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谈心谈话变“废话文学”

原创:郭凡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3-12-27 阅读量:0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直接组织者与实施者,身兼学生思想教育、学业、就业、日常事务管理以及与校内各部门的协同配合工作。作为学生求学生涯中联系最为密切的老师,谈心谈话贯穿始终,融入日常。如何有效谈心谈话,推进工作开展,避免造成学生反感的“废话文学”至关重要。

一、谈心谈话的意义与作用

俗话说:“良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谈心谈话工作是辅导员工作中一个应用最为普遍的传统形式和基本方法,是一项经常性的教育工作,在谈话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解决学生思想问题,更能实现教育管理的目的,确保思政教育可以落到实处。

1.有利于走进学生内心,积极解决心理问题

学生工作是全方位、全视角的,与学生谈心谈话的内容多数集中在生活适应、人际交往、学业规划、经济困难、情感问题、心理困惑、违法乱纪、就业指导和遭遇突发事件等。在当下阶段,由于家庭、社会等多方因素,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弱,大学生离开家庭的保护,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与困难,常常会产生不良情绪,精神内耗,躺不平又卷不动。面对面交流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目前的思想动态,行为动向,帮助学生解决眼下的急难愁盼问题,了解学生群体所关心的时政热点与焦点问题,捕获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思想动态,并及时给予正确方向的引导。辅导员可以在“一对一”的交流中进一步了解、引导和鼓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成长成才的积极性和内在潜能,克服惰性,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谈心教育成效落地生根。

2.有利于建立和谐共进的师生关系

辅导员一直以来似乎扮演着“保姆”“保安”“客服”“情感专家”等角色。这让学生很难敞开心扉,主动与辅导员建立信任。久而久之,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只能沦为机械的“工具人”,无法真正走入学生内心世界。而有效的谈心谈话,面对面的交流,辅导员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可能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坦诚表达内心诉求,在倾听的过程中,了解问题所在,剖析根本原因,针对性解决学生问题,实现彼此的相互理解与认同,建立信任。长此以往,辅导员在学生群体中的形象不再是“大家长”式说教的废话文学,而是逐步转变为学生的倾听者、开导者、支持者。这种师生间长时的交往和沟通,拉近了情感与心理距离,帮助辅导员转变形象,在学生事务工作中搭建互信的桥梁,更利于融洽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3.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辅导员事务性工作中的查课、查宿、主题班会、假期家访、与家长交流等工作内容,无不加深着对学生的了解,在长久的相处中间接地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有着积极引导。学生在校的时间较多,无论是思想波动,行为异常,还是语言偏激,学生在校期间一旦突发状况,或者产生不良的情绪与行为的时候,辅导员基于对学生基本情况的了解,就会非常容易地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情绪的安抚与思想负担的疏导解压,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种对症下药的沟通,能够高效地为学生提供解决思路与意见,利于学生人生修养与正确的三观的树立。由此可见,高校辅导员的一言一行在日常的相处中就已经深深融入大学生的日常,思政教育也在以润物细无声方式,逐渐实现对学生入脑入心,思政教育于细微之处见成效!

二、辅导员与学生谈心谈话存在的主要问题

1.谈话环境不具备私密性

安静、放松、私密性好的谈话环境是辅导员与学生们顺利进行谈心谈话的重要前提。如果学生有问题来办公室找辅导员,当遇到有其他老师或者学生在场时,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就会有所保留,不会袒露自己的心声,这种一对多的谈话环境也让谈话效果大打折扣。

据悉,多数高校目前未能为谈心谈话提供私密性较好的独立空间,学生来找辅导员多是在办公室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如果遇到课间也有可能出现“一对多”的局面,学生到嘴的话也会咽下,尤其是面对其他同学和老师在场的情况,更是有压力,思想上放不开,长此以往不仅会使问题得不到解决,反而会加剧问题。

2.谈心谈话准备不足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辅导员开展谈心教育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到对学生情况的“一口清”,包括学生的专业班级、宿舍情况、家庭状况、户籍地情况等,这就要求辅导员足够多地与学生接触、交流,才能够在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耐心,细致,用情地解决。但是,近年来随着对辅导员的要求越来越多,辅导员不是在参加各类活动比赛的路上,就是在填表写总结的过程中,在谈心谈话方面多是根据学生的反应来进行解决,等到反映问题这个层面,问题已经处于学生无法自行解决,只能通过辅导员进行外力的解决,应对突发问题会出现滞后与被动的局面。加之,高校在招聘过程中并未强调学科背景,多数辅导员非心理学专业背景,无法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帮助,仅仅依靠主观判断,依据带班经验进行分析,难免在谈心过程中内容空洞,指导意见理想化,谈话育人效果甚微! 

3.谈心方法不适当

谈心谈话教育不等同于简单地与学生聊天,而是一种有技巧的谈话方式,需要根据谈话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谈话方式。但是目前多数辅导员在沟通上依旧是倾听、劝解、说教。忽视了当下的学生群体思维活跃,想法独特,对于传统说教方式容易反感,抵触。如果辅导员的谈心谈话仅限于交流,开导,疏于后续跟踪教育,势必影响谈心谈话育人成效。后续有可能学生的问题会由大化小,也有可能有学生问题由小变大,这种不稳定性因素容易导致问题突发,这些都是由于谈话方法不当而引起的。

4.知识储备和认识水平不足

“两微一快一抖”成为大学生们社交和了解讯息的重要途径。学生们非常容易受多元化信息影响,他们的思想观点,认知,理念,价值观也越来越多元。辅导员工作繁多,压力剧增,无法及时学习了解网络新型知识,对于学生的网络热词,如显眼包、脆皮大学生、特种兵式旅游、多巴胺、搭子等了解较少,知识储备有限,没能做到及时跟进时代步伐,贴近学生,了解学生,造成师生距离越来越远,话题越来越少,信任度越来越低。

三、如何避免谈心谈话变“废话文学”

1.设置独立谈心谈话室

高校学工部应当结合辅导员实际工作,从硬件上给予辅导员与学生谈心谈话独立空间的保障,提供谈心谈话室,保障学生可以放开诉说。软件上,要进行谈心谈话常见问题的培训,在辅导员们遇到类似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

辅导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可以积极做好学生相关信息的“一口清”,当学生有问题前来咨询的时候可以及时找出谈话的主线,与学生积极开展谈心谈话,了解学生的困惑与难点,帮助学生打开心扉,对学生的难题、迷茫、困惑进行精准帮扶。考虑到部分内向学生的需求,也可以设立“树洞”,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在“树洞”尽情吐槽,辅导员老师进行在线解答,这样不仅照顾到了学生隐私性的需求,也利于学生放下戒备心,进行问题阐述,利于辅导员老师们了解当下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网络育人工作。

2.开展辅导员专业技能培训

辅导员在与学生谈心谈话过程中,需要具备相应的心理学知识,高校可以定期邀请心理学专家进行讲座培训,帮助辅导员们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与判断方法,帮助辅导员谈心谈话。也可以在招聘过程中侧重心理学专业人才,扩充辅导员队伍,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性,精准掌握学生心理,从而游刃有余地开展谈心谈话。组织辅导员队伍之间的座谈会,大家分享在代班过程中遇到真实案例,根据真实案例凸显的问题,大家共同讨论,提供解决思路与方法,形成“一生一档”的跟踪机制,并做好相应文字记录,以便后续形成谈心谈话开展的实用性工具书。

3.提质增效加强方式方法创新

谈心谈话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简单的“你说我听”,更多的是学生情绪的表达、思想的独立与压力的释放。他们面对人际交往、恋爱关系、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等自我无法和解的问题,情绪上就会出现各种不安,行动上就会出现“躺不平又卷不动”的纠结拧巴,内心逐渐会产生自我否定,自我怀疑的痛苦,如果还采用传统的说教模式,极容易激化问题。因此,面对千禧年的学生,需要在日常的事务中奠定良好的信任基础,通过QQ、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关注学生的动态,幽默地进行沟通,拉近彼此之间距离,关心他所关心的,思考他所思考的,与学生拥有共同话题,学生才会愿意与辅导员进行交流。

4.扩充知识储备,开阔眼界思路

辅导员要常学常思,常思常悟,常研常新,要不断加强相关知识的扩充与准备,比如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管理学、法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谈心谈话的方法、策略、技巧,以便在谈心谈话中科学地运用,增加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情感共鸣。

谈心谈话工作贯穿于辅导员的周期性工作、日常工作和校园危机事件处置工作中,与学生的谈心谈话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对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校园安全稳定极为重要,要在谈话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基础信息,运用谈话技巧进行沟通,要学会换位思考,“因人而谈”“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和实际中碰到的问题,起到思想引领作用。

总之,谈心谈话是落实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持之以恒用心、久久为功用力,在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暖心又“醒脑”活动同时,避免“废话文学”的尴尬。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