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当记者在清华大学甲所宾馆见到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副主任周爱军时,他正在为当天下午即将收官的清华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重头戏”——评估意见反馈会做着准备。
“此评估非彼评估。”周爱军笑着说,与2003年至2007年实施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相比,这一轮的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有很大不同。从“水平”到“审核”,两字之差,改变不小。
从2003年伊始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用“一把尺子”丈量不同类型所有高校,到新一轮评估将不同类型高校进行分类,2009年针对2000年以后的新建本科院校启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3年开始用每所高校自己的“尺子”开展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周爱军所言非虚。
“以前是‘一把尺子’量所有高校,新建本科院校和‘985’高校都用同一个标准,现在是基于不同高校不同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用高校自己的‘尺子’来量自己。”周爱军将新一轮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特点归纳为周期性评估和常态性评估相结合、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相结合、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从单一院校评估转变为点面结合评估、从“一把尺子”到“多把尺子”分类指导、中国特色和国际先进理念相结合,“转变的目的就是突出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导向,进而推动对本科教学工作评价的思想、理念、机制、工作内容的全方位改变,真正实现为中国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情况摸底、为发展提升把质量关的作用”。
“过去评估结果以优良中差的定性判断呈现,但评估意见对发现的具体问题和建议却涉及很少,往往5页纸的评估意见,涉及这部分的只有最后一页的1/3。”周爱军以此次清华评估为例介绍说,现在的审核评估意见必须包含三部分,值得肯定的、需要改进的和必须整改的,要求谈问题不能流于形式,必须明确具体、有针对性、有事实依据。“像今天下午即将召开的评估意见反馈会,除了评估专家组组长反馈全面情况,其他评估专家每人发言8分钟,要求不讲‘好话’,只说问题和解决建议,专家们必须拿出干货来,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让学校信服不容易。”
评估过程中,专家评估高校;评估反馈时,高校评估专家。周爱军将评估专家参与评估工作的过程形容为“痛并快乐着”。提前一个月接到通知后,评估专家便要查阅高校自评报告和数据分析报告,在进校评估前拿出对学校的判断意见,确定重点考察的环节、内容,重点解决的问题,还要经过培训才能上岗。评估过程中,在每晚召开专家组工作会议的基础上,鼓励评估专家全面考察、独立判断、有所侧重、增强交流,对学校形成全面客观的判断。
“评估专家想做南郭先生肯定是行不通的,但专家组的压力越大,评估高校的收获就越大。”周爱军坦言,有了常态性评估的支撑,周期性的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更像是对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全面体检。
周爱军说,因为这些实实在在的改变带来实实在在的效果,高校越来越看重评估对本科教学的促进作用,评估中心也通过配备项目管理员、启用评估信息管理系统等评估组织管理的专业化模式,确保周期性评估的常态化,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