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变革有着令人惊奇的“摩尔定律”,大约每隔两年,技术升级就要翻倍。在技术深度变革的推动下,人类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加速时代。技术深度变革引发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伦理难题,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会消解人的劳动价值?生物科学的发展是否会消解人的价值?如何填补技术发展带来的法律空白?技术变革正撬动着社会的神经,如何面对技术深度变革,成为教育不可规避的问题。
技术深度变革中的教育迷思
什么是可靠的知识
技术发展对教育发出深层诘问,什么是可靠的知识?如何理解课堂的知识学习与知识价值?谁是知识的裁判?人的学习速度还能否跟得上机器学习的脚步?什么样的学习才是面对未来的学习?
大学作为“高深知识”的研究和传播组织,既是技术的开发者、参与者和引领者,同时也深受技术变革的挑战。因此,在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迈向普及化的阶段,如何应对技术变革,又如何转变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实践以应对未来和人的发展需要,已成为亟待讨论的议题。
技术深度变革的宏观背景,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过程、方法和效果等都提出了挑战。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需要系统反思和重新审视。
未来世界的基本特征
不对称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未来世界的基本特征是,技术的变化速度会超过人类的适应速度。在此基础上,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伊藤穰一和著名记者杰夫·豪在新著《爆裂》中总结了未来世界的三大趋势——不对称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对称性强调,规模的概念将成为过去时;复杂性强调,未来世界的复杂程度骤升,现有的理论和实践面临无效困境;不确定性则强调,没有人可以准确地预测未来。这给大学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价值:需要超越对确定性知识的寻求;需要打破固有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放弃对未来行业发展的盲目预测。在此意义上,高等教育想要培养面向未来的人,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实践亟待变革。
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
学习力是核心
在理念层面,大学需要超越现有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特征是,目标明确和培养方案确定。其带来的结果是,学生有相对明确的职业目标,学习的知识是结构性的和框架性的,针对具体的实践。但问题是,一方面,技术变革同时带来了职业变革,在可以预测的未来,人工智能将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产生巨大的变革效应,我们无法确定某个专业在未来的价值;另一方面,在某些知识领域,技术的迭代带来知识的迭代,知识迭代的速度甚至超过了学生学习的速度,掌握知识不再意味着拥有专家权,而更可能意味着学习资源的无序消耗。因此,人才培养理念需要从关注职业和确定性知识转向面向未来的素养——学习力。概括而言,学习力是学习者专注问题、面向未来,具有始终保持学习热情、投入学习的能力,又表现为由持续有效学习和健全交往积淀,超越一般意义的学习技能,成为生命存在的学习底色与学习素养。
首先,学习力是一种理念。需要认识到“生也有涯,知也无涯”的本质,从而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超越具体的学段,而把学习当作“生存的家园”,当作认识世界、体验世界、构建健全生活的基本方式。
其次,学习力是一种方法。需要打破学科边界的束缚,从认识世界的角度架构知识体系,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随时调整自己的认知。
再其次,学习力是一种结果。学习本身成为目的,超越对未来职业的想象,而培育自身的调适能力,培养在任何领域都能够高效而有质量地学习的能力。
最后,学习力是一种关于未来的信念。在复杂而不确定的未来世界,改变是常态。而学习力正是面对改变常态中不变的常量。
学习力的培育
拥抱无知,保持谦卑
在实践层面,大学人才培养需要超越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保持现实的确定性与未来的不确定性之间的平衡。现实的确定性,强调对人类发展经典原理的把握,这些原理并不随世事变迁而发生转变。未来的不确定性,需要通过学习力的培育加以应对,不具有唯一确定的应对模式。
面对现实的确定性,需要不断加强对通识教育的重视。人类发展的每个领域都有着自身的底层逻辑,这些底层逻辑历经历史变革而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动,充分说明其具有超越性。面对大学资源有限的现实,优质的通识教育开展面临巨大挑战。因此,从“巨型大学”走向“交互大学”,建构全球性的资源合作网络,就成为培养未来人才的必要选择。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需要将教学化为教育,从人与人的互动中建构学习力。学习力的培育需要两方面重要的能力。
其一,建构意义的能力。人生意义问题几乎困扰着每一个人。理智的人们常常自问,我为何而来,我将到何处去,目前的一切有何意义等。“意义空心化”甚至成了时代症候,其根源在于,过分看重外在的目标而缺少必要的内省,过分强调自我而缺乏必要的谦卑。如何把基于知识的教学转化为基于人的教育,是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变革的重要问题。
其二,认识“无知”的能力。知识学习应是孕育新知与认识“无知”交互作用的过程。探索培育学习力的重要方法,也应向苏格拉底学习:通过认识自身的无知,从而保持必要的谦卑,进而洞察世界的真相,逐步走向真理。认识“无知”的能力需要不断地训练,需要首先抱有对“无知”的开放性。认识到“无知”并不意味着能力欠缺或不够努力,而恰恰意味着对“无知”保有必要的谦卑,并合理地提出对已有知识和论断的质疑。要意识到,自身的“无知”总是持续学习的重要激励。如何将认识“无知”的能力作为人才培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人才培养实践变革的难点。
(作者单位分别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