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教育部“43号令”实施以来,我国高校辅导员的职责与工作内容进一步明确,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培养也渐渐站上舞台。辅导员学历提升计划、素质能力培养计划等多种平台的出现都意味着新时代的辅导员能够有更多的机会选择。在机会和选择增加的同时也意味着辅导员要更重视职业发展和规划,不能仅仅随浪潮向前。自入职以来,我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要不要读博?恰逢此次参加第二期海南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现场聆听多位大咖的课堂,也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的思考。
一、找准“实务工作”和“科学研究”是什么
要想找准“实务工作”和“科学研究”的方向,就要搞清楚它们都是什么,涵盖了什么。从字面上来看,“实务工作”就是辅导员日常开展的,涵盖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党团、学风、心理、就业等等具体的工作;而“科学研究”则是对于辅导员工作中方向、方式、方法等展开深入的研究,进而形成较有体系的内容和框架。从实际操作上来看,“实务工作”是辅导员每天要完成、处理的各项工作,大多数是细节化、具体化的内容;而“科学研究”则是辅导员的思考与经验总结,主要是方向性、指导性的内容。
无论是从字面上还是实际操作上分析,二者都没有明确的界限,呈现出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状。这其实也就是“实务工作”和“科学研究”的本质,二者既是互为前提,又是互为结果。
二、理论学习是实务工作的基础
每一名辅导员刚步入工作岗位的时候都经历过入职培训,但是辅导员的工作涵盖面广,实操性强,因此短期的培训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需要辅导员具备较强的知识背景,所以说理论学习必不可少,它是辅导员开展工作的基础。
理论知识要全面学。要建立辅导员的理论体系,首先就要全面地、系统地学习各项知识,包括但不局限于“四史”、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工作相关文件、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基础知识等等。
理论知识要具体学。辅导员大多来自不同的专业,具备不同专业的知识背景。除了构建辅导员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外,辅导员还需结合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学习自己薄弱的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自己的优势领域,补齐短板,增高长板。
理论知识要持续学。高校学生的特点是随着社会发展、环境变化不断转变的,辅导员的工作也是在不断地变化更新,因此,辅导员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要长期、持续地进行,让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变成长河,源源不断、生生不绝。
三、实践经验是科学研究的前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辅导员这样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工作,经验的积累是最宝贵的财富。在没有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工作5年内的辅导员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前提就是不断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这些经验也会成为辅导员开展科研工作的独特优势。
实践经验要多记录。辅导员要建立自己的工作记录册,对于自己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做到有迹可循、有法可找,不要让工作流逝于无形之中。工作记录册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工作日志、工作表格或者是随身笔记,如何方便如何进行,这样才能保证持续记录。
实践经验要多总结。我们在开展工作的时候总是有一个从0到1的过程。经验的积累其实就是经验的总结,做好了总结进一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变成自身的财富,因此,辅导员工作要适时总结、时时总结。
实践经验要多分享。入职半年多的时间,我有幸参加了大大小小十来个培训和分享,收获颇大。对于各项工作来说,分享既是一种总结,也是一种展示,不仅是对分享人自身的提升,更是对听众的经验收集。记录、总结、分享的过程最终都会更好地助力辅导员开展科研工作。
纵观辅导员的工作,实务工作和科学研究其实是一个圆的循环,既是前提,又是成果,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辅导员的具体工作是一切的基础,基础打得好不好决定了辅导员工作的大楼能不能盖稳、盖牢。随着辅导员工作经验的积累,工作方法也会慢慢变化,这是实践积累的财富,是无法从书本中总结出来的。提倡辅导员进行理论科学研究,这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家的科研不同,辅导员的科研更多是对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面临问题的所思、所感、所做、所为,是“具体”的科研,更具有工作上的实操性。提倡辅导员做科研,其实鼓励的是每一位辅导员将自己工作上的思考和做法进行总结和凝练,这个过程是对工作的一种反思,是对工作的一种计划,更是对工作经验的一种分享,本质上与辅导员之间的交流分享没有区别,但更加有体系、传播面更广,是对整个队伍提升的重要助力。
互联网时代给予了全体辅导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机会,而辅导员在工作中也要更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不仅仅是在培养学生上下苦功夫,也要在辅导员团队的提升和成长上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要思考实务工作和科学研究要做哪一个,哪一个更重要,而是去思考如何让自己的实务工作形成科学研究的框架和体系,如何让自己的科学研究更好地应用到实务工作中,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品牌,成为真正的专家型辅导员。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