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能力培养核心 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

作者:郑永良 项俊 方波 罗婧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8-05-22 阅读量:0

在生物学科飞速发展的形势下,生物学教学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学科教学·生物领域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目标如何定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建立?基础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应该怎样设计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摆在了黄冈师范学院面前。

如何利用师范类高校特有的教学优势,改革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结构,适应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结构转变的需要,承担起为发展地方生物类教育培养急需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任?黄冈师范学院生命科学院在教学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依托国家特色专业暨湖北省品牌专业——生物科学(师范类)专业,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强化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开创了学科教学·生物领域教育硕士双螺旋式递进协同育人模式,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协同构筑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使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

实践能力:“三习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三习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是指见习、实习和研习三种课程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在充分重视教育硕士课程教学实践能力基础上,学生能够结合新时期课程改革要求,对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开展深入研究,由“教什么”上升到“怎么教”的问题。“三习一体”模式注重教育硕士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层次性和循序渐进,有助于学生加强基础能力培养和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教学能力:“四学驱动”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四学驱动”教学模式是以“三习一体”模式为基点,坚持“以问导学、以见促学、以练强学、以赛励学”的“四学”驱动机制,使教学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以问导学”是指让研究生带着问题去实践。通过“以问导学”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培养了研究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以见促学”是指通过见习活动,促进和提高研究生的教学、教研和管理能力。通过“一听二看三参与”,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听课活动、观摩教研活动,学习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

“以练强学”是指通过对教学各个环节的不断练习,增强研究生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的能力。本领域教育硕士在第一、第二学期主要以见习活动及调研为主要实践方式。

“以赛励学”是指通过参加各类教学能力竞赛,全面提升教师技能,使研究生达到接近优秀水平的准教师。

构建主线:双螺旋式协同育人体系

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学科教学·生物领域教育硕士培养的两条主线,也是支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两副骨架。将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知识学习全过程,双螺旋式协同递进,凸显育人特色。除了系统学习专业外,学院每年组织教授博士为研究生讲授生物科学进展专题10余场次,使研究生理论知识的学习紧跟生物学发展前沿,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掌握更新发展动态。学院还举办专题讲座和职业道德教育,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成效显著:研究生能力大幅提高

通过近几年学院育人模式的改革,研究生竞赛及研究能力不断地提高,共获得各类奖项37项。其中,全国教学论文比赛一等奖1项,全国教育教学论文评比大赛三等奖、全国教育教学论文评比大赛微格教学论文比赛三等奖13项,武汉市青山区优质课竞赛一等奖1项,教育硕士国家奖学金2人次。

此外,学院多次聘请校外兼职导师来为研究生讲授课例分析。利用研究生各类教学技能竞赛的契机,通过校内讲课评课,提高研究生的水平。与此同时,学院还带领研究生前往黄冈中学、黄州区一中、黄梅一中试教和拉练,通过现场教学、现场评课,解决研究生实际问题。

近年来,学院紧随生物学教育发展步伐,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使生物学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重要的教学环节上,取得了一些成绩。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学院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学科教学·生物领域教育硕士教育培养出更多应用型创新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