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创新型国家视域下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的途径

作者:孙广杰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3-11-23 阅读量: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新时代创新型国家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带来了诸多挑战,要求大学生在就业观念、知识储备、实践锻炼等方面磨砺更新,提升就业能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克服困难,走向合适的工作岗位,迈出人生转换角色的重要一步,也迈出爱岗敬业、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关键一步,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就业是民生之本”,国家、社会、高校一贯高度重视,给予大学生关心、帮助和指导;大学生亦应自我激励,发奋图强,通过多种有效途径提升就业能力。

一、树立远大理想,端正就业态度

理想对于人生规划、就业选择具有重大影响。远大的理想催人奋进,是大学生成长的助推剂。青年马克思出生成长于德意志的一个律师家庭,生活条件优渥,但马克思在思考未来职业时没有局限于家庭环境,而是以“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作为指引,在大学毕业后担任《莱茵报》主编,为劳苦大众“鼓与呼”,尔后逐步成长为伟大的革命导师。青年周恩来东渡日本求学时写下“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豪迈诗句,表达了救国救民的赤子之心。当代大学生同样是热血青年,应以伟人作榜样,树立远大理想,端正就业态度,选择契合自己的、国家和社会十分需要的职业,在为国为民努力奋斗的过程中发光发热,使人生得到升华。

大学生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夯实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共同理想,把理想作为自己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以崇高的理想为指引,大学生将会拥有更为开阔的视野,从中外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将会拥有更为宽广的胸襟,看到祖国大地上创新创造的故事不断涌现,以及“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带来的各行各业的新的发展,从而能够比较准确地感知本专业本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适岗条件的变化,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做好规划。而且,选择国家和社会都十分需要的职业,必将得到国家、社会的大力支持和人民的鼎力相助,有助于毕业生在职场上克服困难,最终使“天堑变通途”。

艰苦的地区,初创的企业,往往蕴含着勃勃的生机,充满了茁壮成长的希望,也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以理想为指引,沉下心去认真磨砺,精心培育的事业之花总能绽放,光彩艳丽。青藏铁路、贵州“天眼”、西气东输就是这样从无到有,展示人间奇迹;华为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交换机销售代理,一步步成长为全球领先的通讯领域巨头;大疆无人机从一个民间小作坊一步步成长为技术独步全球的无人机霸主。这些事业的兴办,首要的目的都并非利润,而是利国利民,因此事业的创建者、建设者才有无穷的动力,精益求精,做到全球领先。故而,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端正就业态度,选择国家和社会十分需要的事业,不畏艰难困苦,时时奋发有为,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在奋斗中建功立业。

二、夯实专业基础,建立竞争优势

新时代创新型国家需要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也需要出类拔萃的综合型人才。唯有不断加深专业化的程度,本专业的发展才能做得精,做得细,做得深,才能有深厚的积累,从而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唯有在“专”和“精”的基础上融会贯通,才能造就综合型人才,适应跨学科研究的需要,从而产出创新度高的产品,或者原创性产品。这样的产品才能够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引领市场的发展。因此,大学生必须从“专精”和广博两个方面入手,夯实专业基础,逐步提升综合能力,适应对创新度要求高的岗位,从而建立竞争优势,在择业时把握主动权。

大学生要在夯实专业基础上下苦功夫。大学生在课堂听讲时,不仅要记忆知识点和解题方法,而且要思考现有知识的不完备之处和现有方法的可改进之处,逐步形成自主分析问题的习惯。大学生要针对疑难问题积极向授课教师请教,与同学广泛交流,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大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通过课程考试,而要有意识地培养创新精神。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图书馆,包括而不限于本校图书馆、其他院校图书馆、本市本省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等;不仅要充分利用图书馆里的纸质资源,而且要充分利用其中的电子资源,尤其是其中的期刊资源,大学生应当珍惜时光,高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只有在图书馆用心读书,长期坚持,才能逐步夯实专业基础,并逐渐提升综合能力。要充分利用期刊资源,了解本行业最新的研究动态,最前沿的研究课题,认真思考本专业本行业的痛点,坚持不懈思索消除痛点、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有所得,即可撰文发表,与同行交流,磨砺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真正达到专业水准。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有创新的实现。大学生还要充分利用讲座资源,聆听大师名家的演讲,揣摩其主要观点、论证过程、创新之处和亮点所在,消化吸收,应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三、博览就业信息,提升应聘能力

大学生的学习不能局限于大学本身,也应广泛了解就业信息,了解时政要闻,了解各类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状况,掌握较为全面的信息,投入较长的时间进行应聘的准备,从而能够比较恰当地选择契合自己的职业,提升应聘成功率。尤其是在新时代创新型国家环境中,科技更新换代快,市场讯息变动快,用人单位结构调整快,对大学生搜集分析就业信息,提升应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学生应当较早地开始应聘的准备。大学生自跨入大学校门的那天起,就应当开始做应聘的准备。经过四年(有些专业是五年)充分的应聘准备,自己对将要选择的行业、岗位就有了比较充分的了解,对于自己从事这个岗位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也有了比较多的认识,在应聘时就能够扬长避短,提高应聘成功率。

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多种途径搜集就业信息,并认真地阅览、分析。高校官网一般都设置有就业信息相关栏目;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等用人单位会适时发布招聘考试信息,也常常前往各个高校展开巡回宣讲招聘,只要肯下功夫认真搜索,总能获取自己所需的招聘信息。大学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认为契合度较高的招聘信息上,有的放矢;甚至聚焦自己倾向度较高的两三家用人单位,两三个适宜的岗位,做有针对性的应聘准备,提升应聘能力,提高应聘成功率。

大学生在能够聚焦用人单位、适宜岗位之后,要着力进行应聘准备。前述夯实基础知识,建立竞争优势是前提。大学生还要深入了解将要应聘的单位、岗位的特点、任职条件等因素,以了解最新的岗位要求,使自己目前的各项能力与之对标对表,冷静客观地判断自己达到了哪些要求,尚未达到哪些要求,任职的优势在哪里,短处在哪里;积极提高自己的能力,逐项达到任职条件,着力补齐短板,尽力发挥优势,尽可能地增强自己的适岗和应聘能力。大学生还要同班主任、辅导员、授课教师、学长学姐积极广泛地交流,向他们请教应聘的经验教训;要特别注重简历的撰写,突出自己的优势;对可能举行的笔试、面试要做充分的准备,通过各种模拟演练进行复习巩固。如此,经过充分的准备,大学生必能大幅度地提高应聘能力,提高应聘成功率。

我国已步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正意气风发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有新气质新风貌,在就业方面适应更高的创新要求,持之以恒做好充分准备,提高就业能力。要树立远大理想,端正就业态度;夯实专业基础,建立竞争优势;博览就业信息,提升应聘能力;自我激励、奋发有为,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实现由毕业生到职场精英的华丽转变。

(作者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