专业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和方法,为之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作者:王凤平,吕梁学院艺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