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论》中深入把握“三对关系” 与深刻感悟“三个立足”

作者:刘国权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1-07-26 阅读量:0

《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代表作和哲学体系的奠基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里程碑式作品和中国哲学现代化转型的引领性作品。其和《矛盾论》在同一年的先后诞生,标志着毛泽东唯物史观的正式生成和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意味着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思考探索进入了新的境界。

一、深入把握“三对关系”

《实践论》深度剖析了三对关系,即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其中后两对儿关系又以第一对儿关系为基石。

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上看,提出认识源于实践、认识发展于实践、认识的真理性由实践所检验、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实践。指出人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产生了对自然的认识和对人与人关系的认识,各种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尤其是阶级斗争),对人的认识产生深刻的影响。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人的认识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最终变成了“科学”。认识的正确与否,归根到底要在实践中检验;正确的认识在实践中得到确认,错误的认识在实践中得以修正。在实践中产生与确认真理性认识,也只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运动的一半,让真理性认识回归实践、指导实践、推动实践,一个发展阶段的认识运动才算完成。随着的生产的发展、矛盾的变化和斗争的推移,下一个阶段的认识运动又将开始。从这一点出发,人类的认识运动又始终处于进行中,没有完成时。

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看,提出人们在各式各类实践中,先发现事物的表象、片面和外部联系,这是认识的第一阶段,也叫感性认识阶段。随着感性认识的积累与反复,某一瞬间人的认识会产生突变与飞跃,形成“概念”,也即把握了事物的内在、全体和内部逻辑,这是认识的第二阶段,又叫理性认识阶段。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有着本质的不同,但二者又密不可分。理性认识的形成得益于感性认识的积累——不承认经验而只承认理论,就是唯心主义者;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为理性认识——只强调感性经验而忽视理性认识,则又将重蹈“经验论”的错误。洞悉了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紧密关系,才算真正理解把握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从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看,重申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在于懂得规律和解释世界,而在于能动性、创造性地改造世界;正确认识世界和切实改造世界的时代重任都已经压到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改造世界又同时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世界到了全人类自觉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时候,就是世界的共产主义时代。

通过对“三对关系”的深度、系统、精准剖析,毛泽东同志最终指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全部认识论”和“知行统一观”,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乃至无穷,推动人类对自我和对世界的认识与改造不断进入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

二、深刻感悟“三个立足”

《实践论》是一部常学常新的经典著作,其既重“行”又重“知”,既讲战略又讲战术,既教方法又塑思维,既促自我改造又促社会改造,具有丰富的内涵,对于后世干事创业、强国兴邦的目标设定、工作推进、宣传开展具有重要指引和借鉴意义。

1.设定目标时要始终立足国情实际

《实践论》对革命队伍中的顽固派、“左”翼空谈主义者、唯心论者、机械唯物论者和机会主义者、冒险主义者的弱点进行了深刻揭露。指明其思想错误、路线错误以及给革命造成巨大损失的原因是主观与客观相脱节、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对于革命者来说,要想取得革命胜利,就必须立足国情实际,科学设定目标,并结合时势的发展变化,有序、灵活地推进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情实际出发,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等重要论断,提出“两步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并从“两个大局”出发,部署推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四五规划”与“2035远景目标”的问世与擘画,也因其科学性、人民性、务实性,全面激发和充分汇聚着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与力量。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不会轻轻松松、一帆风顺,更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要一步步坚实迈进,一个个难题攻坚解决,一个个目标逐一实现。这就要求“向前走”不急躁、不冒进,“回头看”明来路、砺初心,始终从中国的独特历史、独特文化、独特国情出发定目标、做设计、谋战略。

2.推进工作时要始终立足主体实践

中国革命想要取得胜利,立足国情是前提,激发主体是关键。全面激发革命主体在革命实践中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才能确保革命队伍在各种困难挑战前的坚定执着、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敢于胜利。《实践论》在文中多次强调,马恩列斯之所以能够提出科学适用的理论,领导革命取得胜利,根本在于除了天才的条件之外,他们亲自参与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而后“秀才”通过学习,才能不出门“知天下事”;正是一次又一次的实践,推动着人的感性认识向理论认识的推移运动。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就主体实践提出了著名的“摸论”,即改革开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经验可学,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这一摸索是有的放矢而不是茫无目标,积极稳妥而不是盲目冒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立足国情实际谋全局”和“立足主体实践开道路”有了更加系统辩证的思考,多次强调“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辩证统一,要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践永不止步、改革永在进行,于主动积极、能动创造的实践中,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完善设计、推进工作。当今的世界形势波云诡谲,“东升西降”“南起北落”带来的矛盾冲突愈演愈烈;国内社会矛盾也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时常出现新情况、新挑战,要求全体共产党人以更强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能动性、创造性,以干促学而后以学促干,随即再次以干促学,一步步建设伟大工程、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3.开展宣传时要始终立足群众实感

“中国号巨轮”的扬帆远航,“谋国情”是察天观地、把握大局,“激主体”是航向明确、舵稳奋楫,“争群众”是团结众志、凝心聚力。中国共产党从1921走向2021,从50多名党员发展为9000多万党员,从革命初燃的星星之火到漫山遍野的红旗招展,最根本的因素之一,就是“依靠群众求胜利”,即有效团结了群众、切实凝聚了群众、真正赢得了群众。中国共产党的“能”如何让群众看见?马克思主义的“行”如何让群众理解?《实践论》是极其成功的示范性作品。文章贴近群众接地气、真情实感见深情、形象生动易理解、中西交融产共鸣,“打通了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民间话语与官方话语、中国话语与对外话语的隐性阻隔”,用平民叙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文中大量出现的“失败者成功之母”等民俗谚语和“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等形象比喻,全程贯穿的层层递进式话语逻辑和简短有力式话语风格,以及对《三国演义》“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等俗话俗语和马恩列斯(尤其是列宁)“实践高于认识”等科学阐述的兼容并包、有机整合,让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听得清、看得懂、咽得下、信得过,同时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走向及取得胜利的主客观条件有了深层次、系统性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做好做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建设具有强大引领力和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加强话语方式和传播手段创新,让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面对“2035远景目标”和“第二个百年”的蓝图大计,今后的群众宣传引导教育工作要进一步立足群众实感,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让“根本方法”变成群众自我提升的“管用办法”,将“科学原理”变成群众乐于接受的“生动道理”,争取群众的理解、悦纳与支持,最终汇流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力量与汗水,聚合起攻坚克难的磅礴之力。

(作者系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