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繁荣离不开产业合作、技术合作和教育合作,三者要联动、协同、交融。”近日,在2017欧亚经济论坛教育分会曁第二届“一带一路”产教融合与企业国际化发展论坛上,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表示,推动智慧学习工场建设是未来大学、职业院校的核心动力,是未来大学、未来高校、未来职业院校的一个核心载体。
科技进步将如何影响教育的未来?欧亚地区的教育如何应对未来挑战?本次论坛围绕“多元合作,共筑融合发展人才链”的主题,探讨欧亚地区产教融合的中国方案。
技术革命激励教育变革
技术革命改变的不仅仅是产业,更是对经济模式和人类文明的改变。人类社会每一次工业革命的成败都跟教育挂钩。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USC)终身首席讲座教授卢志扬(Stephen Lu)说,工业4.0革命将实现教育领域的虚实整合,在教育和产业发展上都有重要意义。
今天的教育正走在转折点上,唯有创新才能生存。
因为,未来机器人的兴起、计算世界、新媒介生态、超级结构组织、全球互联世界等会颠覆我们的商业模式、社会活动以及行为方式。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认为,大学必须关注世界未来的结构变化,必须思考未来教育是什么样子,未来需要什么人才。
未来,知识的融合、创新、智慧、变革管理、国际视野、跨文化领导力等素质和能力将变得更为重要。对此,西安欧亚学院院长胡建波表示,要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教育机构先要从自身的变革开始,创新提升教学质量。
具体而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主持人查建中教授提出,教育改革要立足培养为主,“开放国界、吸引人才”为辅;建立国家制造人才资格框架,统一标准;明确产学合作的机制、做中学的教学方法论以及国际化的人才标准;加强“一带一路”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等。
产教融合拓展教育合作
当前,全球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复杂性、多变性不断深化,建立世界命运共同体的需求从未如此强烈,教育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需要各类行业的创新人才。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外事办公室主任丁立忠说,“一带一路”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应用将起到重要作用,为企业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在2015年,建材行业遇到三大难题——融资难、市场对接难、国际化人才短缺,而国际人才短缺的难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如今,国际化人力资源联盟正在探索建立一种校企共同走出去的“丝路国际学院”模式,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
教育合作不是单纯的教育领域之间的合作,而必须将产业合作、技术合作和教育合作统筹起来考虑,即以产教融合的方式来推动“一带一路”的教育合作。
在中国,地方本科高校占全国高校90%左右的比例,激活和整合高校与企业的潜在力量,对促进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有重要意义。
欧美的应用技术大学都建立了高校和政府、资本合作的模式和体系。对中国高校而言,通过教育财政体系改革和教育金融创新,构建高校、企业的双赢机制,是产教融合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然而,对于大多数的地方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来说,想办成世界一流,还有较长的路要走。西安外事学院院长陈爱民说,民办高校90%的收入来自学费,光靠学费办一所一流的高校是很难的。因此,我们应该有更多营利性高校,渐进式改革,并要防范市场失败。
对此,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教科文研究中心主任韩凤芹提出,借助财政与金融手段,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消除教育发展的区域不均衡、资源效率低、部门条块分割等问题。现代教育体系需要财政与金融的互动。
绿色理念融通各国教育
绿色发展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应有之义。绿色发展,教育先行。中国高校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创新绿色教育,培养绿色公民;建设美丽校园,构建学校、社会、政府等多方参与的绿色教育圈层,共同推动“绿色丝路”建设。
在绿色发展理念下,不仅催生了新技术、新产业和新机遇,也指引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通过打造绿色教育体系,培养绿色人才,服务绿色社区,探索绿色教育发展的新机制和新模式,促进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跨越式发展,进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确保把所有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为绿色公民和关注环保效益的社会人,“双百计划”向学生提供绿色通识课程,同时向教师提供绿色课程培训——“校园生活实验室”和“绿色课程设计”,推动绿色校园的建设。
美国佐治亚大学终身教授黄耀文表示,绿色教育,就是把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知识、方法成体系地植入到学生的培养体系、课程体系中,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使学生毕业后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具备环境意识,具有基础的环境知识,为改善中国环境,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