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四史”需要把握四个主题*

作者:侯志水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0-11-09 阅读量:0

欲明大道,必先知史。“历史虽然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总会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出现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之中”。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要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如何学好“四史”应该是每一个关心党和国家前途与命运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理论工作者应该深思的事情。笔者认为,学好“四史”需要把握“四个主题”:即学好党史,突出革命主题;学好新中国史,突出复兴主题;学好改革开放史,突出创新主题;学好社会主义发展史,突出信仰主题。这样才能从历史中汲取新时代奋进的力量。

一、学好党史,突出革命主题

马克思有句名言:“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马克思的这句话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革命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产生于无产阶级大革命的时代,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必须领导和组建工农联盟,打倒土豪、打倒军阀、打倒列强。革一切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人民苏维埃共和国,推翻三座大山,使劳苦大众翻身得解放,为中华民族赢得自由和独立。

什么是革命?毛泽东同志给革命下了定义:“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早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了著名的三次武装起义:即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深刻地领悟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力量。果然在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在井冈山站稳了脚跟,后来成立中华临时苏维埃共和国,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大大小小的武装割据的红色根据地。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红色政权到底能够打多久?面对质疑和困惑,毛泽东同志给予了高瞻远瞩的回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果然,正像毛泽东科学展望的那样,全中国大大小小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后来连成一片,汇聚成为硕大的红色革命大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由“临时”转为“正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从1921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抛头颅、洒热血,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光照神州大地,如“军民团结、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不怕艰难险恶”的长征精神、“改变作风、提高素质”的延安精神、“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西柏坡精神,从而获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中国革命的成功,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姚桓教授所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一文中总结指出:“不是机遇格外垂青中国共产党,也不是什么偶然因素把中国共产党推到了领导地位,而是中国近现代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只有在先进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完成”。百年中国共产党史,可歌可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用自身的运动发展壮大的逻辑,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个重大的问题。因为中国共产党有能力带领和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领导核心。这个领导核心的地位不是自封的,这个领导能力来自于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来自于伟大的实践来锻炼。没有科学的理论,就没有伟大的运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问题,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根据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大众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中国引向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康庄大道,很好地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重大问题。

中国共产党为了永葆先进性和党的青春活力,不断推进自我革命、自我完善。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政治优势。2019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党要求全党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提醒全党同志,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在新时代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学习党史,认真总结党的奋斗史、理论创新史和自身建设史的经验教训,这是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基础,是其他历史学习所无法替代的。

二、学好新中国史,突出复兴主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地揭示了新中国发展的历史逻辑:“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王炳林教授在《大国追梦》一书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 。学习新中国史,要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和发展这条主线,新中国史说到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争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

历史不容忘却。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述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时,要求全党要永远铭记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厚重积淀,就没有后来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历史性的辉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张士义研究员在《科学认识新中国史的主题和主线》一文中认为,深入学习新中国史,需要科学认识和把握它的主题和主线,即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从1949年到1978年,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从1978年到2012年,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破除各种思想和体制障碍,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发展活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性成就,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三、学好改革开放史,突出创新主题

历史浓缩的都是精华。中国现代史可以概括为三个以来:即建党以来、建国以来和改革开放以来。每个“以来”都包含了深刻的历史内涵与外延。如果说建党以来,突出的主题是革命;建国以来,突出的主题是建设,那么改革开放以来突出的主题就是创新。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同时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和旗帜。改革开放怎样看待?历史和实践表明: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在著名的南方谈话中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四不主义”表明了新时期共产党人敢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国情,勇于创新发展。小平同志鲜明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计划经济不姓社,市场经济不姓资,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要“不争论”,拿事实说话。在开放中要善于吸收包括资本主义文明在内的一切人类文明成果,“拿来主义”不坏嘛,要有眼光的拿来。祖国怎么统一?“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博大的胸怀和东方思维的思辨性。在发展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只要能够引领发展,产生好的结果,“不管是白猫黑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在改革开放中,面对各种风险、矛盾和挑战,要“摸着石头过河”,在摸索当中求是,在经验教训中总结提升。看准了的,允许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路在脚下,行动胜过犹疑和徘徊。以“三个有利于”为判断标准,选准了方向,就要敢闯、敢干、敢进、敢为,就像过去打仗,要善于抓住机遇,“杀出一条血路来”。总之,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问题。当然,发展起来后也并不比发展起来前问题少,这就是著名的“邓垦之问”。

伟大的觉醒孕育了伟大创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这既是对改革开放实践的肯定,也是对新时代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高度凝练。总结和弘扬改革开放精神,是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

四、学好社会主义发展史,突出信仰主题

学习是一种信仰。因为只有学习,才能够引领未来。学习和学好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为了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弄清楚、理解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进一步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博弈将是长期的历史过程。用毛泽东主席的话说就是:“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实事求是地说,现在西风很盛呀。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还非常激烈,存在“四信危机”:即共产主义信仰渺茫论、社会主义信念动摇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信心不足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程度下降论。我们要自觉加强“四个如何认识”:即第一,关于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历程;第二,关于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第三,关于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第四,关于如何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斗争带来的影响。因此,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也将是长期的历史的过程。

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要补精神之钙,提高党的战斗力。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

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我们要固的本,就是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曲折历程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一旦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就会土崩瓦解。革命战争年代,检验一个干部理想信念坚定不坚定,就看他能不能为党和人民事业舍生忘死,能不能冲锋号一响立即冲上去,这样的检验很直接。和平建设时期,生死考验有,但毕竟不多,检验一个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确实比较难,X光、CT、核磁共振成像也没有办法。崇高信仰、坚定信念不会自发产生。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无数事实证明,对共产党人来说,只有理论上清醒才能有政治上清醒,只有理论上坚定才能有政治上坚定。所以,要全面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武器,学懂弄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弄明白历史怎样走来、又怎样走下去,从而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总之,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整体。“四史”是一座智慧宝库。学习“四史”是研判世情、国情、党情,科学把握党和国家所处历史方位的前提与基础;学习“四史”是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理清历史脉络的必然要求;学习“四史”是汲取经验智慧,提高治国理政能力水平的迫切需要;学习“四史”是坚定理想信念,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学习“四史”是发掘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推动思政课创新,掌握学习研究的叙事权、话语权的应有之义。学好“四史”,可以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凝聚中国力量,为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工程、建设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奠定坚实的精神底蕴。 

作者简介:侯志水,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本文属于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H18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