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近日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粤港澳大湾区”分论坛,让大湾区建设再次成为关注热点。
特殊“药方”:高等教育合作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势必在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撑等方面需求加大,这客观上要求广东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深化与港澳两地高等教育的合作,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的“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要求,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的要求。
“药方”之妙:弥补经济发展短板
广东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北京、江苏等国内教育强省、强市有较大差距,是制约实现“两个走在前列”的短板之一。
粤港澳大湾区将对三地人才需求提出多样化要求,需要在保险、金融、法律、税收、会计乃至医疗服务等各个领域的国际化、专业化、高端化人才。广东高等教育需借鉴港澳地区尤其是香港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先进经验,做好人才需求调研,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推进大湾区人才的“精准供给”。积极推进与港澳地区高校的高端智库合作。
开展三地高校教育合作,能够促进三地的文化交流,从而增强香港、澳门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让他们与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进一步巩固“一国两制”,维护国家和平统一,保持三地的共同繁荣发展。
“开方”依据:三地高等教育有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粤港澳三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虽然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和突破,但是,办学差异等因素制约着它们的进一步合作。
办学体制差异限制了三地高校合作机制创新的力度。一是高校管理体制的差异,内地高校普遍由政府主办或管理,港澳地区高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二是办学体制的差异,广东高校受体制约束限制较多,客观上制约了开展灵活便利的合作交流。三是学制设置和就业方式上的差异,对粤港澳学生的交流学习也造成不便。
办学实力差异影响三地高校合作协调发展的深度。一方面,香港高校有3所世界百强高校,广东高校和澳门高校尚无一列榜。另一方面,广东高校自身发展差异性较大,多集中于广州、深圳、珠海三地。
战略规划与协调机制不完善约束三地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广度。一方面,从国家层面到三地政府,关于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的框架尚不明确。另一方面,三地尚未形成完善的组织协调机制,合作中的困难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改进建议:秉持新理念深度合作
创新三地高校合作体制机制,保障合作规划科学发展。一是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制定《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条例》,为三地高等教育合作创造制度和法律条件。二是建立由中央政府牵头,粤港澳三地政府主导,由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高校领导、专家学者等组成的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协调小组。三是建立粤港澳地区学分互认体系。
协调三地优质资源,统筹推进高水平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一是统筹三地教育资源,在粤创办粤港澳国际商学院,大力培养保险、金融、法律、税收、会计乃至医疗服务等各个领域的国际化、专业化、高端化人才。二是按照国际行业标准,加大职业人才培养力度,推动三地职业资格互评互认制度实施,实现区域内专业技术人才自由流动。三是依托三地理工科高水平院校,联合大湾区知名高科技企业,建立粤港澳联合创新研发基地,推动构建体系完备的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推进广东加快建成全国智能制造发展示范引领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
开放人才交流和引进政策,全面推进招才引智计划。一是实施三地高校管理人员互相挂职、教学人员互相兼职、科研人员互相聘任、学生互相交换,推动人才互动共用。二是建立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工程,为高端人才创造科研条件。三是通过购房补贴、人才绿卡、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优惠政策,创造适合高端人才的宜居环境。
共享发展成果,拓宽三地高校合作空间。一是创设优质资源共享平台,推进优秀课程网络免费共享,高水平实验室便捷使用,优质教学基地共同建设。二是创新粤港澳三地高校科研合作机制,实施重大科研项目三地共同招标制度,制定三地共同认可的科研奖励、成果认定与转化制度,共同打造重点团队和重点实验室,实施港澳高水平专家学者到广东高校研究机构开展驻站研究制度,助推三地高校重大课题成果孵化和高水平中青年研究人才培养。
(作者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教授,郝光、王豪菁、王斌亦参与本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