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研读中汲取奋进之力

原创:刘国权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1-06-25 阅读量:0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以下简称《分析》)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早期撰写的重要著作之一,也是我国党史研究者、社会学研究者高度重视的历史文献。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面对新中国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后的国际竞争合作新形势和国内利益调整重塑新态势,尤其是当前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新变化、大转型,全体党员有必要重新研读《分析》一文,并进一步深刻感悟、扎实践行其中的思想精华和宝贵遗产。

一、《分析》的“七个版本”与“三个阶段”

自1925年12月1日问世以来,《分析》共经历了七个版本的流变。其最初发表于国民革命军创办的刊物《革命》,几个月后被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农民部刊物《中国农民》转载,1926年3月经作者修改后又发表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主办的《中国青年》第116期、117期合刊。新中国成立后,作者结合新的形势背景和新的思考实践,继续对该文进行修改调整。中共中央于1951年5月出版的《六大以前——党的历史材料》重印本收录了该文的一版修改稿,当年10月出版的竖排版《毛泽东选集》收录了该文的又一版修改稿,1966年出版的横排版《毛泽东选集》则针对竖排版再次进行了字句的微调。1991年,人民出版社结合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对文章的发表时间和大部分注释进行了调整,形成了当前国内外通行版本。

《分析》的七个版本大体又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25年的诞生时期(《革命》版)、第二阶段是1926年的流变初期(《中国青年》版),第三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流变后期(《六大以前——党的历史材料》版等)。每个阶段的《分析》都较前一阶段有巨大差别。

二、《分析》是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代表性著作

《分析》从诞生到此后的数次流变,都鲜明体现着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紧密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和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大局、着眼长远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光辉典范。

其诞生于作者基于唯物史观对中国国情的初步探索。作者于1920年接触并熟读第一部马克思主义著作《共产党宣言》,于1921年《给蔡和森的信》中提出“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并于1924年根据《国共两党联合宣言》创作《分析》一文,将中国社会分为“大资产阶级”等五大阶级,并将锋芒直指以戴季陶为代表的“国家主义派”。修改于列宁民族殖民地理论与中国革命融入结合,和国民党右派破坏国共合作之时。20世纪20年代,列宁的民族殖民地理论传入中国;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逝世。面对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作者面向中国共产党党内同志改写《分析》一文,一方面坚持运用唯物史观和参考借鉴列宁民族殖民地理论,对中国社会的阶级阶层进行更为精准细致的划分,并较为科学系统地剖析了各阶级阶层的特点与关系;另一方面始终立足中国国情、面对中国革命现实不断丰富完善其思想认识。成熟于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与中国发展的深度接合。新中国成立后,也即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作者,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国情、中国革命、中国发展更为全面深刻地理解把握后,又结合新的思考和新的实践形成了《分析》的“后四版”。

三、《分析》指引着“实现两大历史任务”取得最终胜利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肩负着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两大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以不变的初心、极大的勇气和奋进的姿态勇挑重担,成为中华民族攻坚克难的主力军和延续复兴的主心骨。“两大历史任务”的具体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想要如期完成两大历史任务,就要在各种局势变化、各种风险靠近和各种挑战来临时,始终通过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团结凝聚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形成保持最坚韧的中国力量,这就内在要求着党和国家要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阶层阶级理论同中国建设发展具体实际相结合,更好协调社会各方利益诉求,在实现每个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过程中,完成“第二个百年”的目标任务,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社会阶级阶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中国社会科学院曾在课题研究中总结了新时期我国阶级阶层的“三大类”和“十三小类”,不少学者还对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新变化,以及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科技管理人员、个体户、中介组织工作人员、自由职业者等“新社会阶层”的出现进行了细致讨论。在上述时代背景下,更应以毛泽东阶级分析的观点深入到阶层内部,具体分析他们在今天新的时代中发生的新变化,从而更加正确认识和精准把握各阶级阶层在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的特征特质、所处地位与社会作用,进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团结凝聚最为浩瀚磅礴的力量。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