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感悟“四个运用”与“五个坚持”

原创:刘国权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1-03-30 阅读量: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历史回眸中可以知得失、鉴古今、明成败,可以砺初心、强信仰、固理想。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一百年,是数度于绝境处开生路的一百年,是屡次于艰险中拼生机的一百年,更是勇担国家独立与富强、民族解放与振兴大任,感召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无所畏惧、披荆斩棘、攻坚克难、一往无前的一百年!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改造、改革开放……一百年过去,亲历者日渐远去,多少影像图片也失去了色泽。但在战火岁月里迎着枪炮声傲然降生的经典文献,以及文献中饱含的赤子情怀和深邃思考,愈经岁月洗礼、愈发光彩夺目。

毛泽东同志的《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是文献星空中格外闪耀的一颗,从中我们能真切感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深切感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的初步形成,深刻感悟为什么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中国特色、提炼中国智慧、推进中国实践,以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实现民族复兴梦、人民幸福梦、世界大同梦。

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内容及其贡献简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同志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代表性著作,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性成果,也是对当前党和人民奋进“第二个百年”目标新征程、如期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极具指导意义的经典文献。1930年问世以来,该文先后经历了诞生期(1930—1941)、公开期(1941—1951)、定型期(1951—1991)与校订期(1991年至今),出现了1930年油印版、1941年《秘密文件》版、1951年《毛泽东选集》版等10余个版本。文章精要剖析了“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在游击区域建立红色政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路线策略”,“争取江西、同时兼及闽西、浙西”等攸关中国革命生死兴衰的问题,在理论上阐释了以农村为中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科学性、必要性与可行性。不仅为纠正党内错误思想提供了方略、指明了方向,更为党和人民留下了深远启思——无论革命、建设、改革,都要立足中国实际,拒绝照抄照搬,建构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思想理论和制度形式。新时代中国面对“两个大局”的挑战与机遇,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对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2035年“远景目标”和“第二个百年”宏伟目标的使命与任务,需要从经典文献中不断汲取历史之思、理论之力、思维之法与实践之方,以更好把握世界局势和中国国情、自信阔步复兴之路和强国征程。

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对当前研判形势、审视现实的启思:充分运用联系发展律、对立统一律、量变质变律和肯定否定律

联系发展、对立统一、量质变和否定之否定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充分展现了对这四大规律的全面把握和灵活运用。从联系发展律看,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地主与农民的矛盾等13个矛盾的内在关系,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指出革命高潮必将因为矛盾的普遍爆发而快速到来;援引中国的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强调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辩证把握必然性与或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认识到“小小的力量”在中国环境中存在发展的可能与必然。从对立统一律看,精准论断了国际国内的矛盾普遍存在,和中国会比西欧快一步进入革命高潮的矛盾特殊性;科学分析了夺取江西的内外因优势与主客观条件;在谈及革命任务、革命路线、革命策略时始终贯穿“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和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从量变质变律看,指出要满怀信心地看待事物的发展过程与细微量变,既不因为一点成绩盲目乐观(如因误判敌人“恐慌万状”陷入盲动主义),也不因为暂时低潮情绪悲观(如因疑虑“红旗到底打得多久”过于沮丧悲观),而是点滴积蓄力量、渐进推动发展,最终实现量的积累完成与质的飞跃突破。从肯定否定律看,毛泽东同志始终高度重视“否定之否定”的思维方式,于1958年总结工作方法“六十条”时将“否定之否定”总结为“肯定否定规律”。把握肯定否定律的关键在于辩证看待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正确理解“螺旋式地上升”。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用革命主观力量只剩下“一点小小的力量”,反革命的力量也并非“十分动摇”“恐慌万状”来阐述革命的“曲折性”,同时用望见桅杆尖的航船、喷薄欲出的朝日和即将成熟的婴儿形容革命的“前进性”,指出革命胜利的过程不易但必然到来;还将此理论创造性地用于军事策略中,提出在固定区域的割据斗争中“用波浪式的推进政策”,在强敌跟追时“用盘旋式的打圈子政策”。

进入发展新阶段、历史新方位的中国正立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着眼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实现,聚力于人民美好生活向往满足和美丽中国建设,呈现出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有能力、更加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新时代中国同世界各国有日益密切且更加复杂的关系联系,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利益格局重塑快速推进;面对各式各类“黑天鹅”事件和“灰犀牛”事态,正整合一切资源与力量寻“危机”中的“新机”,谋“变局”中的“新局”。种种机遇与挑战、机缘与风险、机运与考验要求着对上述四大规律的重新梳理、深入思考和精准把握,以纯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和扎实的世情国情掌握,引领问题思辨、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和实践推进。

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对当前部署工作、推进实践的启示:始终坚持以国情为基点、以人民为中心、以调研为基础、以务实为追求、以理论为先导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所以成为“广为人知的经典”,原因就在于其坚持立足国情、扎根人民、注重调研、力求务实、遵循科学,既高瞻远瞩、指引前路、坚定信心,又针对具体、指导当下、提振士气。在文中,毛泽东同志不惟上、不惟权、不惟“本本”与“教条”,从中国的自身历史、独特文化和现实国情出发,指出了“城市中心论”“分散游击论”的错讹,阐释了以农村为中心,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科学性、必要性与可能性。始终关照广大担负赋税者、广大工农群众的生存境遇,尤其是农民问题这一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指出无产阶级将承担起资产阶级未能实现的反封建任务和“三民主义”,以彻底的革命让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让什么党派都不能和中国共产党争取群众。坚持“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对中国社会的复杂矛盾、革命低潮的根本原因、夺取江西的主客观条件等进行了资料翔实、精准细致的调查研究和梳理分析。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为准则,提出党和红军接下来应当执行的政治路线、完成的组织任务、采取的宣传策略和进行的军事行动。重视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让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法、阶级分析法、同盟组建法、政权建立论、暴力革命论、军事斗争论等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强调,推进“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和系统观念,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矢志推动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就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弘扬创新马克思主义和继承发展毛泽东思想,勉励全党以国情为基点、以人民为中心、以调研为基础、以务实为追求、以理论为先导,锤炼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履职尽责的“世界观”,以踏实、务实、真实支撑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方法论”,和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把握世界、看待现实、规划人生的“认识论”。这是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代表的经典文献的永恒魅力之所证,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鲜明体现。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本文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年度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项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0SQYZ-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